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凉中咀嚼人生的滋味
2019-09-10吴华芳
吴华芳
一、教学设想
《拟行路难(其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鲍照乐府诗的一首名作,情感变化层次清晰,饱含悲愤不平之气,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鲜明特色。
对于诗歌的教法有很多选择,如诵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比较鉴赏法、联想想象法等等,不一而足。以诵读法为例,就有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深度品鉴之法,也有“初读诗歌,感音韵之美;再读语言,品情感之美;三读意象,品意境之美;四读内涵,品思想之美”的诗歌教学的精彩呈现,其体现了诗歌教学的层次性和严谨性,又增加了课堂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尽管以上方法确实值得借鉴,但对于《拟行路难》一课的教学,笔者却想另辟蹊径。鲍照在这首诗中“人生亦有命”的感叹,既是古代文人在仕进无路时的无奈感喟,似乎也是当今某些不求上进者的完美借口,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联系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及老莊思想来进行对照教学,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死、进退、得失和顺逆,并由此获取个体生命成长的精神力量,其价值自是不言而喻的。二、教学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以解促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重点词句,体会诗人在特定年代里内心的彷徨和怨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理解,在理解中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人生亦有命”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分析诗人为何而愁;由文本看似消极的“人生亦有命”之说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们熟悉的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春日忆李白》一诗中有“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高度评价了李白的诗兼具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和鲍照作品的俊逸之风;宋代敖器之也说“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可见鲍照才华之卓著。
(幻灯片展示以上评价。)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拟行路难(其四)》,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
(生读。)
师:很好!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在读“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以及“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两处时情感、语速、语调的把握是否得当?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诵读几遍,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朗读。)
生1:我觉得两处都有反问,诵读时声调要上扬。
生2:“心非木石岂无感”要读出慷慨不平之气,“吞声踯躅不敢言”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感觉。
板书:
慷慨不平——无可奈何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好!“心非木石岂无感”这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像是一声疾雷从心房中迸跳出来,而“吞声踯躅不敢言”则是急转直下,像是飞瀑跌落悬崖,是诗人情感发生变化的最突出之处。
生3:我觉得“安能行叹复坐愁”这句也很值得品读。
师:你说说看?
生3:这一句字面上是说怎能行也叹息坐也愁呢?实际上刻画出抒情主人公坐立不安、内心煎熬的动作和神态,一边劝慰自己不能这样,但是“复”字又显露了他内心的懊恼、彷徨和苦闷。
师:对!也就是说,其实他是无时无刻不在愁着,画面感很强。除此之外,同学们还能从本诗中读出哪些情感呢?
(师生边读边梳理。)
板书:
愤懑不平——自我安慰——悲愁
难抑——慷慨激昂——无可奈何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在学习单元概说时已经有过解读,请同学们运用此方法,结合鲍照的生平说说,诗人为何会有愤懑、悲愁、无奈之情呢?
(小组讨论,交流看法,同学发言,教师评价,生生互评,之后幻灯片展示鲍照生平。
师:是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阻塞了多少寒士的路,让多少像鲍照一样的读书人才不得用,空有满腹诗书和一腔抱负。虽然鲍照的诗文有很大的影响,但“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足见其生前身后的寂寞冷清。不是没有才智,不是不努力,不是没有,上进心,但人的遭际却是由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不敢言,不能言,只能在诗中发出“人生亦有命”的无奈浩叹,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板书:
才华横溢,仕进无门——愁
幻灯片展示思考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生活遭遇人们容易归结为命运的安排?请调动你的感受和体验,谈谈你对“人生亦有命”这句话的看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梳理出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小组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生1:当一个人爱慕着另一个人的时候,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追求,甚至愿意为所爱之人付出性命,却难以得到所爱之人的回应,这时候他就会说:这就是命,缘分让我们相距于万里之外!(全班哄笑。)
师:(笑)虽然可能是有缘无分,但是这种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追求爱情的勇气难能可贵!
板书:
爱情不顺利
生2:我觉得这句话是人们在面对现实中无法改变而又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时的一种自我安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想要获取一件事:的成功,先要去谋,要努力去做,最后这件事能不能成,就是一种天数、命运。瑞卡斯说过: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去获得,但不强求。我觉得这是一种天命的表现。
板书: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师:嗯。那么你是否赞同“人生亦有命”之说?
