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个性

2019-09-10郭燕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8期
关键词:陶冶形象思维美的

郭燕平

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欣赏对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音乐艺术具有感化人心的力量。荀子在他的《乐论》中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音乐语言是以音量、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响而构成的。其形象往往是通过表现情感,来调动欣赏者是审美感受能力,使欣赏者运用联想与想象,而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境。

在音乐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许多音乐教师都明确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很注重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懂得并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提高情操。而这种陶冶与提高,更注重的是他们的审美个性,充分运用音乐所持有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时,他们才能真正享受到音乐美的真谛,他们的心田才能得到美的滋润,他们的情操才能得到净化和升华,才能起到陶冶和提高的作用。

当前,有些学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讲释音乐,预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音乐创意中去,这样的手法固有起到一定的欣赏目的的作用,但从音乐欣赏的特点上讲,从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从自我内心情感的陶冶上讲,是有违形象思维规律的。因为,音乐是非语义性的,无法用明确的概念对事物进行陈述、推理、判断、无法象文学、美术那样有具体的文字叙述和视觉形象来表现其思想内容。而是通过乐音的规律组合,来抒发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这样就使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在性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如,在欢乐音乐的欣赏中,人们体验到的是事业成功的欢乐、喜悦,还是夙愿以偿的兴奋;是亲友相逢的欢畅,还是幸福回忆的愉悦,都会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多层次的感受。再如,描绘性音乐可以使人们进入特定的意境,联想到某种情景和画面,却没有直接提供犹如画家笔下的那种具体的可视形象。因此,在欣赏这类音画式是乐曲时,人们的脑海里可以浮现各种画面,如果教师不正确地运用甚至违反音乐的形象思维规律,如前面提到的教師给学生津津有味地讲释音乐,预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教者的创意中,让学生照样画葫芦,不分析作品,不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和体会音乐的情感,就达不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更不能形成学生的审美个性。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或创造活动,是提供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创造心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较高层次。音乐欣赏中的形象思维,是一种创造心理,这种创造心理依赖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从而达到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是每个教师应认真仔细探讨的问题。首先,应培养学生具有音乐感的耳朵,应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演唱(奏)技能,增长、加深、扩大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和能力,为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有关情感打下基础。再是,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原则,对声乐、乐器按其不同的类别、体裁、形式和风格,以及音乐家的简介等,分门别类,逐一介绍。让学生在逐步积累音乐知识和音乐语汇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来揣摩、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形象。由于认识的提高,听觉上有了理性知识的引导,就更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学生的直觉感受变得敏锐了,音乐对他们的感染作用也就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总之,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情感教育的手段之一,乐曲通过音符,形成具体形象,激发起学生共鸣。这个过程是欣赏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的结果,它伴随着强烈的主观因素,随着学生思想认识的差异,生活内容的不同而使情感、想象各异,教师从中引导、启迪他们的感受能力,启发他们体会包含在音乐形象中的感情成份。只有体会到这一层感情,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精华,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美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以情动人、以美育人。

猜你喜欢

陶冶形象思维美的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打破平衡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动物也有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