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思考
2019-09-06牟泽红
牟泽红
摘 要:会计集中核算这一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收支过程的管理,但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从根源上解决财政资金监管不到位、支付环节较为繁琐等问题,且正逐步适应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会计集中核算相关概述
会计集中核算即国家财政部门依据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实行的一项改革,采取集中核算的手段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在保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同级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具备单独的银行账户和会计机构,由政府成立的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办理会计核算业务,形成服务、核算、监督为一体的管理机构。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基于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强化会计集中核算职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对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单位与会计集中核算机构职能划分不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所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实际上就是现代化企业的会计委派制。它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责任与会计核算功能分离,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仍旧是会计责任主体,也是产生会计信息的主体,而会计核算中心只承担核算功能,是独立于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机构。这一核算模式虽然实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的监管,但也容易造成机构职能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行政事业单位是会计责任主体但只负责会计信息传递,会计核算中心只负责会计信息核算但不是会计责任主体,在双方责任界定不明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责任或监管职能缺失等问题。
(2)会计监管职能被削弱
我国《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其中,会计核算即对一定时期内单位的收支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反映单位具体的收入及支出情况;而会计监督则是对单位经济业务发生前后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价,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会计行为的规范性。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必然会造成监管缺位的问题,会计核算中心只能对行政事业单位提交的财务单据和会计凭证进行核实,无法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事前决策与事中执行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监管的难度。既不能了解单位财政收支的真实情况,也无法及时发现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存在违规问题,导致会计监督职能被削弱分割。
(3)单位预算控制力度不足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应用过程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设置报账员岗位,代替会计核算岗位。而很多单位的报账员仅仅负责会计信息传输工作,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参与到单位的业务决策以及预算管理工作当中,也不能为财政资金使用及项目效益预测提供可靠的建议。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按照规定期限及时向会计核算中心申报账户余额信息,造成部分财政资金沉淀,既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造成单位预算执行率较低。
(4)会计核算信息质量有待提升
由于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不直接参与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且往往一名会计人员需要负责多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核算工作。在会计人员对一线业务了解不清、会计处理数据较为繁杂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核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造成会计核算数据失真。同时,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人员所采集的原始资料数据往往由行政事业单位自行提供,无法保证原始资料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这也是影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的主要原因。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应用策略
(1)推进会计集中核算职能转型
国库集中支付是我国现阶段财政资金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规范资金支付程序。在实践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用账户,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切资金支付行为都需要经过该账户进行。当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履行支付指令时,需要向审核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批以后,从该账户中直接支付给收款人,保证财政资金支付过程的透明化。从目前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逐渐并行,且互为支持。通过国库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记账凭证与财务决算报表自动生成,这样就可以将大量的会计从业人员从重复机械的数据采集、报表编制等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功能作用不仅仅是事后核算,应当作为独立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部门,不仅要参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决策,还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作为监管目标,实现核算型机构向管理型机构转变升级。
(2)实现资金支付环节全过程监管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以月度为单位,向当地财政部门提交用款计划,申请相应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笔支出款项都需要及时向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提交用款申请,确保每一笔款项都能按照支付规定款项类别、额度以及项目名称等,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以后,实行支付指令;对于不符合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或不符合预算支出指标的款项,则采取退回处理。国库系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财政资金不再需要划拨到各预算单位,由相关部门审核以后從国库统一支付。这一支付方式实现了对财政资金预算、拨付、到账的全过程监管,不仅强化了会计核算中心的事前监督职能,也有效避免了贪污腐败问题。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中心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以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标准设置、固定资产数量、收入结算进度、往来交易账目、经济合同、专项资金支出等作为监管重点,尤其要注意对行政事业单位一切重大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把关,更准确地评估原始凭证及报销票据的真实性,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
(3)提高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环节控制
预算编制是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确保预算方案的可操作性,才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方面,在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财政部门要求各预算单位要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将所有资金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范畴内,细化预算具体项目,以“统筹兼顾、收支平衡”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同时,各预算单位可以直接取消报账员这一岗位,设置专门的预算会计,按照项目计划和预算定额对单位经费、人员结构、专项支出等内容进行预测编制,提交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审核。在预算会计的指导和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下,可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另一方面,为了提升预算执行效率,各预算单位按照预算进度提交用款计划。当年末账户中存在未使用完的经费,则由财政部门统一注销授权支付额度,有效调动各单位的预算执行积极性,也能够确保单位账实相符。
(4)确保会计信息准确性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信息可以实现国库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会计人员利用系统功能就可以直接生成初始记账凭证,并整理相关原始单据转交会计核算中心报账;会计核算中心在共享平台上,依据原始单据核对初始记账凭证,确保账目与实际的经济科目、资金来源等完全一致,并在月底进行一次整体核算,生成月度财务报表。当然,依据政策规定,部分涉及三公经费支出的项目还需要在共享平台上上传原始单据图片,这也为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监管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信息依据。另外,在月末会计核算中心要参与国库经费执行进度分析工作,将项目执行进度缓慢、基本支出过度等现象及时反馈给相应的责任单位,强化会计核算中心與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增进双方会计信息交流,进而提升会计核算信息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应用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国库集中支付是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基础上进行升级和完善的产物,他们二者虽然都服务于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但是相较于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方面更具优势,且克服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监管缺位的问题。因此,建议保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逐步取消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减少信息传递程序,也能够确保会计主体与核算主体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李朝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分析[J].经济视野,2019(1):104-104.
[2]宋桂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思考[J].新财经,2019(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