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高考物理选择题
2019-09-10常新祥
常新祥
物理选择题是高考中的重要题型,选择题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场考试的成败。选择题的选项都是针对学生对概念或规律理解的错误、不全面、模糊,运算失误等问题设计的。学生往往由于掌握知識不牢,概念不清,思考不全面而掉进“陷阱”,也有些选择题是为了测试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这些题目往往使学生由于解题技巧、思维能力和速度的差异而拉开距离。为此在对选择题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除掌握常规方法(直接判断法、构建模型法)数学方法(图像分析法、估算法、比例法)外还需适当熟悉一些技巧性的解题方法,充分发挥选择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方面的作用。下面总结一些物理选择题技巧性解题方法,
1.临界极值法: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大或极小,将貌似很复杂的问题在极限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推理的办法
例.如图所示,蜘蛛在地面与竖直墙壁之间结网,蛛丝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A点到地面的距离为1m,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空气阻力不计,若蜘蛛从竖直墙上距地面0.8m的C点以水平速度v0跳出,要到达蛛丝,水平速度v0至少为( )
A、1m/s B、2m/s C、2.5m/s D、5m/s
解析:若蜘蛛的运动轨迹和AB相切如下图所示,则平抛的水平速度最小,分解末速度得,AC之间的距离为:1m-0.8m=0.2m,
由图可知:x=y+0.2m…①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x=v0t…②
y=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v0=2m/s,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把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以速度v1与地面成θ角射出一弹丸,恰好以速度v2垂直穿入竖直壁上的小孔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在B点以与v2等大反向的速度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A点的左侧
B.在B点以与v1等大,与v2反向的速度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A点
C.在B点以与v1等大,与v2反向的速度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A点的左侧
D.在B点以与v1等大,与v2反向的速度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A点右侧
解析:可以将弹丸的运动,等效成弹丸做平抛运动,当水平速度越大时,抛出后落地速度越大,水平射程越远;若水平速度减小,则落地速度变小,水平射程越小。因此只有以与v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A点。如果在B点以与v1大小相等的速度,水平向左射出弹丸,那它必定落在地面上A点的左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采用了逆向思维,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若仍沿题意角度思考,解题很烦同时容易出错。
3.单位判断法: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如果所列选项的单位与题目要求的物理量单位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或者,尽管式子两边的单位一致,却仍不能确保此式肯定正确,因为用单位判断法不能确定常数项的正确与否。
例.从地面以大小为v1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的速度大小为v2.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面给出时间t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t,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你认为t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t= B.t=C.t= D.t=
解析 如果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则v1=v2,t上=t下=,故运动的总时间t=,由于空气阻力作用,v2<v1,<,A项答案是合理的,A项正确;B项错误;时间的单位应该是s,而的单位为:=m,选项C、D错误;故选A项.
4.等效法:以等效为前提,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将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变换为简单的熟悉问题,以使问题得到简化而便于求解。
例.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固定电阻R0、变阻器R串联,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固定电阻R0、可变电阻R串联,如图所示,设R0=r,Rab=2r,当变阻器的滑动片自a端向b端滑动时,下列物理量中随之减小的是( )
A.电池的输出功率 B.变阻器消耗的功率
C.固定电阻R0上的消耗功率
D.电池内电阻上的消耗功率
解析:根据推论:当外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滑动片自a端向b端滑动时,R0=r,Rab=2r,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则得知,电池的输出功率增大,故A错误。将R0看成电源的内阻,则有R0+r=2r,而Rab=2r,利用推论可知,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减小,故B正确。电路中电流增大,固定电阻R0上和电源的内阻上消耗功率增大,CD均错误,故选B。
学好物理基本知识,准确理解、熟练应用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基础,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可以更迅速地选出正确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