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服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9-09-09蒲伟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5期
关键词:滴剂含服舌下

蒲伟民

作为鼻咽喉科的疾病之一,变应性鼻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该病在我国的平均发病率为20%,对于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有效促进该病治疗效果的提升,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1]。在治疗方面,根据WHO组织的研究显示,可以采取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2-3]。切断过敏源,应用含有激素类、抗过敏的药物进行内服或局部外用。再配合营养素类药物增强自身免疫力,坚持鼻部护理,以达到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发作频率的效果。其中,在对因治疗方案中,采用粉尘螨滴剂进行舌下含服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本次研究针对采用舌下含服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研究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研究从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中选取150例以尘螨作为主要过敏源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在13~55岁,平均(29.25±6.85)岁;对照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13~63岁,平均(30.74±7.52)岁;在一般资料方面,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其具有可比性。且此次研究已征得患者同意,并符合伦理规范标准,获取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舌下含服尘螨滴剂配合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在早餐前,指导患者对粉尘螨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60012,规格:2 mL)进行舌下含服,根据滴剂浓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1号(浓度为 1μg/mL)、2号(浓度为10 μg/mL)、3号(浓度为100 μg/mL)、4号(浓度为333 μg/mL)、5号(浓度为1 000 μg/mL)。治疗第1周时,指导患者使用1号滴剂,治疗第2周时,指导患者使用2号滴剂,治疗第3周时,指导患者使用3号滴剂,治疗期间,前3周属于药物剂量递增期,每天对于患者的滴剂使用量分别为1滴、2滴、3滴、4滴、6滴、8滴以及10滴。从第4周开始进行维持治疗,使用4号滴剂,治疗时间为2周,在此期间,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为3滴/次,1次/d。对于年龄不大于13岁的患者,在进行2周的治疗后继续维持该滴剂的治疗,对于年龄大于13岁的患者,在进行2周的治疗后,可改用5号滴剂进行治疗,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为2滴/次,1次/d。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对对症药物进行酌情使用,若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可以选取糠酸莫米松喷剂(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113481,规格:50 μg)对患者进行喷鼻治疗,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为鼻部每一侧使用药物喷1次,1次/d。对于中症与重症患者,可以使用孟鲁斯特钠(Merck Sharp & Dohme Ltd.生产,国药准字:国药准字J20130054,规格:5 mg)患者进行口服,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为1次/d,剂量为儿童5 mg/次,成人10 mg/次,药物治疗持续时间为7~14 d。

1.2.2 对照组 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式方法以及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与研究组相同。

1.3 评判指标

在治疗后14 d,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便有效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情况。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期满后,根据患者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治疗效果可以分为痊愈、有效、起效以及无效。主要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四个方面进行评判。鼻塞:吸气时有意识性感觉为1分,间歇性鼻塞为2分,几乎全天有症状为3分;流涕:流涕次数<5次/d计1分,5~10次/d计2分,>10次/d计3分;鼻痒:间歇性意识性感觉为1分,有蚁行感为2分,几乎全天有症状且不能忍受为3分;喷嚏:连续3~5个计1分;5~10个计2分;>10个计3分;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95%为痊愈;改善率>60%为有效;改善率≥20%为起效;改善率<20%为无效;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舌下麻木、咳嗽以及胃肠功能障碍;满意度可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等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工作,其中,以代表计量资料,组间数据以t检验,以(%)代表计数资料,组间数据以χ2检验,P <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研究对象不良反应情况

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2例舌下麻木、2例咳嗽以及3例胃肠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其中,经过7~14 d的观察后,研究组患者的舌下麻木与胃肠功能障碍逐渐缓解,针对咳嗽情况,中途进行止咳药物与孟鲁斯特的使用后,相关情况消失且未再次出现。对照组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6例舌下麻木、4例咳嗽以及3例胃肠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两组数据相比,以P>0.05,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研究对象满意度情况

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中,25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45例患者表示基本满意,5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中,5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27例患者表示基本满意,43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为42.6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治疗效果

表2 研究对象不良反应情况

表3 研究对象治疗满意度情况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鼻咽喉科疾病,近年来,变应性鼻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且治疗不当可能会并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疾病[5],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有效促进该病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与重要的价值[6-7]。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关研究人员对于该病的治疗提出了免疫治疗、药物治疗避免与变应原接触以及医疗知识宣讲等全方位的治疗体系[8]。其中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变应原致敏的“对因疗法”,被认为是唯一有可能改变变态反应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9]。

而粉尘螨滴剂治疗属于免疫疗法的一种,是临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以及过敏性鼻炎的脱敏药物。其治疗原理在于根据患者过敏源,反复给予渐增量特异性变应原[10],使机体出现免疫耐受,从而增加机体对变应原的抵抗能力,改变疾病进程。当患者再次接触变应原时,其临床症状就会减轻,甚至痊愈。此类药物通常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但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等,不适应频繁注射,因此,舌下含服治疗方式逐渐在临床使用推广。且临床也已证实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粉尘螨致敏的AR是安全和有效的[11]。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使用舌下含服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滴剂与药物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相对较好。赵苏霞等[12]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酌情使用对症药物进行缓解与治疗,该结论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在对以尘螨过敏为主要症状的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舌下含服尘螨滴剂的方式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滴剂含服舌下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方案探究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药物舌下含服有讲究
含服参片看准时机
剖宫产术中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评价
维生素D滴剂的外壳可以吃吗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