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的疗效分析

2019-09-10蔡元元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

蔡元元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的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6例ICU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3例: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24后相关免疫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ICU重症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138-02

ICU病房即危重病房,ICU接诊患者多数是病势危重、疾病转变快,ICU护理人员需24h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并给予呼喊着医疗卫生服务,ICU患者临床诊疗过程中护理操作不当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本次研究为论证ICU病房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3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与33例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相关免疫数值、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ICU治疗时间,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实验组33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7例)女(16例)比例为17:16,年龄在33岁至75岁,中位年龄为(43.32±1.22)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重症、心脑血管重症、严重外伤以及其他重症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10例、4例、2例、2例。对照组33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8例)女(15例)比例为6:5,年龄在31岁至76岁,中位年龄为(43.35±1.24)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重症、心脑血管重症、严重外伤以及其他重症患者例数分别为14例、10例、5例、2例、2例。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病情危重,需进入ICU病房持续心电监护,排除标准:①排除临床诊疗资料不全患者。②排除中途转院患者。③排除临床诊疗干预无效、死亡患者。

1.3方法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ICU护理,护理人员循医嘱给药并持续性监测、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此外,严格控制探视时间以及探视次数,患者家属探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穿戴隔离衣,双手彻底消毒,向患者强调无菌干预的重要性。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包括:(1)院内感染控制:ICU重症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对此ICU护理人员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①保证ICU病房温度恒定23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定期通风,并协同清洁人员每日对ICU病房进行彻底清洁、消毒。②严格控制患者ICU住院期间医疗卫生用具管理,做到一人一物,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具,对于患者排泄物、分泌物采取封闭式回收,产生的医用垃圾分类回收。(2)ICU危重患者自主活动受限,其翻身运动多需外人协助,患者长期卧床,可影响局部血运,从而增加压疮、下肢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足下垂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此ICU危重患者进入ICU病房前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皮肤、血管进行评估,每日清洁患者皮肤,规定患者翻身时间,对于年龄超过60岁、合并糖尿病等压疮高危患者,可于患者肩胛、尾骶、髂关节、踝关节等骨突出部位粘贴医用透明保护貼,此外定期更换床单,保证床单平整。此外每隔12h按摩一次患者下肢肌肉群,翻身后保证患者肢体仍处于功能位置,待患者意识恢复后鼓励并指导患者床上主动训练。(3)加强导管固定操作,护理人员在持续性检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导管是否发生变形、折损以及移位,尽量使用生物相容性高的导管材料,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无菌原则,若导管脱离应及时同时医护人员。

1.4观察指标(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人院时、护理干预72h相关免疫数值变化情况。(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ICU治疗时间。

1.5统计学处理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x±s)表示的数据用t检验,(%)表示的数据用x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免疫数值变化情况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72h后相关免疫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相关数值经f值验证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2。

2.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ICU治疗时间实验组患者ICU治疗时间为(3 32±0.24)天,对照组患者ICU治疗时间为(7.35±0.22)天,实验组患者ICU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CU治疗时间f值验证等于13.215,P<0.05。

3讨论

ICU重症监护室病房接诊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该类患者需持续性监护,同时对ICU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水平要求高,现形势下传统ICU护理以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预见性护理与常规ICU护理干预相比,护理人员分析ICU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以及风险因素,其中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院内感染以及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与ICU无菌干预具有密切的联系,预见性护理即要求护理人员在院内感染发生前优化ICU病房环境,对ICU患者医疗用品进行妥善管理,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此外,ICU危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降低,常规护理中患者主观能动性也随之降低,预见性护理即要求护理人员在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前与患者沟通,增进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评估患者皮肤、血管状态,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并遵循医嘱积极行床上锻炼。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相关免疫数值不存在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免疫能力均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72h后相关免疫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高,ICU治疗时间短,由此可见,ICU危重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延续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研究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影响的研究
阴道分娩应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观察
整体护理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保障母婴安全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