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理工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探析

2019-09-10李莉

关键词:专业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新工科

李莉

摘 要:为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实效,理工院校需重视“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一方面,从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理工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建构“通专”融合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一方面,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强化“实践”环节,重视“新媒体”的作用,探索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文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新工科;课程建设;专业特色

“传统文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传统课题,党的十八屆三中全会召开、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以来,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总体上偏重理论阐释,研究视角较大。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其次是方式方法,多从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育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和拓宽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具体措施则强调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和校园日常文化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方法等较少涉及。不同院校的分类研究已初步展开,主要限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针对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项研究有限,研究角度和方法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本文从问题意识出发,针对理工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做尝试性的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形势下理工专业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理工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理工类科技人才的摇篮,在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等工作的不断实施,传统理工专业面临巨大变革,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作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1]。遵从国际标准,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2],重点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健全的世界观和责任感”[3]。“新工科”建设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特征,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强调“以立德树人”以及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创新性”[4]。未来工程科学与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做到技术上优秀,具备一般性的人文素养,还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的品德,才能在未来的技术和产业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仁爱、诚信、尚和、创新、进取等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核心价值观,涵盖现代理工科人才培养所需的人文、社会及科技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胆识。习近平强调,“有继承才有创新”[5],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优秀品德,也能为现代工程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注入新的价值和理念,是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二)课程教学: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短板

相对文科和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明显较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理工科教育普遍重视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近年来,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理工院校逐步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但受学科结构和师资等因素的制约,传统文化类的课程很少,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如社团、讲座和各类文体竞赛等。该类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活动的零散、随意性和业余性等多方面的原因,校园文化活动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

课程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在理工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专业的师资、严谨的教学大纲、明确的教学目标、系统的教学内容、规范的课堂组织,使得课程教学更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相对一般性的校园活动,也更符合大学教育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满足接受主体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需求。《纲要》特别强调课程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写等方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6]。结合新形势下的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整合理工院校的教育资源,建构具有理工院校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方法与措施

(一)建立“通专”融合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复合性”“多元化”是新形势下理工科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多门类、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相关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为此,需针对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从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理工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建立真正适合理工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1. 打造具有理工特色的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群

《纲要》要求:“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6]。然而,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中国文化概论”之类的必修课程,通识课程是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人文社科”类选修通识课是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路径,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该类选修课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要属文体休闲类,一般为武术、音乐、养生等。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部分院校有意识地开设了“国学经典”类课程。整体而言,该类通识课程存在诸多不足。其一是数量少、学生选择的余地小。其二,所开课程基本上与理工专业无关,学生选课兴趣不大。从课源来说,除体育课部之外,该类课程多来自校团委、学工部、宣传部和医院等部门,任课教师总体上缺乏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经验,有的根本不属于教师系列,没有相关的教学任务,课程的开设也就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教学质量堪忧。理工院校对于学生选修“人文社科”类的总体要求本来就不高,一般2个左右的学分即可,多数学生没有机会接触该类课程,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选课积极性。目前,理工院校理论学时总体趋减,学生专业课学习负担繁重,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选修类通识课堂教学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从顶层设计入手,设置“传统文化”专项选修课时和学分。目前,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从上到下呼声很高,但对比实际情况,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缺乏严格的考核要求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理工院校的实际情况,“中国传统概论”之类的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必修课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却也不乏可行的路径。如将“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纳入通识选修课程或各类实践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学时,拿到相应的学分才能取得学位。为确保每个学生选修“体育”类课程,许多学校采取的就是该类模式,对此,理工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借鉴,也可创新。

同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在编在岗的教师研发具有一定理工特色的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群。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科技文明发展史,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渗透其间,从机械、酿造、土木、建筑等方面入手,可以研发“走进中华优秀工匠”“中国酒文化”“中国茶文化”“传统民居”等课程,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大该类选修课的投入,以稳定而丰富的课程种类,改变文化类通识选修课程开设随意、学生选择余地不大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

2. 加大“大学语文”和“思政”类课程的改革力度

作为理工院校开设量最大、接受群体最多、最稳定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和“思政”类课程一直承担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思政”类课程是高校的通识必修课,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在课程目标和内容等层面的专指性,该类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大学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受到普遍关注,然而,如何突破传统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学性、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语文”面临的重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与专业缺乏必要的联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负责人不重视等问题,是大多数高校“大学语文”和“思政”类课程共同的困境。针对理工专业培养需求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是该类课程改革的新路径。

