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视角
2019-09-06王军旗
王军旗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博大精深,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思想渊源上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从思想特色上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着力解决我国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色;从思想创新上看,坚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充分体现主体性、原创性,构成具有中国特质和时代元素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2-0005-10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深远的历史贡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从党的指导思想向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化,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这一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本文试图从思想渊源、思想特色、思想创新三个视角进一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旨在为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提供一孔之见。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哪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它什么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思想渊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从根本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归属于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具体实践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和资本主义经济,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同时,马克思又明确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P33这就深刻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北美那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发生。但是,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的研究与思考,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把视线从西方移向东方,提出了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俄国等东方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说明,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超越完备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走向社会主义,并不一定要走西方的道路。这就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理论先导。
马克思、恩格斯还从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角度,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奠定了后来马克思主义者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最终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是按照社会要求自觉组织生产的社会;是消灭了剥削、真正实现社会平等的社会;是同传统私有观念实行最彻底决裂的社会;是消灭了阶级和国家自行消亡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处在资本主义历史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只能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批判中作出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不可能为未来的各国社会主义者提供现成答案,正如他们自己指出的:《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但是他们依据唯物史观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作的科学论述,对于各国社会主义者坚持共产主义的目标和理想,创造性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都能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找到根本理论依据和基本思想形式。
(二)列宁提出的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
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点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进而对不发达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思想渊源。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建设时期。列宁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确立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管理国家,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到很重要的地位。1918年4月,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主义公式,即“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2]P520。这个思想表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吸取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而形成的最先进的制度。然而,由于大规模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开始威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只得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取消市场和货币,否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实行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实行这种政策,在当时对于夺取战争胜利和捍卫国家政权,是必要的和行之有效的,但用它去建設新社会则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是不成功的。
1920年底,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终于战胜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分子的叛乱。列宁及时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作为苏维埃政权的重要任务,并总结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思想是: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出发,从忽视、排斥商品生产转向有计划地利用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从反对、消灭资本主义转向利用资本主义。列宁批判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僵化观念。他指出,“恢复资本主义也就是恢复无产阶级,使他们在大机器工厂里生产有利于社会的物质财富”[3]P578。为了苏维埃的生存和经济的恢复,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他强调要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垄断集团之间的矛盾,使苏俄在世界市场上赢得有利的地位,推动苏俄经济和外贸的发展。列宁特别关注政治建设,强调政治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转变过程的复杂性和飞跃性,最好的政治就是少谈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健全党的集体领导体制;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正确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列宁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把能否继承掌握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到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看作是建成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特别是“新经济政策”中蕴含的基本精神、原则、思路和策略思想,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等,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
(三)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有益成果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思想渊源
以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和同年党的八大制定反映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以及1957年毛泽东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報告等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并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思想渊源。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提出要处理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个重大问题,其目的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里程碑。随后,国内外形势发展出现一些新情况,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毛泽东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全面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P214。并系统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的这篇讲话,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纲领性文件,对如何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不发达的和发达的两个阶段的思想;关于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思想;关于革命和建设都要靠自己的思想;关于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思想;关于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关于既要保证建设重点又要照顾人民生活的统筹兼顾的思想;关于反对霸权主义、团结大多数的战略思想;等等。他从建设实践中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他确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推进了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5]P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在撰写这篇大文章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相继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谱写这篇大文章。经过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此为基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概括起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在何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于我国国情、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固守教条的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着力解决我国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特。
“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确判断时代主题和基本国情,经过40年的努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伟大成果,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6]P110;公有制、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等,“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其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始终将其作为进行改革开放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魂”。这样一种追求,这样的“魂”,鲜明地体现在改革开放新时代我们党所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它的“中国特色”。我们党汲取不顾历史条件生搬硬套本本的历史教训,破除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教条式理解,而真正将其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样,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包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对我有益的东西,等等,都是围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要义。因此,这种“中国特色”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发展道路,在不断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表现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促進生产力的发展呢?这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在传统观念中,往往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专利,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特有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突破了这种理论禁区,使人们逐渐达成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兼容性的共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7]只有建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才能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目标。
二是表现在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上。中国政治体制的最大特点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政体上,实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党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8]