生2:赞同。但是出于对自己的激励,我还是不赞同吧。
(生笑。)
生3:我不赞同这句话。虽然说鲍照生活的时代决定了他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门阀制度,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应该停止追求的步伐。
师:很积极的观点,为你点赞!
生4:就拿目前来说,比如我们即将面临的高考,如果在高考中达成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可能,就会说:这是我努力的结果。但是如果与自己梦想的大学失之交臂,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遗憾地说:这就是命!这说明“天命”明明就是用来安慰自己的一种消极的思想。所以说,我们不能遭遇了失败就用“天命”一词来安慰自己,“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去击败所谓的“天命”!
师:这位同学引用了荀子的话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很有说服力!
板书:
考试受挫,人定胜天。
生5:我认为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是命運的基础,而命运的发展是绝对的客观存在,决定命运发展速度和变化方向的是主观因素,所以我认为命运就是个人与周围环境相融的程度。有些人出身一般甚至很贫穷,才智平平,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恼,而是选择努力地融人周围的环境,调整自己的心态,来认识朋友,来认真学习,受到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师:你的阐述让老师看见了一个未来的哲学家!(学生鼓掌)老师无法完整地用语言表达他的意思,我们一起思考一下怎么给他的观点作一个定义,我们有这个能力。
生:大环境可以是国家的制度社会环境;小环境可以是家庭、学校、班级等。
师:有了这种解读你的观点就明晰了。板书:
命运即周围的大小环境和个人的主观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师:你觉得老师写的这句话能不能很好地阐发你的思想或者说和你的思想是否吻合?
生:能。
生6:我也来说说我们即将面临的高考吧。其实,有很多同学是特别努力的,有些同学在高考中不仅能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但是有些同学在高考中却考出了从未有过的差成绩。这些同学都努力了,但是努力的结果不一样。鲍照的诗里反映出当时的门阀制度下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寒门子弟很难跻身上位,而那些世家子弟很容易获取很高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把鲍照的“人生亦有命”理解为人的命运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但是我觉得,命运和努力有很大的关系,努力了,也许结果有好有坏,但如果不努力,就没有给自己收获果实的机会。
师:你这个观点很好!在很多事情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板书:
命运由出身决定,但更取决于与个人的努力。
生7:我觉得能在生命中遇上一些美好的人或事物也是命运的安排。无论上天给予我们的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其实“人生亦有命”是一个迂回的命题,有时候我们遇上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我们为何不能反过来想一想:这何尝不是上天安排我们来改变现状的呢?所以,接受并努力去改变所谓的“命”。
师:可不可以把你的意思概括为:你的心态决定你的命运?
生:可以。我再补充一点,在我人生失意的时候,遇上了美丽的老师您,这也是一种命运的安排。(生大笑鼓掌)
师:说得很好!(生笑)同学们不要误会(师笑),我并不是因为他说我美丽就这样评价,虽然美丽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而是老师发现这位同学看问题的角度很不一样,他的观点大概可以理解为:你在生命中遇见的人事,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学会感恩和珍惜,修养身心,命运其实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我们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成功,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外,也得益于有贵人相助。因此,你的人生际遇也会影响你的命运。
生8:我们知道,陈胜是暴秦统治下揭竿起义的第一人,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性情随和,对士卒很爱护,后期性情变得暴躁,但那时各诸侯国的旧臣大多还在,也拥有相当的实力,陈胜无力左右,以致命丧于部下之手。像他一样揭竿起义的人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唐朝末年的朱温,和陈胜后期的性格差不多,但他那个时代并没有力量可与之比肩的诸侯王,所以,就最后的结果来看,他们两人截然不同。
师:你可以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观点概括出来吗?
生:时势造英雄。(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听这位同学的发言,可以感受到其中既有厚重的历史(虽然粗略),同时也有他个人的观点,有理有据,值得学习!还有哪个同学来说说?
