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思想对当代青年和谐人际观的影响
2019-09-10唐雅芸
摘 要:儒家理论博大精深,其人際关系处理奉行合乎礼制的伦理原则,推崇“已”与“人”的和谐统一,即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和而不同、往来互信,与今天人际交往的“互利”、“共赢”思维相通。学习并运用儒家思想对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促进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青年;和谐人际观;影响
儒家人际管理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其围绕两个方面展开:自我管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管理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文主要对儒家思想中“仁、义、礼、信”进行提炼,并针对当年青年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归纳整理出儒家思想对促进当代青年和谐人际观的实践价值和作用。
一、儒家人际关系思想的核心内涵
“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下面,主要从“仁、义、礼、信”四个维度剖析儒家人际关系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一)“仁”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爱人为仁、仁者爱人,儒家强调在人我相处时亲爱每一个人,与每一个人友善。樊迟问“何为仁”,孔子答曰:“爱人。”颜渊亦问“何为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这里说的“克己复礼”,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其强调两个重点:一是首先要求“我”在视、听、言、动上合乎伦理道德,遵循社会各种规范。二是人我相处时,当以“礼”为标准,相互礼让,而不是各行其是。这种“仁爱”理论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被定格为人伦关系和谐有序的基本伦理规范,折射出古人追求和谐的人伦关系,同时尊重他人利益、价值、意志与愿望的人本精神,其对当今我们所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义”是儒家处理个人与他人、物质与精神的价值规范
“义”是处理整合人际关系的价值标准,体现了社会行为的原则性与崇高性。一是从个人层面看,儒家强调君子重“义”、小人重“利”。“义”是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丢弃的道德品质,而“利”是君子所不齿的。二是从他人层面看,“义”在正己之外,还须引以正人,即以“义”为价值标准,衡量和影响他人、他人对他人的行为,从而建立统一、合理、共振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三是从社会层面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对整个社会而言,呼吁大家以社会的共同利益为重,切勿因己损人、因私损公、因个人利益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儒家这种义利观和以社会利益为重的思想,不仅值得我们每个人吸取,须“吾日三省吾身”,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更不能损人利己、胡作非为,也值得全社会共同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满足个人合法合理利益,在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的前提下选择自身个性行为,这才能“君子和而不同”,才可存小异、求大同。
(三)“礼”是儒家推崇的道德生活规范和礼节仪式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在处理整合人际关系中,是目的与手段。儒家重视“礼”、推崇“礼”,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社会道德建设的层面,要求人们的道德生活要置于社会制度的规范之下,遵从“礼”,就是遵从社会制度、遵循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二是在社会道德生活的层面,要求人们的道德生活重视礼节、讲求仪式。儒家之所以提倡“礼”的道德生活规范,从根本上是引导人们遵守国家宗法制度这一社会规范,把社会规范嵌入道德生活规范,以致道德生活规范有序、有制。虽然这种从维护封建制度出发形成的道德规范与我们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公民道德规范,有着本质的区别与不同,但礼节和仪式的各种规范是一脉相承,如讲究人际交往的真诚、宽容、谦让、礼貌等一直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普适因素,颇具价值与意义。礼节仪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和引领以“人”为个体的单个行为与“众人”为总体的社会群体行为更加文明,从而促进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四)“信”是儒家的道德规范,要求诚实不欺、遵守诺言
“信”被儒家视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说“信”是联系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做人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用,如果个人在社会交往不讲信用、不守诺言,必然会被社会唾弃、他人鄙弃。信是联系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诚信是交友之道,也是治国为政的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个词,诚信友善不仅是既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其中,诚信是基础、是前提。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信任、理解、友爱,只会留下冷漠、质疑、孤独,社会和谐更无从谈起。毋庸讳言,如今社会上存在不少的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的现象,这就是一种诚信的缺失、走丢。我们只有借鉴儒家诚信观中“诚者自诚实”、“信由心出”等思想,把诚信作为立身、立言、立行之本,方可重拾信任,方能重建和谐人际关系。
二、当代青年人际交往存在的突出问题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一直具有接受新生事物快、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崇尚自由、独立意识强等个性特点,希望可以证实自身的价值。当代青年的亲密人群不再仅仅限于父母、亲人,更多的是以同学和朋友为主,愿意在“朋友圈”中交流分享、倾诉倾听。但由于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不会控制负面情绪、一旦受伤不善调节等年龄“标签”的存在,使得他们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对家庭和朋友的依赖、张扬个性却显得有时不切时宜甚至叛逆、乐于助人但又不善沟通表达显得缺乏责任心,其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三化”:
(一)当代青年的人际交往模式被信息网络生活虚化
