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主题语篇阅读探究

2019-09-10陈萍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题语篇核心素养

陈萍

摘 要: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诠释,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经这一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主题;语篇

引言: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素养,这主要是由于一个英语水平的发展程度完全取决于阅读素养水平的高下。基于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探究高中英语主题语篇阅读策略就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英语新课程的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导向,向社会输送全面型人才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目标。从英语学科出发来讲,语言能力方面、文化品格方面、思维品质方面、学习能力方面是其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学者认为,以学习语篇与学习策略方面、文化知识方面、语言技能方面,以及语言知识方面等的运用为基础,经和他人、文本以及个人这三者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新认知的形成。不但有助于实际问题的顺利解决,还有助于英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提升、正确文化价值观的塑造以及语言能力方面、文化品格方面、思维品质方面、学习能力方面这四大英语学科文化素养之间协调发展的实现。据此,可以得出对高中生语篇分析意识的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但有助于高中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而且是新课改的必由之路[1]。

二、主题与语篇教学的意义与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

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就是语篇,这一基础资源使得语言学习具有了主题、情境以及内容,变得更加鲜活、具体,信息以特有的语言形式、内在逻辑结果以及文体特征组织和呈现出来,为表达主题意义服务。基于此,对语篇进行深入研读、对主题意义进行把握、对文化价值进行挖掘以及对语言特点与文体特征这两者与主题意义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不但对于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的意义重大,而且是其达成核心素养目标和创设科学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

三、基于语篇阅读课例探究

此次语篇阅读的课例为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二十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具体是对怎样围绕教材中文本利用和内容补充展开语篇阅读课程。安排两个课时完成“A Changing World”这一课。学习语言知识,看重原文理解,并对文本之美进行赏析,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即注重语言能力方面与文化品质方面这两大组成英语学科素养重要部分的培养;培养阅读技能,脱离文本,对文章层次进行树立,以及对篇章结构进行划分,注重篇章意识的提升,思维能力方面与学习能力方面这两大组成英语学科素养重要部分的培养,都是这一节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想达到解读与分析文本主题、文本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观点等的目的,就必须将what,why,how这三个问题弄清楚,这也是此次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1.课前导入环节——What

What指的是文本主题和文本内容,因而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应该进行提问,并给予学生发表自我见解的鼓励。”Why do editors choose ‘A Changing World’ as their theme?””What is the meaning of ‘A Changing World’”?

学生们具体给出的答案如下:

答案1:

Beijing’s Hutongs have been changing an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So this is ‘A changing world’.

答案2:

Nowadays, the world is developing faster and faster. Beijing’s Hutong is a part of the world, or a small world. That is to say, Beijing’s Hutong changes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world.

之后,教师在仔细的聆听了学生给出的答案后,进行了一些补充。

学生教师进行提问并回答教师的问题之前,相信已经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答案的总结和归纳,教师基于Beijing's Hutong与A changing world之间的关联,以及后者的含义进行提问,有助于引发学生产生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文本的兴趣,在明确文本主题和深入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2.课中阅读环节——Why

Why指的是深层含义、作者意图、情感态度及价值取向,经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明了这几个重要的内容。

阅读环节分为速读和细读这两部分,速读部分中教师提出What style does the text belong to?的问题,学生们通过速读课文后,马上回答属于”exposition”这一种体裁。教师问为什么?学生给出”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text is to introduce Beijing’s Hutong .”之后教师再通过幻灯片对说明文这一种文体进行相应的介绍。学生已有知识得到激活,并经联系、思考,与课标七级阅读目标中的识别文体要求相符合,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细读部分,教师可以提出What is the writer’s purpose?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这两个问题。之后学生经细读文章,在找出每一段主题句和总结文段大意的基础上,深刻的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得出了一些启示。

学生在段落主题句的需找与各段大意的总结上,为后面文本结构的划分打下了基础。学生经讨论,使学习效果得到了加强。

3.课后活动环节——How

How指的是文本特征、内容结构、语言特征,在这一环节当中有助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

基于上一环节学生们对文本体裁、作者写作意图有了深的理解,并得出了一些启示。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可将三篇新文章下发给学生,让学生选出每篇文章的文本结构图,并鼓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思想。给学生每篇大约五分钟的静读时间,之后就篇章结构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经前面的总结和打基础,可以看出即使难度高于课文的文章,学生也能很顺利的将篇章结构分析出来,并且学生已经对文章表层衔接词与深层语义这两方面的连贯有了关注[2]。

课后小结活动是教师请一名在篇章结构特征总结和思路上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发言。这里的代表性是指这一学生的发言,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再次得到梳理。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不但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强化,而且自身篇章结构分析思路也得到了梳理,使学生篇章意识得以梳理,有助于其思维品质的强化。

三、结束语

本篇文章主要探析了英语新课程的核心素养、主题与语篇教学的意义与内涵这两方面的内容,并基于语篇阅读课例进行了探究,以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实例,从而助力于高中生英語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兰涛.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生语篇意识的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14):22-25.

[2]陈央君. 在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下如何进行英语语篇的课堂提问设计[J]. 海外英语, 2018(3):46-47.

猜你喜欢

主题语篇核心素养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