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谈中学历史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2019-09-10江先琴

南北桥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江先琴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给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目标和新方向。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深知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结合历史学科的德育优势和新课标要求,充分运用“思想”和“技术”这两大助推器,思考如何从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将信息技术有效的与历史课堂相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7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接下来教育将承担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全面落实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而当今,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在中学教育中,历史课程凝结了人类社会和科學技术的发展概况,内容丰富多彩、知识生动具体,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引领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因此,历史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就是在追求立德树人。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有效途径,但在多媒体技术和历史课堂的整合中容易出现华而不实、零散混乱、重点不清、认识模糊、依赖滥用等问题。

核心素养的培育正好给历史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一个切入点,给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支持和新方向,而且有助于弥补在应试指挥棒下课堂人格教育和能力提升的缺失。这样,中学生能够在自然、平实中提升实践技能,形成积极主动、公平正义、关注现实、充满爱国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设计出“德”“能”“人”齐备的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创设生动有趣多元健康的学习情境,打破时空限制

历史课程内容精彩纷呈,囊括中外、通观古今。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准确、健康的历史信息,杰出的历史人物、事迹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并反思和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思维情感、价值观念,从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赋有智育和德育的意义。正如历史教育家赵亚夫所说“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学会做人”。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下,历史的丰富性受到教材的局限,教师只能在讲解时简单扩充,利用黑板、粉笔和口述传递信息,学生吸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都较为单一。在引入信息技术后,教师能够采取多种途径呈现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还能让学生从更深、更广地了解多重信息,深切地感受历史的十足韵味和复杂多变,体会到自己思维发展、情感升华的动态过程。如探讨西方列强侵华战争时,通过声音、图像和影像的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战略战术和攻防路线,能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学习战争进程、作战意图和地位意义,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立德树人的历史课堂需要这种兼顾智育和德育的多元、健康的学习情境。

二、材料对比,培养公平正义的评判目光

历史与现实联系密切,学习历史就是希望“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所以司马迁修撰《史记》抱着“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志向,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经验要为现实社会服务,就需要对过去的人物、事件等进行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解释和评价。于是,培养学生公平、正义的评判目光是历史课堂不容忽略的内容。但历史事物纷繁复杂,不能简单地被划分为好或坏,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学会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以一种时代的眼光和客观的立场去评价史实,借鉴历史的有益经验来解决现实困难或疑惑,促成时代感和历史感的相互交融。

历史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德育信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以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示影响资料,展示历史的走向,在材料对比中让学生感悟历史,走进历史。帮助学生全面、生动地认识史实,还能容纳和展现各家评论观点,在博采众长之中获得启发、形成思想。如了解新文化运动时,用图片、视频的方式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和俄国的传播、实践情况,学生从中能体会到李大钊传播先进思想理论的敢为人先、放眼世界的气魄。借助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真相,培养公平、正义的评判目光是历史课堂培育核心素养的一大目标。

三、删繁就简,实证史料

在历史教学中,存在史料大量堆积且与学生生活年代久远的现状,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历史课程中史料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动力和支撑。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许多直观、生动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对史料的认知和感知。例如,在讲授人民必修二专题七第二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与弊,可以相应补充文字、图片材料,再运用多媒体播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苏俄社会的历史片段,然后让学生思考: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谈一谈苏俄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紧随其后再播放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的社会状况的历史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形象地感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不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显然,通过多媒体展示资料,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中多启发,多诱导,教会学生充分阅读史料,然后逐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提炼观点、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四、树立团结创新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学历史学习的价值引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壮丽的中国牵系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众多的仁人志士深切热爱这片土地,怀揣神圣的责任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开凿都江堰的李冰父子,致力变法的商鞅,创立民国的孙中山等等,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创新进取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通过学习这些史实,学生会自觉地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和自强决心。 教师在家国情怀培育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学习的作用。如学习抗日战争时,教师将相关的电影、图片和文档等资料,进行剪辑整理制成课件,再根据教学过程呈现《南京大屠杀》的片段和惨绝人寰的历史图片,学生身临其境、义愤填膺,强烈的憎恨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行径,深刻地探讨中国遭受屈辱的内外部原因。在学习开国大典时,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和相关图片,能让学生明白和平、幸福来之不易,加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觉肩负身为中华儿女的责任。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诠释团结创新的家国情怀是历史课堂立德树人的灵魂。

五、锻炼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历史不只是掌握历史知识,熟悉史实历程,还需要锻炼技能,发展历史思维,学会解决问题。这一切光靠老师的传授、讲演是不行的,还需要学生深入课堂共同合作探究,走出课堂联系现实生活,也就是学生要通过亲身实践的途径来提升认识能力,完成知识和观念的内化。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教师占有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思维狭隘、活动有限,主要是靠老师的讲授。但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历史课程呈现出新的学习方式,历史课堂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场所,学生不仅能够主动提取、利用信息,还能加强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升历史素养、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如在学习改革开放时,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搜集身边的改革开放资料并提出相应问题,学生搜集到相片、会议记录、民间故事等,教师协助学生制成相关课件在课堂演示。学生便在解决问题、思考讨论和展示自我中充分得到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可见,运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是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培育的有力渠道,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根据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历史课程应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然而,核心素养不只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如同信息技术一样能够给历史教学带来革新和活力,促成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的有效整合,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体验求知与创造的愉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营造出“德”“能”“人”兼备的历史课堂。

参考资料

[1]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45-49.

[2]王巧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亚太教育,2016(22).

[3]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

[4]季芳.聚焦人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6(32).

[5]张华中.基于中学历史教学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旨要——以时间观念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5).

[6]朱筱新,方美玲.計算机辅助历史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胡培红.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D].鲁东大学,2013.

[8]张浩.信息技术让初中历史课堂更精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6):122-123.

[9]张永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11(23):171.

[10]安玉惠.让信息技术给历史插上飞翔的翅膀——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有效融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5:51-52.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有效性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以汉语口语竞赛为驱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