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故事情节,推开小说教学的门
2019-09-06蒋冒
蒋冒
[摘 要]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若能抓住故事情节设计教学,将促使学生抓住关键点,更好地读懂作品。教师可抓住情节转折点让学生推理逻辑关系,抓住情节关键点让学生思考表达技巧,抓住情节临界点让学生体会人物情感,抓住情节精妙点让学生感受个性化的语言。通过这些,学生能更好地深化对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故事情节;小说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08-02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有着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教授小说类作品的时候,若能围绕小说的特点展开教学,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让他们深入挖掘小说的内涵。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围绕小说的故事情节设计了不少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关注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以情节为中心,关注小说的表达技巧、人物情感等,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转折点,推测逻辑关系
在围绕小说故事情节展开阅读的时候,能否整体把握小说内容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为了让学生读懂小说的故事情节,笔者抓住小说情节中的转折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借助这些问题展开推测,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笔者鼓励学生抓住转折点,进而对作品产生整体了解。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变色龙》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巡警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梳理小说的情节,笔者围绕小说情节的转折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揣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原因。笔者提出:“奥楚蔑洛夫就好像变色龙一样,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变化。文章中奥楚蔑洛夫一共变了几次,他为何会这样善变呢?”在探究奥楚蔑洛夫“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情节的发展变化,而且还通过奥楚蔑洛夫的行为猜测推理了其为何会这样善变。学生认为:“奥楚蔑洛夫根据狗的主人是谁而做决定,将庄严的司法行为变得犹如儿戏。他好像变色龙,用谄媚权贵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在分析中,学生体会到了主人公的卑劣。
抓住小说转折点提出问题的方式能让学生借助转折点对作品进行整体分析,了解情节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的性格变化。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经验和人生经验都很有限,很难了解作品中的因果变化,若能利用转折点让学生展开分析,学生就能有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二、关键点,学习表达技巧
作者在创作小说作品的时候,常常会将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安插在情节中,笔者尝试在提问时找到这些关键点,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情节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笔者鼓励学生围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衬托、联想等表达手法展开思考,并围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开分析。这样就能抓住文章中的关键点,更准确无误地抓住作品的情节,读懂小说作品。
在指导学生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故乡》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探究作品的表达技巧,体会小说的内涵。笔者提出问题:“这篇小说通篇采用的都是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到文中具体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吗?”笔者鼓励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表达技巧的。学生发现:“作者不仅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在设计小说结构的时候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还有学生发现:“小说在描写对比内容的时候运用的都是白描手法,展现了‘我和故乡的人进行交流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不同和人物的变化。”笔者鼓励学生将闰土、杨二嫂作为例子,说说作者从哪些角度入手展开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想要表达的究竟是怎样的思想。
围绕表达技巧中的关键点展开提问,能让学生了解到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笔者鼓励学生在梳理小说情节的时候找到这些关键点,并尝试通过分析它们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临界点,品析人物情感
精彩的小说作品中往往会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情感往往会随着情节内容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若要读懂小说,必然要让学生尝试分析人物情感的变化。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围绕人物情感变化的临界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在哪些情节出现之后,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地了解人物,找到人物命运变化的转折点并和人物对话。
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变化,笔者围绕人物情感的临界点提出了问题。笔者首先鼓励学生找出作品中展现小弗朗士讨厌学习法语的内容,然后鼓励学生找一下小弗朗士内心的转折点在哪里,小弗朗士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讨厌学习法语了。学生发现,小弗朗士一开始的确不喜欢法语,所以上课才会迟到,但是当他了解到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时候,内心发生了变化,突然变得热爱法语了,认真地上完了最后一课。笔者鼓励学生思考:“小弗朗士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认识到:“小弗朗士虽然是一个孩子,但是还是有着爱国之心的,他认为自己就要失去祖国,但是却连祖国的语言文字都没有掌握好,因此内心深处埋藏的爱国情怀就被激发了出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元对话,生本对话是多元对话中的重要环节。若学生能围绕情节中人物情感变化的临界点展开分析,则能体会到人物的成长和发展,全方位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而实现生本对话。
四、精妙点,鉴赏个性语言
不少作者都有着鲜明的写作风格,他们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使用富有个性的语言。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发展,更让学生寻找作品语言的精妙点,然后展开分析,说说作者这样表述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在小说情节中可能会有一些看似自相矛盾,实则隐藏深意的说辞,笔者鼓励学生找出这些说辞,然后说说作者为何这样表述,让学生赏析这些情节中的精妙点。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的语言很有特色,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体会其个性化语言:“‘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的表述是否自相矛盾呢?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中能否看出孔乙己的结局?”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发现:“虽然‘大约和‘的确放在一个句子里给人自相矛盾的感觉,但是其实作者这样运用是有特别的含义的。从文章内容看,并未交代孔乙己的死活,所以说‘大约,但是若从情节发展来推测的话,却能发现孔乙己确实已经死了,所以作者用了‘的确。”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作品的言外之意了。除此以外,文章中还有一些人物的语言也十分具有个性。“短衣帮其实并不知道孔乙己是否偷了东西,但是却言之凿凿地提出‘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也能让学生体会当时人情的冷漠,感受作品的悲剧色彩。
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联系作品的情节,赏析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尝试感受小说语言所隐藏的言外之意,揣摩作者的语言风格。这样能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作者,对于小说的阅读和理解更为深刻。
在指导学生展开小说阅读的时候,笔者围绕故事情节设置问题,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作品的表达技巧,体会人物情感,感受语言的精妙。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更全面地理解小说,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夏俊.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切入口例解[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0):60-61.
[2] 李兴旺.把小说教成小说:谈谈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1):29-30.
[3] 吕文国.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教与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6):104-105.
(責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