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分析
2019-09-10田春莉
田春莉
摘 要:学习一篇文章,不单单需要掌握表面性的内容、浅显的知识,还要深入领悟作者写作的意图、文章核心的内涵,这需要动用许多专业化的阅读技能。小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能力薄弱,顺畅地朗读课文都有很大难度。教师在为他们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也需要稳扎稳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肩负着沉重的任务。本文将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阅读能力是朗读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等的综合体现,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大量的阅读经验积累逐渐形成的。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首先要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出发,顺应他们的阅读习惯,找准方法,制定长期性规划和目标,一点一滴地落实。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力。
一、课前搜集信息,深度了解文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是某些作品中的节选,还有一些故事发生在特定的背景下,单单去看这样一个片段是很难理解作者用意的,必须以其它资料作为素材,辅助理解。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的第一项阅读方法就是搜集相关信息,获得丰富的材料,用以全面的理解,深度感知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更好地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近人物的兴趣冲动[1]。做人物信息搜集,还有一则好处,就是能让学生知道,“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此外,有些课文还可围绕事件进行课前搜集,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草船借箭》等课文。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吧!
二、学会比较,对照阅读
一些文章在内容、风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还有一些为同一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有异有同,如果能够对比着理解,能够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对比阅读也是一种巧妙的阅读方法,往往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摆脱传统学习模式的束缚。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搜集可对比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对比阅读的能力。
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闰土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个很完美、值得向往的形象。学完课文后,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闰土的勇敢、聪明。我说:“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的样子吗?”学生们对此兴趣很浓。我便将《故乡》推荐给了学生。学生读完后,对中年闰土的变化以及造成他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讲闰土变了,变傻了,变呆了。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不过,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这一点已经做到了。课外的世界更精彩,教《草船借箭》,便把学生带向三国;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便把学生带向《西游记》。教《春》时,带学生走近著名作家朱自清;教《猫》时,带学生走向老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2]。
三、指导朗读,读悟结合
朗读可以说是阅读的基本功,这里的朗读并不是将句子、文章一字一句地机械读出,而是带有节奏和情感,是对文章的一种诠释和理解。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语气去朗读,学会了朗读的基本功后,再通过朗读来促进理解。
(一)学会调整语速、情感
就高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二)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少年闰土》,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触,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那么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1.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2.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3.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個怎样的农村少年?通过以上的朗读和思考,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深度感悟。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付出长期性的努力,期间必定会遇到问题,但必须坚持不懈。由于小学生思维水平、智力水平都较低,学习经验匮乏,阅读能力的提升更加缓慢,因此教师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开创新思维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陶静.关于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的心得与体会[J].学周刊,2013(15):116-117.
[2]张敦乐.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学周刊,2013(1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