在如今的互联网信息普及时代,网络虚拟化已成为青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特征。网络上的QQ聊天、微博微信、淘宝京东等已经成为他们构建人际关系甚至是8小时之外生活的主流模式,由此产生了“网络新生活方式”,“一键式人际关系”等热词。网络交流方式虽然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加快捷、更加充足、更多选择的信息交流模式,但由于网络商用的根本属性,往往在线上中对使用者人设“优质偶像”,而年轻人对网络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沉溺并于网络虚拟角色,不仅使得正常的人际交往时空难以保障,而且会由于习惯网络传递方式,导致“面对面”沟通缺乏模式认同,形成在线妙语连珠、离线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人际交流的感情陌化。
(二)当代青年的人际交往阵地被独生子女特点宅化
当代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孤独的一代”,他们成长环境单一,交往群体有限,缺乏人际关系的训练环境,以至于很容易对网上的社群认同感产生依赖,封闭式、小圈子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宅男”、“宅女”现象的快速流行。调查数据表明:73%的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喜欢呆在家里沉迷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睡觉、上网、叫外卖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三部曲”,生活环境相对孤立,得不到正常的交流沟通,容易形成冷漠、焦虑、易怒、孤僻等负面情绪。
(三)当代青年的人际交往能力被学校教育环境弱化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初、高中阶段的教育往往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标记,学生们心理健康、综合素质、沟通交流、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难以保障,使得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自我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调查数据表明:82%的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生活感到不自信、感到恐惧、对他人不信任;75%的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識较强,凡事先考虑自身利益和需求,不善于换位思考和优先他人等。
如果说虚化、宅化和弱化是当代青年人际交往问题的表象,那么对己、对人在认知和理解上的不足,对和谐人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缺失则是当代青年产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
三、儒家思想对于当代青年人际交往的借鉴意义
针对当代青年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除了要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开展团队活动激发团队意识外,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学校和团体组织应及早对青年人群开展人际交往辅导和培训,引导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培养掌握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
正是由于儒家思想的交往观是围绕着“己”与“人”的结构而展开、并且在中国有着非常深远和成功的人文传统文化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儒家思想交往观中提炼、指导出当代青年和谐人际关系三条原则,并加以借鉴运用:“与人为善”的友好交往、“诚信为本”的诚实交往、“和而不同”的适中交往。
(一)“与人为善”:友好交往
儒家的“仁”提倡与人为善、友好交往。孔子在《论语》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与人为善”的字眼,但他强调以“忠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处理人、我行为关系的品格要求。“忠”,尽己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恕人之心,故为恕。故“忠恕”一词本身就寄怀着与人为善的交往企求。基于这一理解,“忠恕之道”即“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人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他人就是促进自己,他人的成功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这种交往企求的导向下,孔子很喜欢广交朋友,《论语》第一章,开篇就是“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孔子且自言“乐以忘忧”,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勉励交往对象之间以善良的心底和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
(二)“诚信为本”:诚实交往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友好交往是偏重于心理、情感倾向来立论的,其所倡导的以“诚”、“信”为规范的诚实交往是在交往实践活动中的落实,并潜含着平等交往之意。《论语》中,孔子所言“忠恕”的“忠”里面即包含着“诚”的意思,是人之信实无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所以,在子的“忠”与“诚”、“信”有互通互含的关系,强调任何一方的同时,他方即已包属其中。“言而有信”,孔子把“信”运用于交往活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要求朋友之间笃守诚信。在孔子看来,“信”德是做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它不仅无法立身,而且还会使自己寸步难行、孤立隔绝,无法得到对方的认同、理解。
(三)“和而不同”:适中交往
儒家思想虽然把和谐、协同作为交往的理想追求目标,但他们始终强调交往中保持独立性,不流为结党营私的宗派活动,孔子率先提出了“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君子坚持有原则的和谐、不随波逐流、不见风使舵;小人则无原则、无定操、人云亦云。那么,如何衡量交往控制的理想边限呢?儒家主张实行“中道”原则,“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即对值得交往的人就交往,而不值得交往的人就断绝。可见儒家主张的“适中”交往既展示了交往意识的自觉,又是对当时复杂人际关系的一种理论回应。
四、结语
综上可知,儒家思想对和谐人际交往关系的把握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对重构当代社会和谐人际交往理念、思维和规则具有重要价值,对新时代青年人际思维的形成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诚信、友善、公正、平等、宽容、和合等精神财富,永远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所需要。而在全球化发展日益高涨的今天,只有积极开掘和利用包括儒家在内的传统人际交往观的思想文化价值,使现代交往朝着真、善、美的方向运行,才能使人与人在和谐交往中形成共识,达到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美珍.《原始儒家的交往观》[DB/OL].《360.doc》.2013.2.27
[2]薛仁明.《孔子随喜》[M].新星出版社.2011
[3]高蕾.《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01):140-141
作者简介:唐雅芸,长沙市一中高三学生,湖南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