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及镜下止血临床研究

2019-09-09宗丽香王萍毛朝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病患消化道胃镜

宗丽香 王萍 毛朝姣

在临床中消化道出血为一类在消化系统方面常见危急重症。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癌出血、迪厄拉富瓦病出血等。为了能够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须对出血位置行急诊胃镜检查,相关研究显示此手段对疾病病因的诊断率较高,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及时有效胃镜检查确诊病因是重要环节同时对疾病转归存在重要的影响[1]。经目前研究显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及镜下疗法已作为当前治疗较关键诊疗方案之一,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首选方法之一,对大力提升病患的疗效及预后恢复状态扮演重要角色[2-3]。为进一步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及镜下止血、门静脉压疗效评价,本研究在急诊胃镜检查基础上,分别采用镜下止血及药疗,对比分析所入选患者的治疗改善情况[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2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依据患者的病历、临床表现和体征,无其他全身性疾病。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 例,其中对照组男15 例,女11 例,年龄40~78 岁,平均(50.6±10.3)岁;治疗组男13 例,女13 例,年龄38~74 岁,平均(45.9±12.3)岁,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入院时检查结果显示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符合入院标准,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自愿加入。排除标准:患者因自身原因;有其他合并疾病史;在治疗过程选择退出,未完全与随访者进行密切配合。

1.2 方法

对纳入对照组病患服止血类药,如去甲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8ml/100ml 混合,治疗组利用镜下止血方式,在病情稳定下行急诊胃镜检查若有结痂点、活动性出血、血痂等及时镜下止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采用单一上止血夹、电凝等手段措施,若再达不到目标同时与其他药联合;针对迪厄拉富瓦病患可给止血夹,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给予组织胶、给予硬化剂、套扎静脉曲张等治疗手段[5-6]。

1.3 评价标准

治愈:为在治疗后若出现黑便情况 、呕血情况已消失,检查粪隐血结果示阴性,且无出血状况;显著:若病人黑便、呕血现象已消失,检查粪隐血呈阳性,且出血已改善 ;一般:为治疗后,若病患呕血量明显减少,检查粪隐血示从强阳性渐转成弱阳性或者是阳性,且出血状所改善;无效:治疗后若患者呕血量未曾减少,甚发生重度出血症。有效率=(治愈+显著+一般)/总数×100%[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见表1,从数据中可知治疗组患者有效人数达25 例,经计算可知有效率达到96.2%;对照组有效人数17 例,可知有效率为65.4%。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对照组优,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习惯无规律性,在临床消化内科消化道病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逐渐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发病原因较复杂且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包括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环境等各种因素[8]。但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对健康概念的一些新认识,临床治疗此病多采用内科治疗方式,虽止血作用存在,但治疗后产生较多并发症易延长恢复进程致预后不良,且若严重出血易治疗无效等,然后才转进外科诊室,治疗最佳时机得以延误。近来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水平,胃镜备受临床关注,不仅提高病因诊断及出血灶检出率,在治疗中还能发挥作用。上消化道出血进行胃镜检查已被更多人接受。通过各种医学设施设备对受试者实施各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接受健康教育,起到有病早治、无病保健目的。而胃病其病程较长且医院治疗阶段并发症多样,加之家属在相关疾病治疗及康复方面的知识缺乏,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没有很大帮助。同时,突发症状不能及时判断和处理,甚病情进一步恶化或复发[9-10]。因此,胃镜检查需要进行胃镜观察。但该疾病的发生病因较复杂,治疗范围的特点较之广泛。

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溃疡、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贲门撕裂以及急性胃黏膜病变均属上消化道发生出血的诱导因素,消化性溃疡为引发出血的最主要因素且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病亡率较高,占非静脉曲张出血的50%~70%[11]。青年男性占比较多,其可能与病患情绪紧张、饮食不当、饮酒等存在一定相关;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属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属药源性因素,老年人群居多且与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类药相关,得到大家高度重视。因此,在服用药时老年人一定密切观察,治疗关键在于发现及时停止用药;恶肿瘤引发出血患病率越来越高[12]。上消化道出血将诊疗点控制在出血后两天内,若生命体征处平稳态需急诊胃镜检查或及时找出出血部位再结合临床指征展开镜下止血方案助于提高止血。在诊疗环节因生命体征缺乏稳定性,因此需尽量缩短时间并术前给予肠蠕动抑制剂。同时充分保护机体胃黏膜前提再控制并发症形成避免死亡。一般患者的出血量400 mL 左右即会出现乏力、头晕等情况,但若较短时间内出血量已高1 000 mL 可能使周围循环衰竭等致急性大出血、死亡等,此外少量反复发生出血现象可能使病患发生贫血或营养不良等症,不仅降低生活质量且影响日常的生活水平。一旦未能有效及时治疗易诱发消化道内大出血,可能严重致循环性衰竭造成机体血容量大大降低易产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13]。因此,需及时予以诊疗作为关键环节,尽早控制病情而降低病死率。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的一般措施首先经药物治疗待出血稳定后再行胃镜检查,出血病灶检出率不仅降低还对疗效产生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分析结果可知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较好。对上消化道出血症选取急诊胃镜检查助于提升病变检出率,在确定病因基础上,予以患者镜下止血治疗大力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控制死亡病例发生。说明了该措施不仅有效促进了身体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有益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上值得借鉴。

表1 两组治疗疗效

猜你喜欢

病患消化道胃镜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