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媒生态版面策划和稿件编辑浅论

2019-09-10周颖一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党媒生态环保

周颖一

摘要:本文分析了办好党媒生态版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党媒生态类新闻稿件的逻辑结构、行文气度和标题精细化等三个方面,通过中央级党报《经济日报》的相关稿件例举,论证了“党媒生态类稿件编辑工作若适度地把握‘理’之运用,必可为读者呈现出一次次精彩的生态建设进程”的观点。

关键词:党媒;生态环保;策划编辑

关于生态类的新闻报道,有其一定的特点。编辑工作,更需要具备专家底蕴。这些对于编辑而言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党媒生态类稿件编辑需遵循以下原则。

党媒生态类稿件具有特殊性,写事为主,重在表现地区生态发展和成绩,稿件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编辑要从整体策划、布局,也可以开展批判性、建设性的新闻报道。写生态重在环境,环境发展是政策文件、治理措施、群众反馈等元素的有机彰显。

譬如,2019年2月25日刊登于《经济日报》13版的稿件《长沙市雨花区对环保违规违法行为“零容忍”:乱倒乱排乱建,严惩没商量》。该文报道了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通报了全区2018年度生态环保 10个典型案例,雨花区对环保违规违法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并绝对铁腕执法,表示对环保违规违法行为“一查到底”,对环保不法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十九大报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五年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生态版面要紧紧围绕这些任务,对各地各部门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实践和探索进行深度报道。报道内容主要包括: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绿色金融、节能减排、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生态修复等。

譬如,2019 年7月1日刊登于《经济日报》13版的稿件《辽宁丹东:添绿,生态底色更浓》,以辽宁丹东生态建设发展为叙述主线,娓娓道来,荡气回肠地展现出丹东绿色发展之路的轨迹。

该文写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丹东的魅力之源,也是百姓宜居乐居幸福生活的根本所在,更是丹东可持续发展的天然优势和不竭动力。”丹东市提出:“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项目一律不引,环评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只要是有可能产生污染的项目一律不上。”因此,丹东近年来累计淘汰关闭900余家污染企业,建成并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5座。

如今,丹东市鸭绿江下游水质各项理化指标检测数值达Ⅱ类水质标准,而且鸭绿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程度逐年降低,已经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保持了海洋生物种类多样性。

从2019年4月份开始,丹东园林绿化工人开始全面行动,并开展全民共建生态绿色家园活动,动员学校、沿街商铺、社区居民等各界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建绿、植绿活动。

譬如,2019年5月6日,刊登于《经济日报》13版的头条稿件《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抓住顶层设计、过程控制、末端治理3个环节:扫除垃圾分类“死角”》,以浙江宁波鄞州区扫除垃圾分类的“死角”为叙述主线,突出该市垃圾分类过程中的3个重要环节,形成了社区自治、学区覆盖、物居联动的局面,有条不紊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譬如,2019年2月18日,刊登于《经济日报》13版的《森林有“林长”生态变了样——安徽省推行林长制调查》,报道了《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提出的大力推行林长制,而其中先行先试的安徽省,关于林长制的推行、职责分工、责任落实等。

譬如,2019年9月10日刊登于《经济日报》15版头条的稿件《深圳龙岗区综合治污:让碧水长流》,准确地体现出“绵长水流”之气度,朴实又不失韧性的语言,将深圳龙岗区的治污排污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

可以发现,生态建设走向通过一个个精确无误的细节,彰显了生态新闻稿的精髓。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

譬如,开设“美丽的背后”专栏:下设子栏目美丽致富经、我为美丽出份力。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版可以开设“美丽水生态”等栏目,更加深入地报道美丽背后的故事及美麗是怎么来的,美丽的背后主要对各地各部门采取措施保护、恢复美好生态所进行的实践、出台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报道。要有实实在在的做法与成效。美丽致富经主要表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报道各地因美好生态而带来财富的故事。切口要小,类似特写,要鲜活生动、见人见事。我为美丽出份力主要以生态环保领域的从业者为对象,包括民间环保组织及个人,主要表现为他们为促进生态文明而做的工作。

譬如,2019年2月25日,刊登于《经济日报》14版的稿件《山东青岛即墨区蓝天白云画卷徐徐展开》,就是“美丽的背后”专栏中,报道了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坚持用更严加格的环保标准,实施生态补偿考核机制,严格落实督察要求。

开设“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专栏。目前我国有46个城市启动垃圾分类制度,到2020年,全国各城市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本栏目将对各地各部门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及全过程等进行全方位报道。倡导绿色节约生活理念和方式,推动各类固体废弃物和垃圾的无害化、能源化处置。

譬如,2019年12月2日,刊登于《经济日报》14版的稿件《河南新乡朗公庙镇毛庄村垃圾减量九成以上:垃圾处理形成良性循环》,报道了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镇毛庄村,启动垃圾分类后,村民从“不太认同”转变到“高度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基本做到垃圾减量90%以上。

譬如开设河长制专栏。我国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本栏目对各地各部门建立河长制,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及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和加强执法监管的做法进行报道,总结、交流经验,促进成效深化。

譬如,开设绿公司专栏,关注绿色环保企业以及零能耗、低能耗运行企业或项目,传播做法与经验。

稿件编辑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是,需精心制作文章标题,包括主标题和文中小标题。党报生态类稿件的标题设定,应符合“先精准、再生动”的层层递进之标准,既精准、准确未偏又不失生动,进而更加吸引读者眼球。

再如,2019 年10月21日刊载于《经济日报》生态周刊头条的稿件《宁夏吴忠采取有力措施恢复青铜峡库区湿地生态——退耕还湿地,水清飞鸟鸣》,以富有诗意的主标题和精炼准确的三个子标题“湿地退化令人扼腕”“突破瓶颈人地和谐”“美景重现水清鸟鸣”统构全篇,通俗又不失雅致。该文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把道理贯通其中,自然、贴切、蕴含深意。

另如,2019年3月25日刊载于《经济日报》生态周刊头条的稿件《湖北枝江打造长江流域生态文明与湿地生态旅游重要窗口:金湖再现生态美》,同样以富有诗情画意的三个小标题统构全篇,“一湖清水成现实”“水岸同治绿成景”“人水和谐湖生‘金’”,通过“一湖清水入长江,一江清水出枝江”的意境,表达了枝江市委书记刘丰雷的心声,他决心要把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全省湖泊湿地生态修复、保护的成功典范。”而“水岸同治绿成景”,又以大力治“水”、强力治“污”、着力治“岸”、全力治“域”共四个分标题统领四个方面。突出了水岸同治让金湖湿地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人水和谐湖生‘金’”,生动展现了经过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金湖,开始“生金”。并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竞争力,推动产业有效转型,如此一来,当地的产业发展也就实现了从无到有,并逐步做大做强。

综上所述,党媒生态类版面及稿件编辑工作,要把握全局,有广度、有深度,又要恰如其分地把握“理”的运用,既要通览全稿,又要重视细节,辨析文章的逻辑性,逐字把握,最后一定更要细化标题,蕴含美在其中,突出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此,必可为读者呈现出一次次精彩的生态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党媒生态环保
浅谈新农村以天然气为气源的供热方式
浅析党媒姓党的依托点建设
佛教善书的生态环保优势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浅谈互联网“党媒”新闻队伍建设和创新
教师教育生态环保课程在幼儿行为形成中的影响分析
党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