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2019-09-10牟虹楠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4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牟虹楠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缺一不可。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情感,创设多媒体、游戏、实物等情境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这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对探究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情感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小学生全面发展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信息化的时代,小学生每天都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对这些信息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缺乏辨别能力,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教会他们辨别是非曲直已经成为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实施语文情感教育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做出正确判断。所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情感的教育。

一、 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 提升审美情趣

小学人教版五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优美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教师通过这些课文,引导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思考和想象,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的情趣。教师要学会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精心备课,设计情感教学环节,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比如通过《藏戏》体验少数民族优美的风土人情;《慈母情深》感受亲情的美好;《草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所以利用课文的情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丰富的审美情趣。

(二) 熏陶高尚的情操

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中,饱含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可以进入作者设定的角色,感受人物喜怒哀乐。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学生就会感同身受,潜移默化受到文学作品中情感的熏陶。那么在长期熏陶过程中,小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不知不觉中培养了高尚的情操。比如:《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情怀;《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慈母情怀》中无私母爱等等。

二、 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丰富情感教学手段

情感教学,不是通过老师的分析,学生被动接受情感,教师强硬灌输学生情感。而是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情感。教师应该处理好情感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把情感渗透到认知中。情感教学应该与课本内容息息相关,认知与情感同等重要,两者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些课文的情感教育需要深入分析,有些只需要点到为止;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联系实际对教材量体裁衣,寻找有效情感教育手段。

情感教学的手段不是单一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情感教育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可以利用舞台剧、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揣摩角色的过程中引起情感的共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利用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等方式,通过音乐渲染气氛,在朗读中感悟父子之间的情感;《只有一个地球》利用广阔的社会空间,设计与保护地球有关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本地破坏地球的行为,并写成调查报告,在实践中升华情感。总之,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魅力无限,有助于构建高效的情感教学课堂。

(二)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情感体验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实中很多老师还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的情感是不是自己获得的,而是老师灌输的,缺乏自我思考的意识。老师应该转变观念,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提出問题解决问题,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在思考的过程中激发他们投入情感。学生情感的獲得不是老师强硬的灌输,而是老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激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的时候,把情感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体验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设计情感教学环节的时候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朗读、关键字词句理解、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让自己去感悟情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说说当地的土地资源是否有被破坏的情况,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经过思考探索,自己解决问题,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他们,更有利于增强情感体验。

(三)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情感素养

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多媒体、生活、游戏、实物等情境方式,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激发。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有效提升他们的情感素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教学方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情感体验。

例如,《开国大典》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播放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照片,再欣赏开国大典的视频,并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进行长期的浴血奋战后,终于翻身解放,过上幸福的生活,人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多媒体再现当时的盛况,在照片和视频对比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了开国大典的隆重和人们的激动喜悦。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也就不难理解人们的心情了。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情感的素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是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出彩,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进行情感教育,帮助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引导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连国.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2017(7).

[2]孙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5(27).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