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规律视角中五四运动的当代价值论析

2019-09-06蔡永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当代价值

蔡永生

[摘要]从社会规律视角探讨五四运动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这是研究五四运动的理论创新。其基本内容包括:从规律高度才能更深刻认识五四运动及其当代价值;五四运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的规律、事物运动矛盾转化的规律、正義事业和力量必然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的规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规律、青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必须与工农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担当历史重任的规律。上述规律和要求显示出五四运动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关键词]社会规律视角;五四运动;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4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2-0078-10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时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1]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从社会规律的高度认识五四运动的当代价值,弘扬五四运动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从规律高度才能更深刻认识五四运动及其当代价值

为什么说从规律高度才能更深刻认识五四运动及其当代价值呢?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规律理论找到答案。任何事物的存在、运动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任何活动也是有规律的。重大的、时间长的社会活动往往还有多个规律在发生作用。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有人把规律神秘化,以为规律是普通人把握不了的,或者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来的才能称为规律,这些认识都是不可取的。事实上,规律并不神秘,只要把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本质关系(联系)揭示出来,就是认识和把握了规律。列宁说过,“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2]P161认识规律,说到底就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系。规律不会自身表白自身是规律,它是隐藏在事物中的本质关系(联系)。揭示这种内在关系(联系)离不开人的认识形式和主观努力。正如毛泽东所说:“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不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分析入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3]P106

根据列宁和毛泽东的上述重要论述,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从规律的高度认识事物是深刻的,这是对事物本质关系的把握,不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感知。例如,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就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本质关系的深刻把握。二是规律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形式是主观的,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是规律。认识事物的规律是要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和不断探索,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从规律高度认识五四运动,既是重要的、必要的,也是需要我们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和证明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的思想是丰富的,但需要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进一步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我们党历来重视对规律的探讨和遵循。毛泽东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邓小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论述、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都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对规律的探讨和遵循。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关于如何探索和把握客观规律,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认为,包括“历史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对于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至关重要。

习近平倡导的历史思维要求我们用历史大视野看待世界和社会,分析事物和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把握过程和规律,预测未来和趋势,推动事业的发展。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提出了历史思维,在他以后的公开讲话和文章中,不断提及历史思维。习近平这样重视和倡导历史思维,推动了全党和全社会形成重视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可贵风气,有助于党和人民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他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1]习近平在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强调,“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他认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2019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历史思维和把握规律。他指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4]

五四运动已经发生了100周年。我们如何纪念这一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第一,根据马克思主义规律理论和习近平倡导的历史思维,我们应从揭示事物本质的关系(联系)的视角和大历史观来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习近平指出:“五四运动形成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5]P166第二,要分析五四运动的进行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一个规律起作用,还是多个规律起作用。第三,要深刻理解五四运动体现出的这些规律对于我们当下和未来有什么启示,我们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更好地奋勇前进。把这些问题进一步认识清楚,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五四运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有两条基本原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实质。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这两条基本原理与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主要缺陷根本对立起来,由此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历史唯心主义有两个主要缺陷。列宁指出:“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6]P425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克服了历史唯心主义这两个主要缺陷,才成为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的原理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两条基本原理是紧密相联的,只要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必然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结论;只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必然坚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的规律的依据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从本质上说,历史乃是人民群众自已的历史,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规律。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充分体现和证实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规律。五四运动原本就是以群众活动的形式出现的。五四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以及卖国丑剧。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居然准备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激起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五四爱国运动必然爆发。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先锋。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遭到了大批军警镇压。使五四运动能够坚持进行下去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支持青年学生运动。在上海学生“沿街跪求”商人罢市之际,上海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几日内,罢工工人达到六七万人。随后,北京、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许多大中城市的商人举行罢市,形成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高潮。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五四运动就这样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释放学生,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7]P19-20 可以说,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五四运动表明,虽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势力是强大的,但它们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对社会历史起决定作用的還是人民群众。五四运动后,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斗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的。