三是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上。历史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伟大成就,都是共产党人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的动摇,社会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意识形态领域越是思潮纷涌,就越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党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团结前进的精神旗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大国,如果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就丧失了主心骨,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意识形态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一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凝聚起建设国家的伟大力量。
四是表现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中国要发展和壮大自己,既不能掠夺别国,也不能依赖别国,只能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6]P3那么,到底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呢?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坚持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会动摇。”[9]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0]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详细阐述了我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五点主张: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五点主张,为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和基本路径。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在何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解决时代课题、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坚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充分体现主体性、原创性,构成具有中国特质和时代元素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新。
(一)民族复兴论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三者既具有极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又具有极其深远的为民情怀和思想理论真谛。国家富强主要是指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民族复兴主要是指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带动和改变世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立于民族之林;人民幸福主要是指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实现中国梦,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时代主题,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条无形纽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寻幸福的梦、奉献世界的梦。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习近平用老百姓听得明白的语言,用全世界都能听得懂的语言,阐述了中国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打通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隐性阻隔,用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语言诠释了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切实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执政党的意志和价值观深入人心,增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和亲和力,成为我国走向未来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矛盾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经实现,一穷二白的局面已经彻底扭转。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會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历史性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长期稳定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一个长周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一方面是旧的矛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解决,一方面是新的矛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积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影响是全局性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发展的重心,决定着发展的战略取向,影响着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不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包含明显的积极意义,因为它是我国长期发展的结果,新的矛盾和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是“成长的烦恼”。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进一步提高,也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不论是生产力的水平,还是生产关系的水平,我国都还远未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两个没有变”意味着基于此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变,意识到这一点,才能避免犯冒进的错误。
(三)发展布局论
发展布局论包括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新的历史任务,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建设方面,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政治建设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在文化建设方面,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要加强提炼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在社会建设方面,不断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综合施策,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言,早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次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这个新战略“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蕴含着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部署的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盖彰。以其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標定路径,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继往开来、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破解实现奋斗目标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接力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交出满意答卷。
(四)改革目标论
有了治理的现代化,一个国家才能真正称得上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
(五)法治中国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这个总目标,就是要明确宣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坚持我国法治的社会主义性质,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明确这一根本性问题,有利于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任务,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法治上的共识,排除和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保障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和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六)强军兴军论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建了以强军目标为核心的国防建设思想体系。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对强军梦作出深刻阐述:“我们要牢记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次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更明确提出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在政治建军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着力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能力。在备战打仗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最重要的是提高实战化能力。”“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在改革强军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努力夺取军事竞争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军,“越是难度大,越要坚定意志、勇往直前,决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只要全军统一意志,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在依法治军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坚持以纪律建设为核心,旗帜鲜明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问题,以刚性的制度约束实现作风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在军民融合上,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出拓展军民融合的领域和范围,扎实推动国防科技和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破解难题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五个更加注重”的战略指导和“五个着力”的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回答了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强军、什么是强军、怎样强军等重大问题,明确了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阐明了军队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指明了建设一流军队的发展方向,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宝库谱写了崭新篇章。
(七)大国外交论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积极主动运筹外交全局,规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宏伟蓝图,在融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闪耀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光芒,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成为指导中国外交的强大思想武器。秉持这一思想,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我国正在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眼界,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世界展示中国风范、中国诚意、中国气派。
(八)本质特征论
本质是事物本身内在的、固有的属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一重大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巨大政治勇气。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成的,每一项内容都体现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就是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一以贯之凸显了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而党的领导无不贯穿于各项制度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居于核心地位,党的领导融入其他本质特征之中,并对其他本质特征的实现起着根本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中国广播网,2013-11-16.
[8]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EB/OL].人民网,2013-03-17.
[9]习近平.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发展道路不动摇[EB/OL].新华网,2015-03-28.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ANG Jun-qi
(Xian Campus of Institute of Politics,PLA University of National Defense,Xian,Shaanxi 710068,China)
Abstract: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a guiding thought that must be persisted in for a long term by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Extensive and profound,this thought has creatively answered the important questions of what kin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stick to and develop,and how to stick to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As for its origin,Marxism,Leninism,Mao Zedong Thought,Deng Xiaoping Theory,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re the origins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as for its characteristics,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insistence on the guidance of Marxism,sufficient embodiment of succession and national character,and its emphasis on solving the important and urgent actual problems of our country;as for its innovation,the innovation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indicated in that it tak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search,sufficiently embodies the subjectivity and originality,and constitutes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mporary elements.
Key words: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new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