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2019-09-10李国胜
李国胜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重内容,轻交际,交际特点不突出
教材中有不少口语交际的话题都与思想品德教育有关,比如统编本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小事》就需要学生分清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哪些是文明的行为。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思想内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与错”的判断上,结果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把交际活动变成了回答问题。
要走出这一误区,就必须把“交际“放在中心位置。要坚持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自主权,调动学生“我要说”的主动积极性,在交际的过程中弱化“对与错”的评判,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交际方法与策略上。《身边的小事》一课,教材中设定的交际场景是:先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汇总小组同学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时不光要会说,还要会听,并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回应。这个回应可能是表示赞同,也可能是进行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看这件事?”甚至可以进行补充:“我觉得你说得很好,我还想补充一点我的想法……”这样一来一往,就构成了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和其他小组交流”是在汇总本小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汇总者能够做到认真听、抓要点、说清楚,在交流的时候还要注意相同的内容如果别人说过了,就要简略地说或者不说,重点说别人没有说过的内容。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但也是交际时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误区二:重讲解,轻实践,语言实践不充分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口语交际就更需要强调语言实践了,没有实践,这些交际的要点和技巧永远都是黑板上的板书和老师的讲解,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觉的行为,更难以提高学生的交际素养。
可是,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上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课堂上的多数时间都被教师的讲解所占用,而学生的实践运用时间却少之又少。
以统编本四年级上册《安慰》为例,教师可能会问许多问题,比如:你有没有遇到过不顺心的事?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你的心情怎样?当遇到这样的事的时候,谁安慰过你?说一说,别人是怎样安慰你的?得到安慰后,你有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安慰能使人的心情变得好起来?说一说,安慰别人时应该注意什么?你有过安慰别人的经历吗?讲给大家听。
这样的课堂,因为教师讲得过多,问得过多,就把交际的课堂变成了“问答”的课堂,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被剥夺了,这是十分可惜的。
其实,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就会想出许多安慰的方法。甚至我们根本不需要引导,只需要不断地肯定学生,然后不断地追问“谁还有别的办法或者妙招”,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被激活。
误区三:重听说,轻应对,交际活动平面化
笔者听一个班上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商量》一课。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模拟商量的过程:
甲:我要过生日,想先走一步。请你和我调换一下值日时间,可以吗?
乙:好的。
甲:谢谢!
乙:不用谢。
两个来回,简单几句话,交际完成。再换两个同学上来商量,几乎完全一样。
这样的口语交际课,由于完全没有“冲突”,交际过程过于顺利。但是真实的生活是这样的吗?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又学到了什么呢?
评判一节课到底有没有价值,最朴素、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学生在这一节课上有没有得到提升。如果学生平常在生活中就是这么说的,上了这节课后还是只会这么说,那我们就必须质疑这节课存在的价值了。
所以,面对这样的内容,我们就需要有意地为学生设置一些“坎儿”,逼着他们去动脑筋,去想办法。比如,我们可以改变人物的身份。在真正的语境中,交际双方的身份确认是尤为重要的,可以说是交际的重要前提。身份,关系到交际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一,决定语言是否需要完整。熟人之间语言可以是简短、非完整的。因为双方都很熟悉,心照不宣,没必要每次都说完整的话。很多时候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交际信息的传达。其二,决定了该用怎样的“礼貌用语”。注重交际中的礼仪,使用礼貌用语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区分场合和频次。不要让学生“为了礼貌用语而使用礼貌用语”。不顾身份、不顾场合滥用礼貌用语,交际就变得非常别扭。其三,也决定了交际的成功率。有的时候,找对人,就完成了交际;有的时候,双方有隔阂,话说得再客气都没有用。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小丽是 (班长、组长、你的同桌、你特别“铁”的好朋友、曾经和你闹过别扭的人),你该怎么和她商量?身份的转变会把学生带入不同的情境,他就得学会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策略,就得学会即时应对,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
既然是商量,就不一定会成功,否则就变成了“命令”或者“安排”了。如果商量不通怎么办?这也是应该学习的很重要的交际策略。可以考虑换人商量,比如换个同学商量,和老师商量或者和家长商量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训练,让学生明白在交际的过程中要知进退、懂忍让。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敢于面对挫折。所以说,口语交际绝不只是“能说会道”,更是要从活动中悟到做人的道理,提升核心素养。
误区四:重能说,轻会说,教师指导不到位
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敢说、能说。只要交际双方都敢说、都能说,就能互动起来。可是,口语交际又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如果我们只注重交际带来的表面热闹而忽略其口语训练的实质,口语交际教学也就失去了其作为语文课程重要构成的本体价值。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说”,还要让其“会说”。
王荣生教授说:口语交际教学要具有反思性,即不需要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学会的交际内容和技巧,而是要將重点放在学生口语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有缺陷,但学生自己又不认为这是问题的方面。
可见,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的指导很重要。比如《有趣的动物》一课,这是一个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可能都有话说,都“能说”,可是,却不一定“会说”,说的时候可能条理性不强,不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例。通过对范例的学习,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
误区五:重视说,轻视听,交际习惯被忽视
有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的比例,听占到41%,说占到33.3%。可见,很多时候听比说还要重要。
可是,我们的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教师对“说”的关注远远高于对“听”的关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是教师刚说完,一些学生就把手举得老高,争着去说,一旦教师叫了别的同学,这些手举得老高的同学就会发出一声“唉”的叹息,然后转头去和别的同学说小话,至于教师指名发言的同学说的什么,他一点都没有听进耳朵里。
其实,“听”与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不会听的人,是很难把握别人说话的要点的。有的时候,交际真的不需要多说,你只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蛮有兴趣地听,就能给对方留下很好的印象。甚至很多时候,交际效果可能比你滔滔不绝地说还要好。
为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激发学生“听”的热情。我们要积极创设新颖有效的交际情境。人们总是喜欢听新颖的事,厌烦听老套的话。通过创设新颖有趣的交际情境,可以让学生更爱听,听得更专心。比如《我们与环境》一课,我们可以设置“新闻采访”的情境,让部分学生做嘉宾(市长、校长、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等)。其余学生当记者。提出明确要求:小记者要有礼貌,说话要得体,发言前要先征得对方同意,要先自我介绍,注意倾听,不懂就问,正确理解对方意思并能转述等。
误区六:重实施,轻评价,评价体系不完备
口语交际正是因为用傳统的评价方式很难正确评价,在我们的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大,所以才被很多老师所忽视。
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可以让学生自评,可以让同学互评,可以老师评,也可以家长评。需要提醒的是,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坚持自我纵向比较,反对群体横向比较。要以鼓励、激励为主。
二是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进行诊断性评价,可以进行激励性评价,也可以进行总结性评价。可以师生互评,也可以生生互评。有的老师担心学生“眼高手低”,其实不必担心,要知道“眼高,也是一种能力”,当他以较高的标准评价别人的时候,其实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努力的目标。
三是评价要围绕着训练重点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可评价的点很多,泛泛地评价很难有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评价必须紧扣训练重点,落实“一课一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只有把每一课都落在了实处,教材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才能得以彰显,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形成体系,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才能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市新区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