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阅读存折”在小学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2019-09-10方旭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方旭

摘要:阅读是一股活泉,可以给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引入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在班级阅读过程中引入“阅读存折”,使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效果良好。

关键词:“阅读存折”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核心素养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教育要重视语文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同时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才。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这四个方面,汉语是我们母语,国家对语言文字的重视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学好语文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学语文避不开的就是阅读,阅读在语文教学、学习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大量阅读来说,教科书只是引导,阅读资源、阅读取向、阅读爱好及习惯不同,阅读的内容、方式自然有差异。”对于刚接触阅读的学生来说,还是要以兴趣为先,多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感受、体会阅读的“快乐”。

一、“阅读存折”的引入

笔者经过一轮(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积攒了不少语文方面的教学经验,明白语文教学和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而是需要“慢工出细活”。高年级习作的讲解、阅读短文的理解都是师生头疼的问题,究其“病因”,是阅读量太少。

语文课程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每学期的一本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学生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迫在眉睫。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也趋于低年级化,为此,低年级更要打好课外阅读的基础,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笔者所在的小学,原来是几所村小合并的,地处偏远,划入合肥市时间较迟,可以说是“起点低,发展慢”,生源素质普遍不高,急需课内外知识来丰富孩子们的内心。同时,区内的兄弟学校都陆陆续续创建了“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全方面地推进阅读。在内外环境的压力下,笔者进一步意识到小学生低段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从小处突破。大张旗鼓地进行全校性阅读还不现实,因为条件还不够成熟。所以,第一步就是从班级开始,在班级开设“图书角”,利用好班級一角的简易书架,让孩子们从家中带一本课外书放在书架上,自由地阅读,每两月一换。如此下来,孩子们的阅读量有了保障。

2.用活动推进阅读。为了促进孩子们阅读,笔者在班级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图书漂流活动,鼓励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家里的书流动起来。活动结束还会通过学生的图书漂流情况评选出“阅读之星”。图书漂流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增长课外知识,陶冶身心。

虽然一系列的措施和抓手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普及面还不够,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阅读管理办法不够成熟,孩子们基本处于自我管理状态,所以笔者一直在思考班级阅读如何进一步有效进行。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接触到了“阅读存折”,立马采购一批,投入班级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非常好。

存折的封面印着散发书香气息的图案,扉页是持有人的相关信息,第2页就是存折的内容,包括日期、书名和作者、存入、支出、操作人。“阅读存折”从一年级下学期引入班级,到现在已经有一年了,在督促学生们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阅读量的量化体现

首先,每位孩子都有一本存折,存折上清楚地记录了每次的阅读量,我们班级规定每阅读10页合计1元人民币,阅读内容变成了金额存入阅读存折内。孩子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班级图书角也同步开放,学校的二楼书吧和转角书吧也都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阅读天地。

从周一到周日,整整一周的时间,学生们可以尽情阅读,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不作要求,阅读内容多少也不限制,孩子们可以一次性读完一整本书,也可以一本书读好几天。他们只需要将自己读过的书名、阅读的页数、阅读的日期记录下来,完成阅读的页数与金额数的转换,填入存折,最后由操作人——爸爸(妈妈)签字即可。

语文老师每个星期一早上会第一时间走进班级检查“阅读存折”,看存折上的日期和金额变化。对于金额增长快速的给予及时的表扬,没有阅读的孩子也会及时督促。班级会每月针对阅读存折进行评选,存折上金额高的前10名同学被推选为本月度的“阅读达人”,同时会获得奖状和奖品。

阅读量的数据化呈现让学生之间形成对比,同时也营造了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让阅读体现了价值。因此,班级“阅读存折”的引入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三、阅读质量的提高

班级图书角、班级图书漂流活动都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而且时间跨度大,没有抓手来落实,简而言之就是无法真正实现监督学生阅读。孩子本就是非自觉性的,就像弹簧一样,压一下紧一下,稍微一松,也就彻底放松了,所以孩子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家长时刻监督,同样的,课外阅读也需要家长和教师们共同参与进来监督。

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和教师一起参与课外阅读中来会更好,每次阅读金额的存入不是随意的,要根据自己的阅读页数实际兑换成金额填入(10页=1元),操作人不是本人,而是家长或者教师,这是一层监督;每周一早上,所有学生都要将阅读存折放在桌上,语文老师一本本地翻阅检查,如果发现未存钱的就及时指出,督促其今日放学前至少阅读10页,放学前再次检查,这是第二层监督;每月还要进行“阅读达人”评选,凡是阅读金额较少的都会额外完成教师指定的阅读书并进行阅读课上的阅读分享,这是第三层监督。层层督促,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孩子们不仅读书了,而且还会读书了,读完书后的阅读分享成了班级阅读课上的一大亮点。

班级引进阅读存折后,孩子们的阅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要了解一些课外的常识了,可是这些课外知识从哪里去获取?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父母工作忙、经济压力过大等),“行万里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还很难实现,读书却是一条获取万千知识的捷径之一,所以教孩子读书、读有质量的书、有质量地读书就尤其重要了。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但是我们在推进和促进小学生阅读时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存折”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一本精美的存折,里面装载的是学生满满的课外阅读量,每月一次“阅读达人”的评选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每周一次的阅读课读书分享大大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存折”的引入,实现了课外阅读的高质量目标。

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利用好低年级的“阅读存折”,有利于培养好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为未来人生存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9.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