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04胡宏梅
胡宏梅
将数形结合教学方式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中,具有一定的直观性。简单来说,數形结合思想就是借助图形化形式展示相关理论知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还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能帮助学生求解与函数相关的题型;第二,在直观图像的观察下,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型题目;第三,数形结合的有效运用能帮助学生解决几何量相关的函数对不等式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日常教学中借助图形,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点拨,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数与代数的数形结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代数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这章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学生还是按照固有的解答方式解决代数问题,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让他们按照数形结合的模式,将具有抽象性的代数与函数图像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一来,初中数学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2.空间与图形中的数形结合
众所周知,几何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需要学生全面掌握这部分知识点。由于大多数初中生在课程学习中缺少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所以他们无法较好地掌握解题思路。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将空间与图形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直观且深刻地理解几何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教师可借助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展开教学。通过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几何图形的空间转换能力。
3.“概率和统计”中的数形结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率是比较难懂的一个知识点。由于概率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大多数学生,一般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提示计算概率的,这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思维负担。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相关概率问题上,以统计表的形式展示题目中给出的提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有效分析和判断概率的整体情况,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率这节知识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给学生提出假设:“-1—3—-1”为一个循环,那循环10次后,1、2各出现几次。若学生按照计算的方式答题,很难答题。这时,教师可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率题目逐渐转变为直观性的图形(如图1所示),在此图形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解答出该问题,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图形,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另外,教师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