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效实施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9-09-10庄丽玲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数学教学幼儿园

庄丽玲

摘 要: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不仅仅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进行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机会,还能够充分尊重不同幼儿存在的个体性差异,数学区域活动开展所具有的教育也在实际的教学时间当中被挖掘出来。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效实施数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幼儿能够在良好的数学区域活动当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幼儿在充满数学元素和数学问题的区域中,在与材料反复地相互作用中,逐渐转变成头脑中的思考,进而获得关键性的数学经验,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的数学学习中指出:“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間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在数学区域中,引导幼儿通过主动观察、探索、比较、操作、表达、交往、欣赏等方法,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满足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需要。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效实施数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制定合理计划,做好前提准备

1.通过专业理论为指导,深刻挖掘数学区域内涵。在准备阶段,幼儿园应该组织教师针对相关的数学理论加以深刻的研究,并且为教师搭建相应的交流和沟通平台,帮助教师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理论真正渗透于实践当中。

2.重视幼儿实际,选择数学区域教材。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该符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特点。但是,还有很多教师认为,幼儿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并且富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尊重幼儿,依照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材。

二、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数学氛围

1.充分利用廊道,渗透数形概念。在为幼儿创设特色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运用园区中的建筑,比如长廊。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幼儿将不同行的木板轻轻的移动,可以将其变成圆形或者是方形的卡通连,或者还可以将不同形状的几块小木板拼成可爱的小动物,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当中深刻感知整体与部分或者是多种形状之间的有效组合,促使幼儿的脑中能够形成初步的数形概念。由此能够看出,创设艺术性、游戏性和操作性的数学环境,有助于正确的引导幼儿感悟、体验、发现和探索数学世界的乐趣。

2.开设生活馆,丰富数学经验。通过数学生活馆的开展,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幼儿在不同场地进行不同活动的不同需求,还能够有效满足幼儿在环境中自由的穿梭与不同区域进行游戏的需求。另外,生活馆的开设适合不同年龄幼儿开展不同区域游戏的需求,大班幼儿能够借助实际的操作和情境,理解加和减实际意义,并且开展相应的创意拼搭活动;中班幼儿能够在生活馆中深刻感知不同物品的方位;小班幼儿能够在环境中开展手口一致的“点数活动”。由此能够看出,开设生活馆,能够帮助幼儿在活动当中深刻感知游戏的乐趣,丰富幼儿学习数学的经验。

3.打造班本环境,强化数学感知。教师可以依照家长资源和教师专长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等创设不同特色的班级数学活动区域,进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数学区域活动。教师可以将数学经验渗透于不同年龄段的活动区域当中,正确的引导幼儿能够在实际的环境材料把玩和摆弄当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加强学生对于组合、排列、空间、颜色以及形状等方面的感知。

三、发挥区域特色,吸引幼儿参与

1.运动区的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与运动融合起来,促使幼儿能够在运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比如,跳绳是较为常见的体育活动,教师就可以融合数学教学开展跳绳活动,在游戏当中一起数一数一共跳了多少下,通过“1、2、3、4……”等内容,能够有效的帮助幼儿提升对于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2.音乐区的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相关音乐活动渗透数学,促使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相关知识。“比多少”是幼儿在学习数学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这样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可以开展“抢凳子”的游戏,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一起围着凳子走,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大家要去“抢”凳子,如果有幼儿没有“抢”到凳子就被“淘汰”。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正确的引导幼儿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凳子的数量和人的数量的多少。这样的方法不仅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还能够将“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更好的渗透于音乐游戏当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不仅仅是音乐,美术活动中也可以渗透数学教学。比如,在开展泥塑活动的过程当中就能够促进幼儿对于几何空间和形体感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理解。编制、剪贴等美工互动当中也包含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如,例题、平面、对称、形状等内容。促使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的眼光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这些对于幼儿艺术潜力的发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数学区域中的集中与探索活动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让孩子系统的巩固和复习,又能够有充分的自主探索和发现,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上也更偏向于可操作性及趣味性。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是自身发展和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实际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尊重幼儿思维的形象性和具体性,并且应该以区域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特点,根据幼儿实际的学习和兴趣的需求,为幼儿设计和创设良好的数学区域活动环境,有效实现幼儿全面、自主发展的重要目的。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活动观念,将数学区域当成是促进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活动,对其加以不断的优化,解放幼儿,促使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发挥数学区域活动本身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促进幼儿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晓燕.行层次材料 创精彩区域——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材料投放层次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24.

[2]齐双才.正视错误树信心,巧用错误提效率——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学周刊,2019(05):91-92.

[3]陈琳,王文云.放飞区域,收获梦想——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班数学区域活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53-254.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数学教学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