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策略,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2019-09-10司马玉花
司马玉花
摘 要:班主任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优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班级管理效果,如何有效地优化班级管理的模式,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也成为班主任思考的关键问题。基于此,笔者从自身班主任工作经验出发,提出发挥学生价值、强调民主意愿,以及借助现代通讯技术等形式,浅谈如何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促进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班级管理;后进生;班干部选举;家校共建
新时期下开展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应当更加强调学生自身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促进学生融入班级之中,提高自主管理的效果,同时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关注下,更好地实现成长。
一、发挥学生价值,促进后进生转化
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我们知道,学生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个体,在智力的发育水平和发育方向上存在自己独有的特点,同时,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背景不同,造成学生在面对同样的知识内容时,所表现出的知识认知效果也不相同,而对知识认知效果较差的学生,也就是“后进生”。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创建,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价值,促进后进生提高对知识的认知效果。
例如,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先基于日常教学的经验,将学生按照学习素养的差异,进行层级的划分。之后,教师按照同组学生具备相异性质、异组之间具备相似性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学习素养较高的学生,也有学习素养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紧接着,班主任让学生以安排好的小组形式,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并让小组中学习素养较好的学生,对组内的后进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促进学生在相互辅助中,逐步提高对知识的认知效果。
显而易见,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能够通过合作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发挥学生差异性的优势,让学生在相互指导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二、强调民主意愿,优化班干部选举
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心智的发育上已经趋于成熟,也有表达民主思想的意愿,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应当注重听取学生的民主诉求,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班级的管理。而在进行班级中干部选举时,班主任就可以模拟人民代表的选举形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意愿确定班级中干部的人选,构建班级管理干部团队。
例如,在实际进行班干部的选举中,班主任先让有意竞争班干部职位的学生,参与演讲,向其他学生表述自己对职位的理解,以及自己如果担任班干部后能够为班级带来的益处,让班级中的学生了解参选学生。随后,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民主投票,并在班级中进行公开唱票,对于获得票数最多的学生当选为本班的干部。之后,班主任也应当向学生讲述,班级中的干部接受其他学生的监督,当其他学生发现班干部有违反班级规定的行为时,其他学生有权利让班主任进行新一轮的选举,从而让班干部团队保障在民主的意愿下产生。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能够以学生的意愿为导向,突出学生的民主诉求,从而决定班级中管理干部的人员,构建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氛围。
三、借助现代通讯,实现家校共建
对学生进行管理从来不是班主任自己的责任,家长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应当将家长资源引入管理之中。但是,在传统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只有家长会,单一化的交流形式,限制了家长参与学生管理的效果。而现代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促进家校共建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实际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可以将学校的上下學时间,学校的教育管理政策,以及作业等内容,以微信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可以从家庭生活习惯进行改变,更好地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让家长将学生的特殊情况,通过微信技术讲解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可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能够利用微信等现代教育资源,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校的有效共建。
总而言之,优化班级管理的策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并不是在一次课堂活动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继续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现代化的通讯技术,融入家长资源,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的策略,并在实际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从而积累班级管理的经验,构建完整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体系,促进学生在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红玉.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J].现代交际,2017(24):159.
[2]刘倩.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的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