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MU互动平台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

2019-09-10吴玉霞

高考·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

吴玉霞

摘 要:UMU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平台,将及时互动引入学习当中,借助连接的力量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成就都会被大数据全面记录与呈现,用技术的力量促进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每个学生深度思考、充分表达,也让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更加全面。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UMU

一、研究性学习现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形成成果的学习活动。它的实践性很强,不是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也不是按照教师预设的研究方案开展活动,那样并不是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因为它丢了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也违背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理念。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应是在探究中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在实践中获得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从当前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看存在不少问题,研究性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活动形式单一、学生热情不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失、课题研究的质量不高等,而这些问题恰恰成为阻碍研究性学习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进行全程监控,同时及时给小组成员提供咨询和建议,如果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多个小组,工作量就比较大,执行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全面把握各个研究小组的情况。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来改变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来,让教师的指导更加及时、有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基于开放网络空间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俨然成为一种新的趋势。UMU互动学习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提供丰富的互动与移动学习方式,借助连接的力量,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通过提问,聚焦主题、深度思考、内化知识,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互相点赞,让枯燥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变成喜欢做的事。无论用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时打开研究性学习课程,关注小组研究进度、查看任务提交情况,每个成员的学习进度和成就都会被大数据全面记录与分析,让学生备受鼓励,让老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更加有效。

二、如何利用UMU互动平台指导研究性学习

(一)创建研究性学习班级

创建班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教师创建班级,添加成员名单并生成帐号、密码,以EXE表格的形式导出然后分配给学生;另一种是学生自主在UMU平台上注册并登录,根据教师分享的二维码或链接加入班级。创建后的班级可以设置班级权限“仅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可以访问,其他用户不可访问”,以免无关人员加入影响学习活动的开展。同时开启班级学习群,成员们可以在群内讨论,自主选题;教师也可以在群内给予一定的选题指导,最终由学生討论决定要研究的课题名称。

例如,笔者在2018-2019学年指导高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建了班级“8班研究性学习小组”,课题名称为“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小组成员共6名。

(二)创建研究性学习课程

课题名称确定后,教师就可以在UMU平台上创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并将课程任务分配给对应的班级即研究小组。课程可以邀请多位成员协同编辑,除不支持删除课程外,所有协同者具有和创建者相同的权限。小组成员可以进入课程学习,完成相应的研究学习任务,并在平台上讨论、交流、展示和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促进学生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创建课程的目的是利用UMU平台的强大功能,将研究性学习过程可视化,充分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学习大数据统计。

例如,笔者为自己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创建了课程“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将课题组组长添加为课程协同人员,这样组长就可以协助教师进行课程管理,及时处理组员反馈的信息、解答疑问,还可以将研究小组的近况和进展反馈给教师。

(三)添加研究性学习课程小节

研究性学习课题确定以后需要研究小组开展活动来完成研究任务,这时候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如何分工、材料怎么准备、报告怎么撰写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他们,很有可能忙活了半天最后还得从头再来。所以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而每次指导的时间非常有限,空间也受到限制,过程性记录多是纸制材料,难以修改、整理和保存。这种情况可以利用UMU平台的“添加课程小节”功能,教师可以将研究性学习的各个过程设置成各个小节,并设置完成时间,学生在各个小节目录下自由讨论、提交材料、互相评论,教师可以回复学生的讨论,及时予以点评和指导。利用开放的网络平台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伸、拓展,让选题、组织、实践活动、资源管理、成果展示以及活动评价的全过程都处于公开透明的状态。

例如,笔者根据本校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计划和时间要求,为课程“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添加若干小节,指导学生按时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次性分配全部课程小节,各小节任务要单独分配,这样便于后期修改,以及避免因内容太多造成混乱。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设置每次的活动签到

利用UMU平台扫码签到,签后头像动态呈现,动态二维码防作弊功能,让代签再无可能,所有的出勤记录一目了然,便于后期进行研究性学习评价。

2、指导制定研究方案(第1周)

利用UMU平台添加课程“研究方案申报表”小节,以讨论的形式开展,小组成员可以在该节页面发表看法,共同制定研究方案。

3、指导完成开题报告(第2周)

首先,研究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指导教师及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开题研究情况,汇报的内容围绕简要背景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主要内容和形式等三方面展开。然后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向该组提问,代表和其他组员均可参与回答。回答完毕后使用UMU的“问卷”扫码功能进行现场投票,同时将实时投票结果呈现在大屏幕上,由指导教师来评价研究方案是否合理、选题能否通过,对于准备不够充分的报告不予通过,待小组重新修改、讨论后再次汇报。

4、过程性材料提交(第3-9周)

将“每周活动记录表、活动照片、录像、调查问卷、文献等资料”都设置成课程小节,提醒学生按时完成,相应的规范要求也会在小节页面展示,学生在UMU平台上可以自由提交、自由发问、互相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予以指导,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5、指导撰写中期报告(第10周)

检查研究小组的中期报告,并在UMU平台上进行反馈,反馈可以用直播的形式,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计划。

6、学生补充、汇总资料(第11-13周)

开放UMU平台“文档作业”提交功能,指导学生及时上传、汇总资料。

7、指导撰写论文、结题报告和心得体会(第14-16周)

学生往往把论文和结题报告弄混淆,教师可以利用UMU平台发布“视频”,将撰写论文和结题报告的区别及相关要求录制成视频上传到平台上,学生自主观看,自主完成,有问题可以在视频底下留言。同时将“提交心得体会”小节权限设置为“提交作业后方可查看、評价、点评其他人的作业”,以防部分不自觉的学生浑水摸鱼。

8、研究性学习小组成果展示(第17周)

这个阶段指导教师可以开放UMU平台的“文档作业提交”功能,指导学生上传PPT格式的研究成果报告,同时就成果答辩会的相关内容予以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答辩会,做到胸有成足。

9、完成研究性学习评价表(第18周)

将研究性学习评价表及评价标准上传至平台,利用UMU平台的“图文互动”指导学生完成,形式为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学习平台,UMU用技术的力量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及时互动引入学习当中,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思考、充分表达。其实它的应用远不止这些,许多功能笔者还未进行深入探究与实践,以后将继续尝试与摸索,希望能为本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创一种新的方式,让研究性学习不再枯燥,不再停留在纸上,真正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知识的互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教师网络空间环境下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研究》(课题编号FZDJ2017A1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实践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