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研究

2019-09-10杨艳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3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实践教学小学数学

杨艳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较强,因而小学生在学习中要想全面而快速理解数学知识难度较大。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现状,能有效培养其计算能力与审美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更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本文主要从实践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执行策略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提高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 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特别是数学概念,容易让孩子觉得枯燥。小学生主要是基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认识事物、理解概念的,因此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兴趣有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及理解。采用重现生活实践活动情景的方式,灵活设计一些代表性的、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及可快速简单实施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在强化基础知识训练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例子替代概念抽象的讲解与练习,用感性素材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使孩子在快乐的感悟体验中主动探究概念的内在本质。以生为本,围绕学生进行改革,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实践为中心强调学生从自身生活和周围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实际中,在学生的活动中,把相应的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当中进行教学。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充满活力的生活情境,形成充满人文关怀和饱满情感的课堂,使学生在规定的情境中多感、多思、多悟,调动起各种感官,拉近概念理论中情境的距离,从而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健康成长。

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应用意义

1.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展数学课堂素材范围

数学知识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较强,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难以理解而又无法拓展解释的知识点,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向外延伸和创新发展。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更服务于生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直观经验,数学老师们把数学知识、思维方法通过简单的形式、有趣的活动呈现出来,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发现规律、达成共识,结合家庭、社会的实例,让现实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教与学跳出现行教本,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超市的商品价格标签,手机号码排位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都是学习数学的丰富的素材。

2.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低年级学生充满着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提问参与意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和帮助有畏学情绪的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贯穿教学设计过程之始终。小学数学教师在生活中多要加留意、课堂上要大胆创新,灵活运用“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效统一。许多人认为数学只是应用于商业上面的计算,很少有人去领会它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学变得有趣,其中的许多奥秘也被不断地挖掘。采用实践中的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教学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3.实践教学是课堂思政教育的最佳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统一为数学教学课堂思政教育提供了途径。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课外活动统计家庭每天使用、丢弃的垃圾袋的数量,观察垃圾袋收集处理方式,间接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危害,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实施课堂思政教育的一部分。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环保的意识,他们走向社会后便能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例如讲授《大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数据进行知识讲解,如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等,引导学生进行试读,让学生从中领悟大数的特征与规律,然后加以适当点拨,归纳出大数的本质规律与意义,将课内外的知识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而举例抓住国家数据这一基本主体可有效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荣誉感和崇拜感,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小学数学活动,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执行策略

1.实践教学需要变革教学方式,提升实践能力

每一个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得从每一个孩子的自身条件出发,设计好教学方案,以最优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不可以以偏概全,觉得大部分人都懂,那这个知识点就不用再说了。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让数学问题变得有条理性,有逻辑性。教师可以把枯燥的书本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将书本上死的知识用精彩的画面或者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孩子们一目了然地知道这节课上的是什么,哪些是重点,这样孩子们接受的效率也会更高。从实践着手的数学教学方法,对孩子来说,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最基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入手,把孩子们带入数学的殿堂,勾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把他们带入数学知识的海洋。

2.实践教学需要创新教学观念,体现教学价值

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课堂抓手,数学课堂教学理应立足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对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情景教学素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将数学课程知识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数学概念、数学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化问题设计,结合科学发展的逻辑顺序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渗透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实践中的社会活动,又照顾了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从教学目的设计上来看,在发掘学生潜能、启迪学生心智上侧重分析,挖掘出学生真实的内心情感,可以促使他们感受生活学习中的真善美,发展成健康自由全面的个体。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性、现实性、开放性和应用性。实现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需要加深小学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当学生在进步的时候,老师也在进步。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着不同的学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案,多尝试、多实践、多观察、多思考,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赵志建.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J].考试周刊,2015(1):79.

[2]刘翠芬.小学语文教改将向何处去[J].学周刊A版,2013(1):136.

[3]杨国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东方青年·教师,2015(15):81.

[4]雷玉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初探[J].读与写,2017(28):13.

[5]吴先美.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探究课改下小學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9):213.

[6]王会利.对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探讨[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3):101.

[7]张舒.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4):254.

[8]鄢裕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刍议[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1):271.

[9]张长路.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0.

[10]王彬.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成效[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8(14):84.

[11]程海霞.浅谈将综合实践活动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5,12(4):4041.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实践教学小学数学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