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柔性培养模式探索
2019-09-10谭敏生陈虹李华新丁琳夏石莹
谭敏生 陈虹 李华新 丁琳 夏石莹
摘 要:文章论述了柔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柔性教育的研究现状,从柔性课程体系、柔性CDIO工程能力培养体系、与特色优势学科结合的柔性学科交叉培养体系、多角色多层次的柔性导师体系、柔性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了地方高校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柔性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工学专业学位;柔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004-03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flexible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flexible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and explores the flexible training mode of master's degree in engineering majo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flexible curriculum system, flexible CDIO engineering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and flexible discipline cross-cultivation 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 dominant disciplines system, multi-role and multi-level flexible tutor system, flexible evaluation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degree; flexible education
一、概述
高等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是其最基本的内涵。研究生教育更应重视个体存在的特质性,强调个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成为当下教育所需。新工科要求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创新工程教育模式,探索新工科自主科学发展。柔性教育是指以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需要和培养学生未来适应能力为宗旨,在培养计划、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组合性、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教育。柔性培养模式强调的是人才培养方式的弹性和灵活性,强调个人潜能的开发和适应世界变化的能力[1-3]。因此,对学生个体特殊性的关注,因材施教,量才培养,是该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优势特长与潜在资质不尽相同,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潜力,有多种多样的需求,应努力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4]。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首创了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学位形式。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质量保障等方面都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涉及工商管理、教育、社会工作、国际关系、艺术、新闻、建筑和城市规划等众多职业领域。在新工科及经济全球化不断升级的形势下,世界许多国家对于高层次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或多或少地借鉴了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5]。AAU Committee on graduate education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评价了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及相关运行机制。美国大学联合会审查各机构的研究生课程,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6-7]。Mary Selke所著的《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Practitioners Master's Degree》论述了美国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等相关问题[8]。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9]。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逐步规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着重强调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已发生重要转变[10-12]。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速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及一系列有利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充分體现了我国政府对专业学位教育的高度关注。2010年1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学等60余所高等学校的117个专业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迅速增加,我国学者在研究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同时,也把研究目光投向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了不少有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论文。李阿利提出了“二段制、双导师、三种经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13];刘淑芳和周明星提出的“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的“三双”模式,为我国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14];郑冬梅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和实践基点,构建了宏观的培养方案[15];程瑶认为专业学位教育要在“实际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其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以实际问题及就业为导向,突出专业性[16]。上述研究成果值得学习和借鉴。
目前地方高校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 课程设置较单一,缺乏柔性;2. 工程实践环节较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工程实践模式,从而导致实践项目零散、过程简单、方法单一等;3. 培养过程企业参与不足,“双导师”制落到实处较难。学生进入企业核心学习实践的机会较少,到企业进行深层次实践锻炼不足;4.工程能力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过程往往重论文、轻实践。
三、柔性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相关研究现状及有关问题,引入柔性教学思想,遵循“教育先行”的原则,探索地方高校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柔性课程体系、柔性CDIO工程能力培养体系、与特色优势学科结合的柔性学科交叉培养体系、多角色、多层次的柔性导师体系、柔性评价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确保人才培养在应用能力上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对未来的适用性,使培养的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的特色素质,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柔性课程体系
坚持以学生为本,确定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结构,并基于此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柔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数量丰富、课程层次多元、课程领域广泛等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始终贯彻课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的思想,明确每一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它们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够体现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努力形成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良性互动,以提高课程体系的适应性。
(二)柔性CDIO工程能力培养体系
柔性化的CDIO(Conception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ion实现-Operation运行)工程实践模式核心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强调工程基础、建立在真实产品和系统上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过程的工程教育。该模式强调工程实践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团队性,使学生参与到与真实工程项目相一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担任不同实践角色,强化学生对真实工程各个环节的深入认识,并对自身工程能力有较准确的定位,从而认识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与特长,提高自身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与竞争力。同时,工程实践过程以团队为基本单位,将学生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培养,按照团队原则选拨学生并进行真实项目实训,主张团队之间互相竞争,引导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沟通、协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三)与特色优势学科结合的柔性学科交叉培养体系
立足产业应用,以学校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实现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柔性培养。
(四)多角色多层次的柔性导师体系
构建以校内导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优势互补的高素质导师队伍。制定灵活互动的指导制度,针对学生不同的个体认知能力与基础,基于学生的自主愿望,选配相应的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根据专业发展动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建立校内导师工程实践与培训机制,使校内导师在具备理论研究能力的基础上,随时更新专业领域应用实践知识,把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向。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实习基地、应用平台、资金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优势。
(五)柔性评价体系
以多元化、多层次认知能力与认知水平为切入点,从知识基础、技术水平、工程能力、创新意识等核心要素出发,分级分类分组建立柔性评价指标和方法,形成柔性评价模型,实现科学柔性评价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孙爱东.以柔性的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8):65-66.
[2]李鲁平.实施柔性教育强化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3):54-55.
[3]孙俊三.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4]谭敏生,李忆华.计算机学科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23):24-29.
[5]宋伟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6]Table 258 Degrees conferred by degree-granting institutions,by level of degree and sex of student:Seleetedyears,1869-70throuh 2015-16[EB/OL].httv://nees.ed.gov/programs/digest/d06/tables/d06258.asp,[2008,01,26].
[7]Glossary[EB/OL].http://nces.ed.gov/programs/coe/glossary/f.asp,[2007,06,02].
[8]Table251 Degrees conferred by degree-granting institutions,by level of degree and sex of student:Seleetedyears,1869-70 throuh 2015-16[EB/OL].httv://nees.ed.gov/programs/digest/d06/.
[9]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教发[2009]6号)[EB/OL].(2010-06-16).http://www.mpacc.net.cn/mpacc/2009qrz.pdf.
[10]教育部門户网站.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答记者问[EB/OL].2009-03-04.http://edu.sina.com.cn/kaoyan/2009-03-04/0937189835.shtml.
[11]王敏,申利民.构建柔性化高等教育体制[J].教学研究,2009,32(3):13-16.
[12]冯美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3]李阿利.基于价值取向分析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8):33-38.
[14]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J].职教通讯,2010(4):5-9.
[15]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化,2009(6):20-24.
[16]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1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