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传统媒体“加油助跑”

2019-09-10娄洁曼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9期
关键词:纸媒融媒体受众

【摘要】时代在发展,媒体融合是当下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传统媒体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本文试图通过举例来探讨新旧媒体在当下的发展形势以及该如何做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融媒体;受众;移动客户端;纸媒

随着时代格局的变化,大众传播媒介也会发生了变迁,承载人类文化的媒体介质也由最开始的纸质媒介发展到后来的电子媒介,直到今天占据主流的是新媒体。印刷媒体和新媒体到底谁好谁坏,暂且不能做出确切的定论,我们不妨先来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 新旧媒体各自优缺点比较

首先从时效性上看,印刷媒体的表达方式是文字,也就是说报纸杂志牵扯到打字、排版等问题甚至更有出版时间、出版期数等繁琐问题的制约,它的迅速性就大大降低了;而新媒媒体利用它的迅速性、及时性的优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传播国内外的各种消息,但有时它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从感官性来看,印刷媒体的出版形式决定了读者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文字识读能力,还要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抽象思维把白纸黑字的文字通过分析判断去想象笔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现代新媒体,直接可以利用声音画面传播,大大加强了内容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临场感丰富,便于读者接受理解,但是它会受到时空、接受信号等诸多问题的干扰,印刷媒体相对不受空间限制。

再者从互动性来看,印刷媒体无法实现读者与讀者之间、读者与出版方之间的沟通交流,新媒体则避免了这一点,读者可以在发表自己的一些意见看法的同时还能结交到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需要有电子设备才可以实现。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印刷媒体还是新媒体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眼光一下就否定了谁或者肯定了谁, 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化、数字化,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印刷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压榨,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独占市场的局势,微博、微信、客户端、各种app的诞生,不断地给传统媒体带来生存危机。我们就以吉林乌拉圈为例来了解一下:

据悉,吉林乌拉圈作为吉林移动客户端,作为江城自己的一个高颜值、实力派的APP,是继党报、电视、广播和网站之后,江城自己的第五媒体。这样一个新媒体的诞生,它的技术和服务定会引起吉林市人民的高度关注。

1.1 为更权威的新闻咨询发声

吉林乌拉圈一上线,可以说是对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主流思想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乌拉圈主要以发布我市权威新闻咨询为入口,以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应用为主要内容,另外还有查询缴费等功能。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2016年11月试运营,到2018年正式上线,截止到今天用户下载量达到了20多万,活跃度每天在3到5万左右。依托《江城日报》的投稿,发挥乌拉圈移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及时向大众传递了最具权威的信息。

乌拉圈荣获奖项除了以新闻内容为主以外,还有移动直播,融媒体创新和媒体界面报道等多个类别的奖项。2017年7月永吉县发生的特大洪灾,吉林乌拉圈利用专题和直播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及时发布了持续15天的报道,点击量超过了150万。

2017年6月25日,吉林乌拉圈报道的国际马拉松赛事,第一次实现了12路记者利用4G直播的创举。更有龙舟赛,雾淞冰雪节等重大节日,160多场直播清晰全面地见证了吉林的成长变化与发展。

再有2018年1月吉林乌拉圈通过无人机航拍、VR、微视频等新媒体手段,给吉林的宣传报道工作带来了如虎添翼般的巨大作用。

1.2 为江城人民提供更全面的生活服务窗口

吉林乌拉圈作为人民“知江城,惠生活”的圈子,客户端与市水务集团签约合作,实现了缴水费的功能,方便快捷,除外还增设了公交查询、违章查询等端口,受到广大市民的热切好评。我们还了解到,该客户端正逐渐推进和数据部门的对接以及服务应用的开发,积极和相关部门合作,开设权威信息发布专栏。特别是和市软办搭建了双向互动的投诉受理和现场直播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无缝对接,让老百姓真正生活在便民服务的阳光下。

但是,新媒体本身也有局限性,加上印刷媒体固有的优势,两者不可能出现谁替代谁的说法,所以印刷媒体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新媒体的推波助澜,借助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印刷媒体毋庸置疑也会有质量与效率上的提高。未来,传统媒体应该怎样发展,成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2. 传统媒体在当代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发行量急剧骤降

作为最具传统媒体代表的纸媒,我们前边提及到了它的劣势,互动性差、阅读群体受到限制,它可是我们曾经了解世界的主流方式,如今新媒体出现让阅读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只要有一部手机,随时随地可以看新闻、听广播......纸媒相对于此,就显得接收信息没有那么方便快捷。这就导致如果不能很好的与新媒体融合,就无法实现与新媒体的无缝接轨。另外,报刊的订阅人数以及发行量下降,特别是一些知名期刊读者锐减,停刊的事实在我们面前显得及其惋惜。这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这种形式无形中给印刷业带来不小压力。

