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于持续改进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9-09-10王宁郭源博孙长海

高教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工程教育

王宁 郭源博 孙长海

摘  要:针对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及持续改进存在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多维度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体系,将单一评价方法拓展到“教师自评”、“学生自评”、“毕业生评价”和“企业评价”等4个维度,开展了直接与间接评价相结合,直接为主,间接为辅的评价,并且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中。

关键词:工程教育;毕业要求达成;多维评价;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018-03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 assess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the thesis constructs a multi-dimensional graduation requirement assessment system. The system extends the single evaluation method to 4 dimensions, such as "teacher assessment ", "student assessment ", "graduate assessment " and "enterprise assessment ". Combined with indirect assessment, the evaluation model i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supplement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used i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ctivists.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ttainment;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工程教育就是一个持续改进过程[1],而持续改进效果,依赖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尤其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是评价的核心内容[2]。目前学者提出多种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但是各专业在实施中依然存在困惑:如何能获得准确、全面的评价结果,能够全面描述学生能力的达成状况,真正地对持续改进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2014年首次通过华盛顿协议组织的有外国专家全程观摩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年再次通过。经过多年的认证实践和教学推动,工程教育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日趋常态化,逐步形成了用于持续改进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体系,使教学活动有标准可依,有评价做保障,能够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保障始终与毕业要求相符合。

一、畢业要求达成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针对传统的单纯基于课程考核成绩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方法,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将评价维度拓展到“教师自评”、“学生自评”、“毕业生评价”和“企业评价”等4个方面,并开展了直接与间接评价相结合[3],直接为主,间接为辅的评价模式。

(一)基于教师自评的课程评价方法

此评价方法覆盖本专业设置的所有课程,根据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所参与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计算得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各教学活动分配到所对应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中,对支撑同一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各教学活动赋予一定权重系数;根据全体毕业生的实验、考试、考核成绩平均值,计算教学活动对应相关指标点的评价值。公式如下:

计算指标点达成度评价值,即将支撑同一指标点的所有教学活动的评价值相加;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即取毕业要求包含的所有指标点达成度评价值的平均值。

专业分别对两届毕业学生的毕业能力达成情况进行评价,以毕业要求3的达成度评价为例,其结果汇总于表1。

(二)基于学生自评的课程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是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审视教师教学工作,包涵的课程对象为本专业所有课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设计课程评价表,设计关键在于评价表需要体现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发放评价表获取每名学生对每门课程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定量评价值;汇总得到每门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平均值;最后与基于教师自评的课程评价方法类似,利用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教学活动的权重系数,对课程达成度进行评价。

基于学生自评的课程评价涉及课程为67门课程,共获取调查问卷6000余份。同样以毕业要求3的达成情况为例给出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同时,每门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评价结果会反馈给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用于课程的持续改进。

(三)基于毕业生的间接评价方法

此方法是通过一定样本抽查,以调查问卷形式,通过反向检验汇总计算得到。2011级、2012级及其他往届毕业生返回的有效调查问卷数目分别为64份、101份、100份。调查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四)基于企业评价的间接评价方法

此方法是面向企业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能力调查问卷,从企业、部门负责人视角对毕业生能力进行评价。调查问卷设计时考虑设计内容的全面性,去除主观性等干扰因素。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工作态度、专业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评价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通过收回25份有效反馈调查问卷的加权计算,得到评价值。评价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企业评价结果与应届、往届毕业生的评价结果比较吻合,说明基于企业评价的间接评价方法具有合理性。

(五)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确定各项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方式在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如表3所示,体现以直接评价为主,间接评价为辅的原则,根据权重系数计算出各项毕业要求的综合评价结果。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结果如图4所示。

二、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一)课程体系的改进

在课程体系最新修订中首先考虑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重点考虑毕业要求达成的评价结果。例如,针对毕业生、企业的“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能力相对欠缺”反馈结果,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电力技术经济基础》课程,以加强学生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能力的培养,同时支撑达成“理解并掌握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中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的毕业要求。

(二)教学大纲的改进

毕业要求必须明确体现在每一门课程和课堂教学中,教学大纲是保证课程教学支撑毕业要求的重要保障,因此本专业以完善教学大纲为抓手,督促任课教师围绕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制定课程目标,明确每一个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以课程目标达成为目的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保证毕业要求达成[4]。

同时,针对2016年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中“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分数较低的情况,在修订教学大纲考试环节时注重加强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如要求设计性课程的考试内容包括“现场验收成绩”、“考核答辩成绩”等部分,对学生“PPT制作认真程度”、“陈述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考核并给出相应分数。以考核作为指挥棒,强化学生表达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课程的持续改进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基于学生自评的课程评价结果及意见及时反馈给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并要求任课教师根据反馈结果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反馈结果,通过组织教学团队、研究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建设教學资源(教材、课件、网站、视频、案例、试题库、实验等)、完善教学文件(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等)、教学立项等,开展教学活动。

(四)实验教学的持续改进

应届毕业生反馈实验课程依据理论课程开设,实验课程内容之间往往相互独立,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机会;企业的反馈结果也表明,毕业生在工作中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整体思路较弱,需要加强实践。所以,为了开设更多具有复杂工程特性的实验,同时兼顾实验的先进性,本专业借助科研优势,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绝缘子电气实验平台”和“智能微电网实验室实验平台”,确保与学科发展相对应的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始终保持先进的实验教学水平。实现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等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完善。

三、结束语

毕业要求达成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都要力求全面、客观描述学生毕业能力达成情况。同时,评价的意义不仅仅是检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在于如何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可能存在的偏差,将持续改进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建立稳定的评价-反馈-持续改进的工作闭环,从而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持续保证和提高质量目的的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J].中国大学教育,2016(6):10-16.

[2]刘志军.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方法与实施[Z].2017年第一期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培训会资料,2016(12).

[3]李红星,方根显,杨海燕.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J].高教学刊,2018(8):71-72,76.

[4]陈希有,盛贤君,李冠林,等.面向工程教育的电类专业本科教学若干建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4):1-4.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工程教育
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思考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CDIO模式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