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

2019-09-10吴洁枝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章语文课堂

吴洁枝

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持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毫无疑问,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需要讲究艺术。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定义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提问的能力。除了需要切实转变观念外,教师更需要潜下心来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所谓“善教者善问,善学者善疑”,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是要设计最佳的提问内容与形式,在助推学生能力的提升上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的提问既需要体现出科学性,即适度、适时、适量,又要体现出启发性和艺术性。这对落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深人的探究,形成了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一、相机诱导,追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个重要观点。课堂提问过程本身就是导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激活思维、积极思考产生探索解疑的学习动机的过程。“相机”指的是教师的导问要服从学生的学习要求,问的目的在于实现从教到不需要教的理想效果。因此,课堂中的提问要有明确的方向,讲究问的质量、问的艺术与问的实效。

1.提问要适度。《礼记·学记》中有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课堂提问要根据学情调整难易程度。问得容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问得太难,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时下有些公开课为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师生间往往以简单的问答代替深度的思考,從而使教学浮于表面,学习失于虚滑,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在执教《少年闰土》一文时,对于“我”与闰土对话一节,笔者起初设置的问题是: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么简单,要么空泛,难以联系文本进行思考。于是,笔者将问题重新设置为:看看闰土说了几件事?假如你是闰土,你会怎样和“我”说话?这两个问题紧扣课文内容,步步深人,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闰土的形象也在热烈的讨论中由模糊走向了清晰。

2.提问要适时。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要求教师在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时,在其有朦胧的意识却难以在口头上表达出来时,适时而教,这正如“好雨知时节”,可收到良好效果。根据不同文体和实际的教学进展情况,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先后顺序,呈现出一定的难易梯度。比如诗歌的提问应该建立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散文的分析先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小说、童话类叙事作品宜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笔者执教小说《穷人》时,紧扣小说三要素先后提出了三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有哪些关于环境描写的词句?当桑娜面对这些环境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怎样的?母庸质疑,这些问题的设置,从最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入手,遵循读者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后,再将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对应起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人物,使桑娜的形象逐渐明.朗起来。

3.提问要适量。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的提问应该有量的限度。过犹不及,随心所欲的“满堂问”的方式,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教学效果不佳。课堂提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是教师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结果。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教授《母亲的鼓励》一文时,紧扣一个问题即“文章中,母亲对孩子的鼓励一共写了几次?”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读书作答,再利用填表复述的形式,使学生清楚完整地掌握了文章内容。可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控制好量度,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二、有章可循,具有明确的启发性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语文教师必须熟悉并尊重写作的基本规律,课堂提问要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进行阅读、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的提问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示范和引领,应该讲究章法,让学生有迹可循。

1.针对课题来提问。利用课题“设问导读”,往往能激发学生迫切阅读文本的欲望。如《松鼠》一课,题目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因此,在问题设置上,教师可以如下设计:“松鼠”是一种动物的名字,如果让你以松鼠或其他动物名称为题写一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可以加深对本文文体的认识,引发对课文内容的猜想,这样就巧妙地将写作知识的渗透与课文内容的学习联系起来了。又如《一夜的工作》这样的题目,乍看很寻常,思之却耐人寻味。课文写谁开展了“一夜的工作”?这人是如何工作一夜的?作者选取哪些材料来叙述?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从选材的角度梳理课文的主要情节,潜移默化地渗透课文“以小见大”的选材特点。大部分的文章题目是对主旨的高度概括,从释题人手,无疑是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捷径。再如学习《亡羊补牢》一文,不妨先问学生文章标题之意,再引导其思考标题与文章讲述的故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动手查看成语含义,梳理情节,扫清阅读障碍。最后,结合文章标题,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如此,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针对重难点来提问。课堂提问切忌繁琐,须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主问题,问在点子上。例如在教读《凡卡》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笔者如是提问:凡卡的爷爷会不会收到信?如果会,他收到信后会不会去接凡卡?学生们有说“会”的,有说“不能肯定”的,莫衷一是。对此,笔者让学生们从课文中找相应的依据。通过分析词句,学生们最终明白了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凡卡是没有办法摆脱其不幸的命运的。有些文章或语段内容偏深,学生不易.理解,如果教师能抓住这样的难点合理设疑,便能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领悟文章中心。《中彩那天》一文中的“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蕴含哲理,但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教师要学会结合文章内容提问。如:父亲为什么把车还给库伯?如此,可以让学生先为父亲找找留车的理由,再讨论还车的理由,进而了解父亲内心的纠结,理解其最终做出的道德选择。通过主问题的提出、讨论与解决,学生能够深人地阅读文本,达到熟悉全篇、领会写作意图的目的。

3.针对细节提问。要让学生从疑悟中获得:进步,教师需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在常人容易忽视的细节处,抓住文本的矛盾、冲突,用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语文教材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抓住这些矛盾处提问,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慈母情深》一课中,“我的母亲”反复出现,并且都放在“背直起来了……”的后面。针对这一特殊的表达形式,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段话如果改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转过身来,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读起来会更加顺畅些,我们可以建议作者这样修改吗?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白,作者为更好地表达对母亲的深情,有意地采用这种看似哕唆的语言形式,“了”字不能删去,它既突出了母亲的疲惫,更含有“我”发现眼前受苦的人竟是自己的母亲时难过的心理活动。

三、精心设计,展现语言的艺术性

好的提问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一门艺术,能让学生从心底荡漾起阵阵情感的涟漪、层层好奇的波纹、朵朵才情的浪花。语文教师的提问语切忌生硬、干巴,要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1.问得巧妙。“智者問得巧,愚者问得笨。”有时借助特定语境,顺势而问,能使课堂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增值效果。教完《匆匆》,笔者问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时光在匆匆流逝?能与同伴分享一下吗?轻轻一问,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和拓展,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2.问得形象。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形象的提问犹如和风细雨,最能拨动学生充满想象力的心弦。读过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后,有位老师这样问: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的话,你准备在上面画上点什么?由此,教师让学生通过一种近似艺术创作的过程,很快地领悟了这首诗的诗情诗意。

3.问得含蓄。有人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教学无法也不宜面面俱到,提问也是如此。惟有引而不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索的空间、兴趣,方能活跃思维,促进理解的深人、知识的融四、最有效的提问是让学生提问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有时候,来自学生的问题才是最有效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发学生敢于发问的勇气与善于提问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保证学生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创设质疑的情境,把学生带人到学习的情境中。这样,他们就会变得爱问、敢问、会问。教师要让一个个小问号像钩子一样,勾住孩子们的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孩子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孩子们就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进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其次,教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其在和谐相融的课堂氛围中大胆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擦出灵感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才是学生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优等生能得到提高,后进生也能被带动。

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上,学生有时提的问题价值不大,有时提的问题太过简单,有时甚至提不出问题,这时教师就需要教学生如何提问。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效性提问的引导和示范,在上述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展开对学生提问能力的训练。

提问、质疑是人的思想认识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让学生尽快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还能调动其探究的积极性,变被动、依赖为主动,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由此受益终身。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7页。

(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县实验学校)

编辑:有忻

责任编辑:李家安

猜你喜欢

文章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