2.2 广告收益受到强烈冲击

纸质媒体一直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的盈利模式,也是支撑纸媒发展的重要基石。现如今,新媒体利用自身的受众面广,传播及时的特点纷纷吸引力广告商的眼光,这就抢占了纸媒广告市场的份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广告投资大幅下降,收入来源不景气,报纸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发行量因此受挫,从此纸媒市场出现了捉襟见肘的局面。

2.3 人才流失非常严重

同样来自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工作人员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面对虚无缥缈的前景,大量优秀人才纷纷离职,各种条件的受限,没有了资金、人才、政策的吸引,使传统媒体劣势百出。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

3.1 扩大自身优势,把握核心竞争力

在新媒的冲击下,纸质媒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版权受到困扰。纸质媒介与网络媒介争夺版权的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如今又加入的移动app好像在这场战争中增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由于传统纸媒相对来说会有自己独家的采编团队,就像吉林乌拉圈要想有内容可编辑,一部分还是要依靠江城日报的来稿,一些网络新媒体,因为缺乏自己的采编队伍,直接利用纸媒的原创进行二次加工。据调查,新媒体80%以上的新闻内容都靠纸媒的供给。这就给纸媒成为“内容提供商”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3.2 真实性和原创性是纸媒的命脉

对于新媒体而言,由于它的公开性和广泛性,在所难免的致使很多舆论失去了正面价值观的引导,很多信息受众无法断定是真是假,这样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歪风邪气。我们现在的微信朋友圈,经常会看到寻人启事、爱心募捐之类消息,而且只要一出现就会霸占信息市场半边天,但是,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我们很难知晓,一旦经过主流曝光后发现虚假消息,很容易打击受众的心灵。即便以后会出现真实的事情,也会给她们带来心理阴影。

除此之外,新媒体只要有比较高的隐蔽手段就会给犯罪分子也会带来一些可乘之机,例如诈骗,散播谣言,传播淫秽物品等,这也是由于数据信息庞大,只能大数据中提取敏感字、或依赖受众群体的举报监督,而且事情发生前期很难进行预防,而传统媒体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作用直接导致受众接受信息的可靠性。

不得不说,纸质媒体在采编、制作、发行、商业运作等每一个环节经过长久的积淀有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不可与之较量的。新媒体在目前监管力度不够,互联网上充斥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而纸媒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内容生产机制相当丰富,真实性仿佛成为纸质媒介的重要命脉。一些令人质疑的深度报道,纸媒记者把自己的个人生命危险抛之脑后,深入时间内部,当一名卧底获取第一手资源;甚至更有类似地震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时间,纸媒记者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到灾区中,用纸和笔记录下一篇篇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从此这些报道成为了各新媒体争相刊载的信息来源,在这过程中,或许就会加入新媒体人主观因素,导致原本的新闻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3.3 传统媒体人该如何自救

传统媒体人昔日里“光鲜亮丽”的称号也渐渐褪色,离职、改行的不计其数,一些报业集团不得不纷纷裁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挽救纸媒的生存现状。当骨干的现实与丰满的理想碰撞,媒体人该怎样规划自己的就业前途就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我们已经被数字化、智能化的互联网时代包围,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才能占有生存空间。传统媒体的旧的单向传播体制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媒体互动传播模式了,现在大多数新媒体的商业运作模式大多趋向于商业化、扁平化,这样的运作模式不但会提高运作效率,而且对于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潜能有相当不错的效果。所以,传统媒体人要在机制运作上下功夫,创造适应新媒体发展的传播模式。

在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恰逢赶上传统媒体发展遭遇困境的时期,这个政策给予了传统媒体意见与扶持,在这种坚强的后盾之下,媒体人应该抓住时机,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响应号召起来,发挥主动能动性的作用,结合实际建立可靠的创新创业长效机制,为员工的后顾之忧提供最大保障,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媒体的劣势局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媒体人要掌握的不只有传统媒体传播技术这么简单,更要突破工作界限,积极努力学习新媒体传播技能,研究大数据、云计算等一些互联网新技术,把自己打造成“无所不能”的专业型人才,否则不出众,必然出局。

傳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二者要做到相互借、优势互补,可以说纸媒为融媒体提供了基础,融媒体又将纸媒等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使媒体模式更加立体和丰富,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媒体传播内容、媒体市场和媒体传播渠道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在大众心目中树立更权威的公信力和话语权,使媒体行业更加自信的向世界展露笑颜。

作者简介:娄洁曼(1995.07-)女,汉族,山东临沂,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纸媒融媒体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保持开放心态,探索新媒体营销新形式
我国纸媒转型突破方案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