生9:我觉得世界自有其运行的规律,而人处在其中有一定的自由。比如说,宇宙从诞生到终结(如果有终结的话)是有一个过程的,不管在这个过程里会发生什么,它都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行,没有例外。而人不一样,出生了,最后一定会死亡,这算是命吧。但是从出生到死亡会发生什么,这是属于每个人的自由,取决于每个人想要在这个过程里填充什么。
板书:
字宙的运行、人的生老病死自有其发展规律,但是生命的宽度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师:你觉得这样概括怎么样?(生点头)
生10:我感觉,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因素也包括别人的打击和一个人遭遇的挫折。比如说詹姆斯,十八岁人驻NBA,很有天赋,虽然屡次夺冠,但也累遭失败,从勇士到骑士到湖人,这些都影响到了他的命运。
师:你觉得你的观点应该是属于板书中的哪一点?
生:人生际遇。
师:对。人生际遇会改变人的命运!人生际遇包括好的也包括不好的,对不对?(生点头)老师非常赞赏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一点特别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你以后生活的幸福指数和生命的质量,老师非常鼓励。下一位同学请说!
生11:所谓“命运”一说我觉得源于未知,没有一个人可以百分百预测未来的事情,所以人们有时才会把没有预测到的结果归结为命运。
板书:
命运(生命)的全部奥秘和乐趣就在于未知。
师:你觉得这句话能不能表述你的观点?生:可以。
师:有时候看似是命运安排的事情,甚至是让你的人生陷人沉沦的事情,或许可以化为你继;续前行的力量。当我们把眼前的未知变为已知,我们又会去探寻下一个未知,这或许是命运的全部奥秘,也是人生的乐趣所在。如果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这个世界也就失去了丰富多彩。无论我们的生命里有多少欢欣喜悦和患难困苦,我们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开阔的心胸去面对。“得之坦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生12:我要说的是天赋的好坏也是一种命运,的安排。有些人记忆力好,头脑灵活,思维能力强,口才好,被人们称之为天赋异禀。但我算是一个没有天赋的人,学会走路、说话的时间都比别人晚,所有人都认为我会口吃,会说不出话,思维能力差。有些人说天赋决定命运,但我觉得努力可以让你的人生达到预期的目标。
師:比如说?
生:最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习惯,似乎没有一点当演说家的天赋,但他不断练习,以口含小石子等方法一直刻苦练习演说近50年,最终一鸣惊人。所以说,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凌驾于天赋之上。
板书:
后天的努力凌驾于天赋之上。
师:是的,正在读书的孩子有的会抱怨自己天赋不好,而有的喜欢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天赋。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未来是否有成就,决定于他是否用心和坚持,最后的结局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不是所谓的命运的安排。所以,今天我们探讨的这个问题与生活、人生非常贴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喜欢把各种各样的造化弄人现象归结为“命”。所幸的是我们同学更多的从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层面思考这个问题,而且能用理性的态度、积极的心态看待未来人生可能遭遇的挫折和磨难,老师感到很欣慰。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说时势造英雄。时势可以造英雄,但也可以把英雄埋没。鲍照生活于北朝,才不得用,壮志未酬,但又无力改变现实。所以,如果我们剥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单从“人生亦;有命”这一句来看,它是带有某种意义上的消极成分的。所以,当我们经过了以上的探讨再来品读鲍照这首诗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新体验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之后点读)
师:下面这篇文章是老师在讲《兰亭集序》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与同学们分享,希望对大家的人生有方向上的指导意义。
(幻灯片展示原创文章)
《兰亭集序》:热闹背后的荒凉
似乎越是敏感的心灵,越是很难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快乐。那些俗世的欢乐,就像夏日的一阵凉风,人们总是挽留不住它匆匆的脚步;又像雨后天上美丽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即,一如当年的兰亭盛会。
一千六百多年前,也就是公元353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在王羲之的召集下,四十一位风流儒.雅的名士会集会稽郡山阴之兰亭。彼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参与集会的人中,有官员,如右.将军兼会稽内史王羲之、司徒谢安、左司马孙绰、前上虞令华茂等,也有连生平都不详的曹华等人;年长者如王羲之,50岁;年少者如王献之,才9.岁,根本还是个孩子。以王右军的个性和眼力,不具贤名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这样一次盛会。虽然时隔千年,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见青山秀水间的锦衣华服,登高望远时的风神潇洒,临清流而赋诗的慷慨激昂,以及持觞劝饮的热闹欢腾。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皆具。
可是,明明是“可乐”的场面,为何带给作者的却有“岂不痛哉”的无奈感喟?说好的快乐又在哪里呢?要想更好地解读这种情绪的逆转,我们不能不把眼光放到兰亭之外。
魏晋南北朝时期,兰亭之外有什么?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绝对界限,有“九品中正制”的奇特“平衡”,因此也就有了朝廷里的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有了大热天穿着棉袄打铁的嵇康,有了坐着牛车假装癫狂在穷途痛哭的阮籍;有“吞声踯躅不敢言”只能感叹“人生亦有命”的鲍照,也有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宁愿种豆南山的陶渊明……那是一个真正的拼爹的时代!