从社会规律的视角看五四运动,它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它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因而作为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和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五四运动革命精神的继承者,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是引领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英勇奋斗者,是始终遵循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规律的努力实践者。中国共产党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的。从建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已的奋斗目标,形成并努力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这一崇高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奋斗目标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奋斗力量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奋斗成果是人民群众共享。归结起来,就是价值目标、价值主体、价值实现都是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8]P21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途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9]这一重要论述,再次号召我们遵循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三、五四运动体现“事物运动矛盾转化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转化规律包含的基本内容有:第一,在认识多个矛盾的时候,区分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的矛盾是非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不同,使事物呈现出不同的过程或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毛泽东指出:“新过程的发生是什么呢?这是旧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让位于新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于是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而发生。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已的矛盾发展史。”[10]P307第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决定了革命斗争应承担的历史任务的内容。社会主要矛盾不同,革命斗争的历史任务也会变化。例如,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社会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革命斗争就往往表现为广大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不断发生的农民起义就是例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军事侵略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政治上侵略中国主权,在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在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由过去单一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化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并存。由此决定了革命斗争的历史任务是既要反对帝国主义,也要反对封建主义。第三,认识同一矛盾的两方面时,区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0]P322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处于矛盾主要方面,农民阶级处于非主要方面,决定了这一社会形态叫封建社会。第四,矛盾的转化总是向对立面转化。战争与和平的矛盾,表现为战争向和平转化,或者和平向战争转化。好事与坏事的矛盾,要么坏事向好事转化,要么好事向坏事转化。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化也是向对方转化。矛盾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转化也是如此。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力争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避免向坏的方面转化。第五,解决问题往往是促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基本环节。也可以说,问题就是矛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问题导向的哲学依据。

五四运动受矛盾转化规律的支配,体现矛盾转化规律。五四运动的斗争对象一是帝国主义,二是封建主义。这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发生的。它要担当的历史使命也就是上述两大历史任务。当然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以解决体现主要矛盾的问题开始的。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解决这一问题必然爆发五四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法、意、日等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会议对中国代表团的合理要求不予理睬,反而决定将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立即点燃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怒火,爆发了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迫使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挫败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图谋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使五四运动要直接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11]P94

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注重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推动革命斗争英勇向前。当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疯狂践踏在我中华大地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站在救亡图存民族大业的高度,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新的社会矛盾产生,出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反动统治和压迫。要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历史重任,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抓住主要矛盾的转化,形成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重视主要矛盾的转化,以抓主要矛盾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必须增强问题意识。习近平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文中写道:“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12]他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既有过去长期积累的矛盾,也有在解决旧矛盾过程中新产生的矛盾,大量的还是随着形势环境变化新出现的矛盾。“如果对矛盾熟视无睹,甚至回避、掩饰矛盾,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坐看矛盾恶性转化,那就会积重难返,最后势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12]这些重要论述指导我们注重矛盾转化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解决问题,促进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避免向坏的方面转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五四运动体现“正义事业和力量必然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一个基本思想,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于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13]P244这样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是“正义事业和力量必然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的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无论多长,都是有始有终的,是有限的。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正义事业和力量必然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的规律”表明:第一,正义事业和力量本质上属于新生事物范畴。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第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有着存在的根据;新事物有着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第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都不是一下子完成的,都要有一个过程。事物只有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其发展。第四,正义事业和力量开初是比较弱小的,相反反动势力在一段时间内还强大得多。但是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正义事业和力量必然由小到大向前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四运动就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五四运动一开始是以学生运动形式出现的,力量还是单薄的。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反对卖国条约的游行示威。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两天内逮捕千余名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2万余人开始罢工,揭示了工人罢工的序幕。于是五四运动的推进出现了几个转变:一是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二是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形成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爱国政治运动;三是运动由一个城市扩展到100多个城市、遍布20多个省区;四是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5月初持续到6月底,直到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可见,五四运动这一发展过程真正体现了“正义事业和力量必然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的规律”,真正展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态势,也真正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14]P361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15]这一重要论述既深刻又创新。一是第一次把我们党建党、建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二是第一次把这三大里程碑表述为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这两个第一次表述的论断有深远的意义。对于第一层意思,把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概括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就把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过程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最大标志性胜利成果标明出来了。对于第二层意思,把五四运动作为这三大里程碑的坐标和起点,这就把五四运动的重要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把五四运动与我们建党和建国的紧密联系更加鲜明地揭示出来。首先看五四运动与建党的联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其次看五四运动与建国的联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最大成果就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把五四运动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紧密联系揭示出来。习近平关于五四运动以来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的重要论述也表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从建党、建国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是遵循社会历史规律前进的。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16]P7-8这一精辟论断鼓舞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五、五四运动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规律”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要矛盾可以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可以转化為矛盾次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可以转化为矛盾主要方面。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是主要的,这是坚持了唯物论。同时,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就坚持了唯物辩证法。他明确指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10]P3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原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规律”的理论依据。这一规律表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物质力量,也需要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五四运动生动地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规律。”1999年5月4日,胡锦涛在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在当时,爱国,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卖国行径;进步,首先是反对阻碍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民主,首先是推翻专制独裁的旧制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科学,首先是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14]P361五四运动鲜明贯穿着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题。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工人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们都高举起爱国主义旗帜,形成共同的思想和行动,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英勇斗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五四运动也是一场新文化运动,大大促进了思想解放,一方面猛烈冲击和荡涤着几千年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另一方面又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道路。

