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探析

2019-09-04李卓婷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堂

李卓婷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然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掌握能力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教学。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加强差异化教学的对策,希望能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差异化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个现象,同一个班的学生,有的学生成绩一直拔尖,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回答问题得心应手,考试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不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对许多知识都一知半解。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着如此天壤之别,难道仅仅是学习兴趣导致的结果吗?实质上,教师管理学生的方法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会存在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可以说是学习的风险,而不同的学生遇到的风险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准确无误地识别出学生的学习风险,然后有针对性地制订管理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规避风险,达到顺利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和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同理,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学习障碍,即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风险。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领域。那么,把风险管理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差异化教学的管理方法来帮助教师进行分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基于此,笔者针对提出的设想进行了理论论证。

二、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计划

为了实现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在学期开学之时,教师要制订好差异化教学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级整体的教学计划

教师应制订整体的班级教学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包含该学期整体的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进行恰当地分解,制订合理的时间节点,如表1所示。

2.学生走出困境计划

学生走出困境计划主要是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教师需要如何帮助学生远离困境。如学生忘记带课本,教师应该怎么办;学生的学具损坏了,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等。

3.课堂任务计划

课堂任务计划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获得恰当的挑战,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尝试更难的任务。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准备好数量适当的具有挑战性任务,且这些任务的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率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挑选更高难度等级的任务。

4.课堂突发情况计划

课堂突发情况计划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每节课的课堂突发情况也不相同。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目标等,制订好预设的应变计划。另外,教师需要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或者解答提示,并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制订差异化教学计划是实现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的第一步,它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差异化教学

思维能力包括多个方面,如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结论性思维等。从理论上来说,要想实现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教师必须开发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才能顺利实现教学。基于此,笔者简要探讨了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论性思维和有效的思维组织这三个方面,以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差异化教学。

1.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针对设定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喜好,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如你喜欢用乘加还是乘减来解决问题,理由是什么。

其次,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制造抢答的紧张气氛,学生需要考虑所有的可能性,不能重复答案。如小明看到物体的一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拆分题意,并获取数学信息,即给学生一个问题,并且让学生将问题拆分为若干个基础部分,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我们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该问题?”“解答正确吗?如何验证解答的正确性?”“这样回答问题完整了吗?有没有遗漏问题没有解决?”“答题规范吗?”等问题。

2.锻炼学生的结论性思维

为了锻炼学生的结论性思维,笔者介绍了两种方便在课堂教学中操作的方法。

首先,课堂小结。每位教师都应有个性化的课堂小结模式,如有的教师将课堂小结的主要问题制作成卡片贴在黑板上,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卡片上的问题。一般常规的小结问题包含“你知道了什么?”“你可以做什么?”“你有了哪些进步?”等。通过这几个小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得与失。如通过某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原来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即同数连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从而优化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其次,制作归纳立方体的模型。教师可以将归纳立方体的模型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归纳立方体,这个归纳立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是不同的归纳性问题。另外,在单元总结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同桌之间交替投掷归纳立方体,讨论和回答选出来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分享。

最后,利用有效的思维组织工具。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有效的思维组织工具进行学习,如利用思維导图。思维导图能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浓缩到一页纸中,用关键词和图片总结这些信息。这样的思维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点。

四、阶段学情分析

经过一阶段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阶段学习质量检测,它可以帮助教师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当然这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进行分析。如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情况,如表2所示。

阶段性的学情分析能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迅速聚焦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在短时间内攻克学习障碍,化解学习风险。

五、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

根据前面的铺垫,教师已经掌握了学生的学习风险点。此时,教师需要制订恰当的风险规避措施来帮助学生化解风险。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的配合,实现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学习风险管理如表3所示。

除了制订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数学教师仍需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制订一些个性化的任务,以便开展分层教学。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定挑战区,用若干个信封装着不同难易程度的秘密任务,在课堂上率先完成常规任务的学生可以来到挑战区,挑选其中的一个信封,拿到拓展任务后,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这个秘密任务教学给学生带来了神秘感,也更加激发了学生挑战的欲望,营造出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六、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的差异化教学,教师应该从计划阶段开始着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志军.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8,(25).

[2]李玉英.小学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18,(77).

[3]于松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差异化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

[4]刘斌斌,朱秀英.小学数学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的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8,(3).

[5]邓炜.小学数学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2017,(12).

[6]吴玲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J].名师在線,2017,(20).

[7]周雅馨.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9).

[8]黄巧红.小学数学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的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8).

[9]秦昌.小学数学教学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实践应用[J].科普童话,2017,(10).

[10]杜新.小学低年级数学差异化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8).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科峻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