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聚焦语文教学中学习基础素养的培育
2019-09-10魏皓洁
魏皓洁
摘要: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为了达成最终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教育需要从学习基础素养开始。学习基础素养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起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学习基础素养,这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探寻。
关键词:情境 规则 质疑 问题
2014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推出了“儿童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研究,旨在遵从儿童本身的发展规律,让教育者回归教育的本原。此项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那么,“學习基础素养”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组身心基础和后天发展的结合体,是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能力,是“学习的基本功”。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曾经说过:“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培育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连接儿童学习的当下与未来。”学习基础素养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长程跑道提供了坚实的“起点”。学习基础素养将学习能力归纳为:提出问题、建立联系和个性化表达三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也不断尝试,努力地培育学生的学习基础素养。
一、创设合适合宜的教学情境,引发儿童的学习需要
学习基础素养分为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两大领域。其中,学习能力将“学习”视为学生在与情境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新意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课堂上若能创设合适合宜的教学情境,便会引发儿童的学习需要。
写作离不开任务情境,同样,写作教学也应该创设“合适合宜”的任务情境。那么,怎样的任务情境才是“合适合宜”、恰到好处的呢?
在执教习作课《爱的物品》时,我尝试通过“征集爱的物品”主题活动的创意,分别从“吃”“穿”“用”“玩”四个方面录制学生回想“爱的物品”的小视频,构建一个与“生活”相联系的任务情境。视频中学生手持物品,饱含深情地介绍,更有助于勾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选择真实、生动的题材。
二、建立“倾听”规则,以“对话”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学习规则的建立和强调,会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知道在课堂上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并进行积极地参与,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应特别注重训练学生“倾听”的规则,专注于对学生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佐藤学曾经说过:“建构合作学习,就是要在班级中培养相互倾听的关系。”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李玉贵老师。李玉贵老师曾说过:“身为老师,想培养学生透过聆听构建学习关系的话,老师必须练习像猫头鹰一样,集一身力气,专注聆听。”这一点,我们在李玉贵老师的课上能够获得明显的感受。李老师通常在一上课时就会提出明确的要求:上课时,谁发言,视线就跟着谁,自信地看着他,把自信传递给他,一定要注意听清他在说什么。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最重要的还是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倾听。李玉贵老师就是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这个理念,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李老师对每一个儿童的尊重和理解。
除了倾听以外,课堂中的“对话”也同样重要。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道:“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对话交往是雅斯贝尔斯认为实现教育生成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最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也是课堂里的对话。
李玉贵老师曾说过:“课堂上话题不停轮转,那才是真正的对话。”借镜自照,反思自己的课堂,突然意识到,通过对话,师生彼此在精神上才能获得沟通,也只有在对话情景之中,教师与学生才能产生真正的精神层次上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师生双方在倾听和言说,即在语言的交流中,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着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获得理解和沟通。
诚然,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难,因此,我们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尝试改进,努力践行。
三、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儿童要具有问题意识,在观察、倾听、阅读、交流的过程中具有敏感性,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探究、发现的过程。
特级教师、教育名家华应龙老师就曾告诉自己的学生:“你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能全都信我所说的话。”因此,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但又可以攻克的问题,引导孩子进入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真正的学习状态。
学习是一个长程的概念,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为了达成最终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实现十八大所期待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需要从学习基础素养开始奠基。因此,长路漫漫,我也会一直不断地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贾炜.“零起点”政策背景下的儿童学习基础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5(3).
[2]徐霞.浅谈新课堂师生话语权的构建[J].东京文学,2010(6).
[3]李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