首先应修订教学大纲。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结构、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要求,制定思政类课程和“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进而完善课程教学设计。以教学目标为例,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激发传统文化兴趣”,应强调专业文化素质的培养,突出对相关专业传统“工艺”和“科技”的认知,强调“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创新意识”的提升。对于教学模块、具体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应在遵守本课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尽量突出传统文化视角和“科学”意识。

同时,着力培养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受传统课程建设和中学文理分科教学的影响,目前思政类课程和“大学语文”教师主要源自政治、历史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专业教育,理工专业知识储备也十分有限,应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科技文化专题培训,并将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和“水平能力”提升的必修课,使他们能够真正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担负起多元化、复合性人才培养的重任。

学时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思政类课程和“大学语文”分别是相对独立的课程,在完成本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充足的学时显得尤为重要。以“大学语文”为例,目前大多数理工院校为32学时,部分学校只有24学时,加上有的学校将其列为选修课程,极大地限制了该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普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3.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理工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是理工院校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通识课程,目前理工类专业课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十分有限。一直以来,“专业课程完成专业知识教学”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理工专业,重视的是现代科学,多忽视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综合素养,以至于通识教育做了这么多年,许多学校并未真正重视起来,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基本上仍然是两张皮,从教学理念到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设计,专业课程很少涉及传统文化。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更新学科发展和专业教学理念。针对专业师资队伍,开设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让教师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认清人文精神在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性,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需从教学内容的研发、教学环節的设计等方面强化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联系。机械、酿造、建筑、生物技术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应注重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向学生传递传统的工匠精神和工程伦理。与“人工智能”等新型理工专业相关的课程,要特别注意传统哲学和伦理精髓的传播。

(二)探索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创新素质是新形势下理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人才培养而言,所谓“创新素质”,既包含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大可作为之处。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能激发文化自主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学模式,是理工院校该类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实践是发现和认识问题的基础,也是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环节。重视在校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是理工院校的特色,相对文科生,理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但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传统文化教育应顺势而为,从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面,需结合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安排专门的实践类学时。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合课程教学建设“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理工院校的“小(短)学期实践”已经逐步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实践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为“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提供保障。结合“小(短)学期实践”,研发传统文化类实践课程,设置“传统文化”专项实践活动,是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具体困惑出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和自主意识。同时,通过“阅读与拓展”等方式,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城市文化”建设。应特别重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如针对有信息技术、电子科技、自动化等学科背景的学生,选择具有民族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话题,通过“情景模拟”、视频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创造中体验传统文化,在体验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成为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项目式学习”不仅能以研促学,在激发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例,从校级到省级、国家级,每年均不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参与学生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适时响应学生需求,围绕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该类项目的研发与实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此外,需建立与上述各项相应的考评机制,侧重考察学生的文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在具体的课程考核过程中,打破传统单一的问卷式考核方式,采取实践报告、研究论文、文化策划、无领导小组谈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评,侧重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测试,以考促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将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社团、竞赛、项目等活动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相关课程的考评体系。

2.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重视“新媒体”的作用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QQ、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新媒体”活跃在青年学子的学习和生活中。“新媒体”不断创新的特性与趋势,使之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理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理论上说,理工科,尤其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等专业在网络教学平台、APP、公众号的设计和运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其他院校,理工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也理应在这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特色。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利用包括“新媒体”之内的网络技术和平台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是包括理工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面临的重要的课题。一方面,理工院校应针对不同专业,开发免费且符合理工科学生的传统文化类公众号,结合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有计划地推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将其作为课外学习的一部分纳入教学环节。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这一接受主体在“新媒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完成“小学期”实习实践任务或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和创造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传统文化价值,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乃国之大计,理工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相对薄弱也相对迫切,需要我们在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传统思路,大胆创新。围绕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需打破每门课程各自为阵的教学现状,注意通识课程之间的衔接与互动、通识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贯通,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与各理工科专业的联动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同时,也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和网络平台等方面的协调统一,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9):7-10.

[3] 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0-26.

[4]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1-6.

[5] 人民网.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l/2017/0213/c385476-29075643.

html,2017-02-13.

[6]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2014-03-26.

猜你喜欢

专业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