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

2019-09-10李兰培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李兰培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学习的启蒙阶段,还是儿童的生活能力、智力还有品德的逐渐养成的时期。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同时还是学生对世界有一个初步认识的过程。这一时期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每一位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1]。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中,语文是与情感教育十分密切的一个学科,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引言: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还处于一个比较懵懂的时期,由于年龄偏小,智力尚未发展成熟,生活经验较为缺乏,对于情感的敏感度不够高,很多时候可能体会不到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了让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学生要求的语文知识,还要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和沟通,让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更加深刻地理解。下面笔者就将对“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体现”的问题做出相关的阐述。

首先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中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上的课会更加热情和积极,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就会更高。借助学生的这种心态,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就可以从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展开[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全身心地投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心,与学生建立心灵的交流。

教师需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所以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理解与信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被重视。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够使学生喜爱这个老师,喜欢这门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进取。

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学生尽可能多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的快乐。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3]。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学生在不断的讨论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纪比较小,当他们被肯定时对他们的鼓励作用非常大,能够使学生未来的学习更加自信。

教师自己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热情高涨的情绪。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精神状态与情绪对于整个课堂的氛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个教师,需要保证在课堂上始终是处于一个热情的、健康的情绪之中。如果教师将自身的不好情绪带入到课堂中,那么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是十分不利的,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借助朗读的方式体会情感

朗读课文文本是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非常直接的方式。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个有感情地朗读的示范,根据教师自身对于课文感情基调的了解,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4]。朗读是一种非常有感召力的行为,能够让学生迅速置身于作者构建的世界之中,走入作品的意境,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接受小学教育的时间都比较短,还不具备充足的语文基础,阅读能力比较弱,所以朗读课文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具有充分地耐心,体谅学生的不易,逐字逐句地教学生阅读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体验十分重要,因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阅读还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所以教师一定要仔细用心地研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这份感情。在教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音朗读的声调、语音、语调和语速都要有一个良好的掌控,才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

例如新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一首小诗《风》,教师应该让学生阅读小诗,感受诗中描写的“风”的样子。诗中描写的场景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深刻。

设置相关的情境,促使情感的产生

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智力的发展还没有完善,生活经验缺乏,这些也决定了小学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具有局限性。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并不是每一篇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有许多远离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难与文章所描写的内容产生共鸣,很难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了使学生对于文章表达的情感有一个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学习情境,带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拉近学生与作者与文章内容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是《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讲述了抗战时期井冈山上深刻的战友情。但是这是抗战时期的故事,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并没有经历过,甚至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扁担”都没有什么印象,就无法理解当时条件的艰苦以及革命区深刻的战友情。这就使情感教学的进行面临着较为棘手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抗战时期相关的小视频,感受当时年代与现代社会的巨大差别,让学生受到情感的冲击,正确把握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情感。

借助语言的功能抒发情感

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传达情感,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向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使学生对于课文的思想情感有一个正确地把握。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师如果在上课过程中以一种死气沉沉的语气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热情,尤其是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还处于一个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期,会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没有感情的平铺直叙,而是要以一种生动活泼的语气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5]。

结束语:

根据上述关于“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体现”的相关阐述,小学低年级的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阶段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展开情感教育,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海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26.

[2]罗忠炳.试论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34.

[3]胡萍.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延伸[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20-21.

[4]郭金金.探析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51-152.

[5]潘金花,王利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5(35):74.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