作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世家大族王家的子弟,王羲之的仕途不可谓不畅达。我们一起来翻一翻他的履历:“初为秘书郎,历虞亮征西将军,迁长史,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征为侍中、吏部尚书,不就。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晋书》)加上王家和谢家等大家族的联姻(王羲之的妻子就是太尉郗鉴的女儿),可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可是,“不幸”的是,王羲之是这个时代家势显赫的人里能够保持头脑清醒的少数人中的一个。王家很热闹,谢家也很热闹;朝廷很热闹,兰亭集会也很热闹,但是王羲之太明白这热闹背后是什么。
是荒凉。
对,是荒凉!
任何一个圣明昌盛的朝代,都知道唯才是举、广开言路的重要性,都不可能允许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局面出现,否则,保不定在哪一天,就会“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如油灯尽”“宫阙万间都化作了土”,能不荒凉吗?
任何一种美好的事物,对于那些热爱生命、心有阳光的人们来说,都希望能够永远留存,因为它们能带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可是可能吗?春天很美好,可遗憾的是有四季轮回;爱情很美好,可遗憾的是有伤痛离散;聚会很美好,可遗憾的是曲终人散尽;放浪形骸也很美好,但终究会力不从心;生命更美好,但却是有生的欢欣也有老病死的缺憾……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荒凉?
所以,王羲之的“岂不痛哉”之问,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我想,如果发一个帖子在网上,下面肯定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同问”“同问”。
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忘情山水之乐的背后,又如何面对夜深人静时内心里的风风雨雨?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个朝代的兴衰和无数个生命(包括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表里不一的笑容和必须面对现实的无奈。谁都贪恋有生之乐,但前提是这个“乐”是真正的快乐,尤其对于生不逢时的魏晋名士和清醒的朝中官员来说,“乐”中应该是带了满满的家国情怀的。既然无法得到,那就“亦已焉哉”,更何况死生实为一,彭殇从来齐。能做的就是喝喝酒,写写诗,谈谈玄理,“欲引一壶酒,聊以慰风尘”。
晋朝的知识分子很多,也很有名。有“竹林七贤”,有嵇康被处以极刑时为他请命的三千太学生,还有许多不见于经传的人,就连王谢这样的世家大族,也是人才辈出,可谓遍地都是知识分子,但不少知识分子的精气神没有了。我们能听到的只有宴饮时的歌声、阮籍的哭声、陶渊明的锄地声、嵇康的打铁声和音乐声,能看到的是鲍照等人的吞声。当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选择集体失声、万马齐暗的时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也许是因为嵇康,当刽子手银亮的屠刀呼啸而过之后,嵇康的鲜血华丽丽地溅进了如火的夕阳,做声的可能只有向秀。
王羲之也是有过挣扎的,我们从他的“征为侍中、吏部尚书,不就”中可以看出。在那样的朝代,官拜卿相又怎样?香车宝马又怎样?如果不是《兰亭集序》,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王羲之是很有文才的,仅这一次的兰亭诗集里,王羲之一人就占了六首,只不过他的诗才被其书法才能所掩。官员、诗人、书法家,在这三种角色身份里,他必须突围出一条路。
荒凉就荒凉吧!总得为后人留下点什么。留下什么呢?王羲之知道,在这个王朝歌舞升平的背后是怎樣的暗潮汹涌,外面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却“爬满了虱子”;他不知道,东晋,这个岌岌可危的王朝在兰亭聚会之后,竟然苟延残喘了七十七年。在治世做一位能臣已不现实,也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的主业是写字,业余做做官(但他关心民生疾苦、朝政得失,是个好官)。正是因为字写得好,又有文才,所以大家公推其作序。作序之前,肯定得看看诗集里有什么。他发现,除了歌咏山水之乐外,诗中多有“混”“达”“无”“超”“齐”等字眼,如谢安的诗作里有“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庾蕴的诗里有“朝荣虽云乐,夕毙理自回”。他知道,此次活动,修禊是主旨,由消灾祈福想到生老病死,想到面对灾害病痛可能出现的恐惧,生出老庄的齐物论是不足为怪的,就连他自己,也有“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之叹。
说到生死,这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果真能做到死生一、彭殇齐吗?
