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2019-09-04朱炯洋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趣味性语文教师

朱炯洋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趣味性教学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已得到了广泛运用,其主要是依靠游戏、互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没有完善,只愿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探讨了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小学语文

趣味性教学是指教师利用一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并且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热情和兴趣,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语文教学呆板、枯燥、乏味、单一等问题,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和沟通,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

一、引入小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着较大的教学压力,他们不仅需要在较短的课时内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追赶教学进度,还要考虑学生的考试情况,所以很多教师都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语文知识,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游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如在教学“识字组词”时,教师可以先将一些单个的字分别写在纸片上,然后将这些纸片分发给班内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字,寻找其他能跟自己组成词语的同学。如果学生想要玩好这个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就会努力地思考和学习,了解这些字或者与字相关的词语,进而再组成句子或词语。同时,学生还会积极地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动手和动口能力。

二、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故事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融入故事教学,从而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预先课文,然后鼓勵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渗透一些人生道理。如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条小鱼被人从海里打捞上来,然后被养在小鱼缸里。之后,有人将小鱼放生回到大海,但是这条小鱼只会在鱼缸大小的范围内游泳。教师讲这个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学生,自己的心有多大,世界和舞台就有多大,如果自己无法突破心中的束缚,即使拥有一片大海,自己也无法体会自由的感觉。

三、通过分角色朗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阅读是一件需要不断重复完成的学习工作,可这种机械性学习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互动。

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一个学生扮演廉颇,另外一个学生扮演蔺相如,再由一个学生负责旁白部分的朗读。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配以肢体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学语文学习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趣味性教学,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压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活跃、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汪振华.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8,(23).

[2]赵云青.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23).

[3]赵燕.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福塘小学)

猜你喜欢

趣味性语文教师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