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娃娃》(统编本二上)教学设计及评析
2019-09-10乔娜袁诗娴
乔娜 袁诗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问题支架“来到哪里,看到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讲一讲故事。
2.对比结果,尝试提问,理解风妈妈的话。
3.借助问题支架“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想的,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试着创编故事。
4.借助旧知,观察发现,写好左窄右宽的“路”和“场”。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生字,回忆内容
一、复习生词,扩词造句
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风娃娃》。先考考大家这节课的生字词学得怎么样。
1.出示: 助 使 示
2.出示: 栽 责
小结:这两组生字,要关注声母,读准平翘舌。
3.出示:使劲(生字上出现拼音)
师:读得真好,一起读。
师:(出示拔河图)谁能用“使劲”说一句话?
小结:生词不仅要读准,还要会正确使用。
4.出示:哗啦哗啦
师:谁来读?
师:这是个象声词。(出示下雨图和课文插图)你想把“哗啦哗啦”送给哪幅图?为什么?
师:那你能用一个拟声词来描述吗?
小结:看来,我们得仔细辨别,才能正确使用词语。
二、根据问题,回忆内容
1.刚才回顾了生词,老师要考考你们,课文内容还记得多少?
2.(一边问一边贴)风娃娃离开了风妈妈,首先到哪里去了?(田野)看见了什么?(大风车慢慢转动)做了什么?(使劲吹)结果怎么样呢?(笑着点头)
接着他又去了(河边)。看见了(船 走得很慢很慢)这时,他做了什么?(用力吹)结果船工们纷纷——(表示感谢)
风娃娃得到了感谢,开心极了,他想帮助更多的人,于是,他来到了(广场),看见小朋友在(放风筝)。他(用力吹),结果小朋友们(伤心极了)。(板书设计:第一二件事红色字,第三件事黑色字。)
(设计意图:从拼音到字词的运用,逐层复习、检测。二年级学生的学情所限,本课的提问由老师引出,根據问题,学生回忆内容,复述课文,为之后依据问题思考提供了可能。)
板块二 关注过程与结果, 提出问题
1.这些问题可是我们的好帮手。看,根据问题,我们就能回忆出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
竖着看板书,你能提一个新的问题吗?(预设)你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帮我们把故事编下去。说不定就变成一本厚厚的书了。再对比看看结果,谁再提个问题?
2.你这个问题提得好,风娃娃也有同样的疑惑。你看,他是这么想的——(出示风娃娃的话,指名读。“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3.风娃娃到底做了什么事?人们为什么会责怪他?出示第6自然段内容,指名三四人说。(预设)吹跑了晾晒的衣服,折断了新栽的小树。指着省略号:还有很多很多的坏事。
他明明想去帮忙,却帮了倒忙。难怪他这样想——(再出示风娃娃想的话)
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解答风娃娃的疑惑吗?(出示:风妈妈的话)
原来是要做人们需要的事。那做这三件事时,风娃娃都想了什么呢?(板书:想了什么)
(设计意图:由学生提出的问
题深层次解读文本,尝试品读作者未写出的“风娃娃的想法”与“人们需要”之间的内在关系,说清内在关系是本课的增长点之一。)
板块三 根据问题,复述故事
这些问题太有意思了,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内容,还读出了道理。这么有趣的故事,值得讲给大家听。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准备,看谁能看着问题,说清风娃娃是怎么想的,并且把故事讲流畅。(板书:看着问题讲、说清怎么想、 把话说流畅)
自主学习:讲故事要求
1.从第2、3、5自然段中任
选一段,快速多读几遍。
2.讲故事时,看着黑板上的问题,说清怎么想的,把故事讲流畅。
请生分别复述3个故事。
看,这三个同学看着问题就能将故事讲清楚、讲流畅,还说清楚了风娃娃的想法。那我们全班也一起看着问题来把故事讲流畅。注意,耳朵只听自己的声音,眼睛看黑板上的问题,可以和别人讲得不一样。
小结:看着问题,我们就把故事讲好了;看着问题,我们也能把故事编下去。
(设计意图:在板块二的基础上再次复述故事,明确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思路,加深对问题的印象和运用。全班一起复述,意在及时反馈学生本堂课学识掌握情况。)
板块四 根据问题,创编故事
风娃娃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接下来会怎样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吗?
拿出导学单,自主学习编故事。
自主学习:我会编故事
1.从上面选一幅图,或借助词语库里的词语编故事。
2.要求:看着问题编,说清怎么想的,把话说流畅。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我说你来评
1.把故事说给同桌听。
2.请同桌来评价:
看着问题编,得“☆”
说清怎么想,得“☆”
把话说流畅,得“☆”
学生展学:如果你觉得谁的故事讲得好,就推荐他上来讲故事,也可以推荐你自己。请生来评价。
这样评:我觉得他能得___☆,因为他做到了____。
小结:大家编的故事真是太棒了!看着问题继续把故事编下去,我们就能编出一本厚厚的风娃娃童话故事集了。
当然,仅会编故事还不够,我们还得会写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尽可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评价标准,再将他们带入情境中,在本堂课已学知识上学会自主运用,通过本堂课寻得思维路径,进入角色,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热情投入到创作实践中去。)
板块五 写字教学
(出示:场 路)今天我们写“路”和“场”字,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左窄右宽、注意穿插。)
评价标准: 一看左窄右宽☆ 二看穿插避让☆师范写,生自主写。生生评价,你给他打几星?
(设计意图:本堂课的写字教学是基于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本单元写字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左右结构的字。而本篇文章的生字词中,“路”“场”两个左右有穿插的字,对于学生的书写来说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最终确定“路”“场”作为本节课的书写重点,强调穿插避让。)
教学评析
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够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在“童本阅读”中,教师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在这样的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教学设计正是遵循了“童本阅读”的基本理念。通过提问策略,基于二年级学生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但无法有目的地提问的学情,让学生通过问题支架读懂文章。通过问题支架,观察内容,提出过程性、对比性问题,引发学生对提问的好奇心,初步了解提问的方法,并加以运用,进而读懂故事背后隐藏的内容。借助问题支架,结合由问题引发而来的增长点创编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通过提问策略,有效地引导学生回顾以前章节中的知识,学以致用,将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架构,便于学生读相似结构文章时能触类旁通。
(参与磨课教师:袁诗娴 邹 臻 涂蓝月)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