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因动态生成而灵动
2019-09-10张军民
张军民
摘要:教学是灵动的,倡导课堂“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积极应对动态生成问题,不仅要注重对科学知识的预设,更应该关注动态教学下衍生的生成性内容,悉心呵护学生悄悄燃起的智慧火花,从而更积极有效地拓展和升华课堂教学的内涵。
关键词:体育教学 动态生成 教学实践
一、前言
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改革发展的原点和终极目标,是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命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在其中显得尤为关键。教育的方向应该指向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团队协作意识好、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始终秉持独立且理性的评价标准面对新生事物,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有着良好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渗透。诸如这些优秀素质的积淀,将极大地满足未来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整体渴求。
二、动态生成现象伴随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
随着教学步骤的逐渐展开而衍生的一些拓展问题,多数与当时的教学内容有关联。它强调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及师生对话、互动中,不断产生新的,甚至是未曾预设的目标、内容等。教学中,面对动态生成性内容的闪现,教师处理恰当,不仅能反映教师的学养、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更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
体育教学是一个目标多、层次多、形式多的知识传授过程。由于教学主体存在着发展性变化等一些显著的特点,那么接下来必然会产生与课程有关系的大量困惑。
三、课堂生成性教学内容产生的教学背景(见下表)
四、直面体育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突破问题的预设,让每一节课都充满张力
【案例1】
在第X届全国体育展示课上,大量的课堂教学中闪现出的内容,没有被授课教师捕捉到,最终留下了不少的遗憾。例如:在一节“跨越式跳高”课中,教师组织 “跨越式跳高”接力赛,由于学生是正对“跳高架”,而跨越式跳高是斜线助跑,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便干脆将“跳高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看课教师正惊叹于学生的跳跃式思维,盼望上课教师能迅速抓住“意外事故”精彩生成时……
分析:其实,该组学生旋转“跳高架”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说明他们动脑筋了。教师如果能及时地对他们的行为提出表扬,实际上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鼓励,将有效激发他们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
【案例2】在《体育学刊》Y年第12期《体育教学中要注重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一文中,有这样一例:体育教师原本在“恢复身心”这一环节所预设的内容为集体舞——幸福舞(用跺棒和跺脚来进行放松练习),当教学过程进行到这一环节的时候,学生群中忽然出现了一阵骚动并发出阵阵的喝彩声……
分析:案例中,教师没有固守预设的教学流程,而是将一个“教学意外”构建生成为一个优质高效的教学环节,真实地反映了教学行为的动态性。在这一案例中,教师虽然调整了课堂教学的预设目标,却强有力地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
五、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和评价体系,在动态生成后显得非常重要
教育家余漪曾感慨:“一生都在做着教师,一生又都在学着怎样做教师。”一节好的体育课,不应仅仅是停留在传递知识、传授技能这样的初始层面,更多的应该是加强师生间运动情感的体验。
1.教学有定力,教师要能沉得住气
教学预设很多教师都会去做,可在面对动态教学过程中“节外生枝”的情况时,我们还能不能“守”住课堂,那就不一定了。对于學生提出的一些挑战性问题,教师要能给予正面应答,答疑解惑针对性要强,绝不能闪烁其词,让学生失去再思考的兴趣。
2.营造符合实际的教学气氛
动态生成后,对教学气氛的营造要恰当,在教学语言的铺垫衔接、教学队形的再组织调动等方面,则要折射出自然而又科学的投影点。对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练习引导,不要牵强,要积极真诚,能始终服务于教学主题。
3.对生成性问题的评价要及时、精要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教学姿态要亲和,评价内容要直奔主题,简洁而有力。学生们问了或者做了,至少从某个侧面说明他们有在学习中思考,就着学生的问题再引申下去,额外的一些知识补充,往往更能反映出我们的综合素质,不失为一节好课的点睛之笔。
4.紧扣教学,凸显教育智慧的内涵
紧紧围绕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来实施教学,教师的语言魅力、组织能力、临场应变技巧等教育智慧,都将使生成后的课堂,瞬间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此处,教师不妨将教学的节奏再放慢些,流走的点滴时间,在其余教学时段略作压缩即可弥补,这些应该难不住任何一名有思想、有情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
[2]李志勇.给上展示课的教师提四点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 2011(2).
[3]陈辉.体育教学应在动态生成中前行[J].中国学校体育,2011(3).
[4]郝敬光.预设与生成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中的应用例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5]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6]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