10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我们党自建立以来,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把五四精神同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结合起来,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时代性,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升华到新的境界。

习近平2015年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号召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他说:“我们党一贯重视理论工作,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12]。习近平强调:“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12]。以理论自信带动文化自觉与自信。习近平十分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容,使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发挥凝心聚力作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5]P169这就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站在“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的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度,对丰富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发表创新论断和科学概括。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17]并对伟大民族精神作了新概括,这就是,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一新论断是对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5]习近平提出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新概念,给我们提出了丰富民族精神内涵的新任务,我们应当为此做出积极努力。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笔者认为,可以将改革开放精神基本内容初步概括为“六个统一”: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二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三是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四是敢闯敢试和蹄疾步稳相统一;五是伟大梦想和实干奋斗相统一;六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彰显世界情怀相统一。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新内容,也是我们遵循“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规律”的新要求。

六、五四运动体现“青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必须与工农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担当历史重任的规律”

“青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必须与工农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担当历史重任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第一,青年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是时代精神的代表。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18]列宁指出:“知识分子之所以叫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最有意识、最彻底、最准确地反映了和表现了整个社会的阶级利益的发展和政治派别的发展。”[19]P30众所周知,青年是知识分子的主体,因为他们正处于一生中的学习时期,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学习,接受知识。从列宁肯定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看到肯定青年的重要作用。第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宏伟巨大的事业和过程,需要有坚强的阶级力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过程中,形成了多方面军的共同奋斗,其中生力军和主力军是中坚力量。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工农大众是主力军,其他参与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也是重要的方面军。第三,作为生力军的广大青年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結合的正确道路,在与工农结合中提高,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在革命斗争中淬火成钢,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争当先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断书写青春华章。上述几方面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关系,形成了“青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必须与工农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担当历史重任的规律。”

五四运动生动地体现了这一规律。五四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毛泽东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20]P565这种带头作用之所以能够发挥出来,推动五四运动星火燎原、英勇斗争,关键在于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并肩战斗,并走进工农大众、融入社会实践之中。毛泽东回忆说“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影响的指引”[21]P131。在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在李大钊的推动下,北京的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到人力车工人居住区调查他们悲惨的生活状况。邓中夏等还到长辛店向工人作革命宣传,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在上海,陈独秀等人也在工人群众中进行发动和组织工作,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从而提高了阶级觉悟,使之成为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7]P25

中国共产党人是社会历史规律的探索者、遵循者、实践者。高度重视青年的成长和发挥他们在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邓小平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22]P95江泽民指出:“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党和人民对全国各族青年寄予殷切期望”[23]P479。胡锦涛说:“青年运动发展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我们的事业取得的全部成就始终与一代又一代青年英勇奋斗分不开。”[14]P36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更加重视青年的作用和成长,推动青年运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习近平对青年和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青年成长、青年工作、青年运动的基本遵循。其基本精神是。第一,高度肯定青年的重要地位。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8]P70第二,从规律视角认识把握青年大有作为的必然性。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5]P50。第三,明确青年运动的伟大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第四,为了使青年完成伟大历史使命,对于组织和青年这两方面来讲,都应做出积极努力。从组织来说,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从青年来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航向和成长路径。第五,深刻认识纪念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按照习近平的这一殷切期望努力学习和实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是中国青年的伟大历史担当,也是本文的结论。

[參考文献]

[1]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N].人民日报,2019-01-04.

[2]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新华社.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N].人民日报,2019-01-2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9-01-01.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李捷,王顺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学习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2]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胡锦涛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5]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1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7]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03-21.

[18]本报评论员.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党的青年工作理念的新境界[N].中国青年报,2017-09-15.

[19]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An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Law

CAI Yong-sheng

(School of Marxism,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t:To discuss the contemporary value and meaning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law is 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for memorizing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movement.The basic contents include: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can be understood more deeply from the height of law;the movement embodies the law that the mass people are the creator of history,the law of movement of things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tradictions,the law that just undertaking and forces must experience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rom small to big,the law of stimulating and promot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by the national spirit centered on patriotism,and the law that the young people,as the vital force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must work hard together with workers and peasants during social practice to successfully assume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These laws and requirements show the contemporary value and meaning of the movement.We must,under the guid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grasp and use these laws to advance courageously for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make the May Fourth spirit even more shining today.

Key words:perspective of social law;May Fourth Movement;contemporary value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当代价值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一词最早出现及其涵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