好在思维可以穿越。
有资格说“一死生”“齐彭殇”的人是有的:“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为了正义和真理能够舍弃自己的生命、哪怕知道同胞会用自己的血来蘸着馒头吃也要慷慨赴死的人,如谭嗣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文字直指世道人心,既有慷慨激昂的涤荡,也有素朴温婉的关切,这样的人可谓民族的脊梁,就算肉体腐朽,但精神长存于天地间,如鲁迅;“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除了无限制地释放物质垃圾和精神垃圾,没有任何作为,四十岁死,八十岁埋,这种人活着和死了没有区别。
贪生怕死、好生恶死是人的本性。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重于泰山的生而摒弃了轻如鸿毛的死。死了就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知道,而活着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和沈从文一样“走许多地方的路,行许多地方的桥,看许多次数的云,喝许多种类的酒,甚至爱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就算什么都不做,看看死去的人的坟墓,体会“活久见”的优越感也是好的。
由此看来,魏晋那些清谈玄理的人其实是很惜命的,要不然的话,既然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看淡了生死,总得拿出让人信服的理由。为何还常常兴致勃勃地聚会于竹林,啸歌于山野,吟诗作赋,使之广为流传,贪恋有生之乐?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偶尔发发牢骚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把过多的消极因子留给后世以至千万世就不大好了。既然舍不得死,还是做点实事吧!既然“河清非所俟”,那就“立言同不朽”吧!把子侄培养好,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是正经。至于立言,立什么言呢?不如借题发挥,就地取材——“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荒凉并不都是坏事,对于有责任感的人来说,这一片荒凉之地恰恰是培育艺术和文化的沃土,就像王羲之,在荒凉中硬是浇灌出了“天下第一行书”一《兰亭集序》这样的巅峰之作。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可以如雁阵之整齐永远向前,也可以如皓月之圆缺而皎洁千里。永不止步地向前,是中国人的共识,早就烙进了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千秋万代,代代相传。
感谢中国的文化里有王羲之在!
师:看了老师对《兰亭集序》的解读,我想同学们心里都会有一些触动。当我们把鲍照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下再来品味这首诗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诗人内心里始终燃烧着不灭的信念之火,所以才会有“人生亦有命”的浩然长叹。老师相信,当你们在漫长的一生里面临生死、进退、得失等人生选择时,会.因此有自己明晰的决断。海明威在自评《老人与海》时说:“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海面,船头上悬挂着一面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云龙一般舞动着四个字闪闪发亮一超越极限!”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人生里,永远奋进,永远热爱,始终高扬生命的旗帜,超越极限!
五、教学后记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观点。生长是生命与生活的特征,因此教育也是不断生长着的。授课结束后,有一个声音在反复地告诉我:你的学生长大了!是的,我的学生长大了,他们可以理性地看待关乎爱情、高考、努力、出身、际遇、天赋甚至所谓的“天命”,那么,成年后,他们也就更愿意承担起关乎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和未来的责任。一直以来,自己源于爱心、形于课堂的精心设计换来的是一个个如高树一般挺立在青春的原野中的生命个体,风摧不垮,雪压不弯。
生命、人生、生活,是永恒的话题,教师紧紧抓住教学资源中对学生生命成长产生积极意义的因素,和学生一起思考、交流、探究、提升,这是语文教师明智的也是必然的选择。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
编辑:有忻
责任编辑:李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