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图像分析
2019-09-03黄丽莹曾裕镜林翠君陈文波
黄丽莹,曾裕镜,林翠君,陈文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惠州 516001)
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当其进展至终末期时,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此时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由此可见,早期诊断CRF,及时采取治疗,对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具有极大临床意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技术,可通过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 ficient,ADC)值,量化评估活体水分子扩散程度,反映组织空间结构信息。新近研究表明,慢性肾病患者肾脏组织结构变化,可影响水分子扩散运动,从而表现出与正常人不同ADC值[2]。鉴于此,本研究将DWI用于80例CRF患者,并以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旨在探讨其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CRF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41~80岁,平均(60.54±8.36)岁;临床分期:26例Ⅰ期,31例Ⅱ期,23例Ⅲ期;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对照组,男51例,女35例;年龄40~79岁,平均(59.47±9.21)岁。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第8版《内科学》CRF诊断标准[3];肾脏损害≥3个月;患者与家属知晓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肾脏疾病(肾积水、肾结石、肾肿瘤)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近期服用肾脏毒性药物者;DWI扫描禁忌证者。
1.3 方法
两组均行DWI检查,检查前禁水禁食6 h,并给予呼吸训练,指导其在呼气末屏气,频率控制在15~20次/min,屏气时间约15 s。选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Multiva 1.5T磁共振扫描仪,仰卧位,行横断位T1WI、T2WI及冠状位T2WI扫描。横断位T1WI扫描参数:TE 1.2 ms,TR 41 ms,FOV 400×400 mm,层距2.5 mm,层厚5.0 mm,矩阵512×512,激励次数(NEX)为2;T2WI扫描参数:TE 86.2 ms,TR 7500 ms,FOV 400×400 mm,层距1.0 mm,层厚8.0 mm,矩阵512×512,NEX为2;冠状位T2WI扫描参数:TE 69.7 ms,TR 2400 ms,FOV 420×420 mm,层距1.0 mm,层厚8.0 mm,矩阵512×512。DW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扫描条件:TE 56 ms,TR 1000 ms,FOV 360×360 mm,矩阵128×130,NEX为6,b值取300 mm2、500 mm2、800 mm2,以肾脏中心层面为扫描中心层面,层数5层,层距8 mm,层厚8 mm,扫描期间叮嘱患者呼气末屏气,借助空间预饱和技术抑制腹部脂肪信号,减少化学位移伪影影响。图像处理应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 工作站,自动生成ADC图,测量ADC值。
两组均于MRI检查1周内行99Tcm-DTPA肾图,测量肾小球率滤过率(GFR),方法如下,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TA RCAME 300 iγ相机,于肘正中注射99Tcm-DTPA 185 MBq,立即采集动态影像,计算分侧肾脏GFR。分期标准:Ⅰ期:GFR≥90 mL/(min·1.73 m2);Ⅱ期:60~89 ml/(min·1.73 m2);Ⅲ期:15~29 ml/(min·1.73 m2);Ⅳ期:≤14 ml/(min·1.73 m2)。
1.4 观察指标
两组ADC值,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ADC值,研究组不同b值下ADC值,两组DWI影像学特征。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ADC值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髓质、皮质ADC值较低(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ADC值
2.2 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ADC值
研究组Ⅰ期患者髓质、皮质ADC值高于Ⅱ期、Ⅲ期患者(均P<0.05)。见表2。
表2 比较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ADC值
2.3 研究组不同b值下ADC值
b值=300 mm2、500 mm2、800 mm2时,研究组Ⅰ期患者ADC值高于Ⅱ期、Ⅲ期患者(P<0.05)。见表3。
2.4 影像学特征
研究组DWI图显示,Ⅰ期患者髓质皮质界限相对清晰,Ⅱ期患者髓质皮质信号对比度降低,Ⅲ期患者皮质薄,肾脏体积缩小,髓质皮质界限模糊;对照组DWI图显示,肾脏皮质、髓质界限清晰,且肾脏髓质信号较皮质弱。见图1。
表3 比较研究组不同b值下ADC值
A:CRFⅠ期DWI图 ; B:CRFⅡ期DWI; C:CRFⅢ期DWI图; D:正常肾脏DWI图
图1 各组的DWI图
3 讨 论
肾功能损害是一个漫长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存在不同临床表现,且需开展相对应干预措施,以控制CRF病情进展。研究表明,干预措施开展越及时,其临床疗效越显著[4]。可见早期诊断对CRF的治疗尤为重要。CRF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包含GFR、血清肌酐(Scr)、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素显像、穿刺活检等,但均存在一定不足,即穿刺活检为有创性操作,受诸多禁忌证限制,患者配合度低;血清Scr、GFR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特异度及灵敏度较差,无法及时、准确反映肾功能进展情况;上述影像检查可能会产生辐射伤害[5]。因此,探索一种无创、安全的诊断技术显得十分迫切。
DWI是当前在人体上进行水分子弥散测量与成像的唯一方法,其可通过观察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特性评估肾脏组织结构及功能信息。扩散系数是决定物质扩散特性关键,在人体中,毛细血管灌注、血管搏动、体液流动、细胞渗透压、肠管蠕动等微循环因素均能影响扩散系数,因此临床工作中多以ADC值描述生物体内水分子扩散量[6]。肾脏作为维持生命机体活动的器官,具有血氧代谢活跃、丰富血流灌注等特征,适用于DWI检查[7]。王宝红等[8]学者给予慢性肾病患者、健康体检者DWI检查,结果发现,慢性肾病患者ADC值低于健康体检者。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DWI检查用于80例CRF患者、86例健康体检者,并在该基础上进行一定创新,因肾脏髓质、皮质结构与功能存在差异,故本研究分别测量肾脏髓质、皮质ADC值,以显示肾脏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扩散情况,结果发现,研究组髓质、皮质ADC值低于对照组(P<0.05)。正常状态下,肾脏内含有从泌尿小管重吸收溶质与水,一旦肾脏损伤,肾脏内压力升高,影响泌尿小管内水、溶质重吸收及转运,随病情不断进展,肾脏内含水量减少,肾小球及肾小管破坏,水分子扩散受限,从而引起肾脏髓质、皮质ADC值改变[9-10]。
同时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Ⅰ期患者髓质、皮质ADC值高于Ⅱ期、Ⅲ期患者(P<0.05),与徐新申等[11]研究结果相似,提示DWI可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状态,利于临床分期,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另有研究报道,DWI检查中所用b值高低能判断肾脏组织弥散程度及血流灌注情况[12]。本研究数据显示,b值=300 mm2、500 mm2、800 mm2时,研究组Ⅰ期患者ADC值高于Ⅱ期、Ⅲ期患者(P<0.05),可见无论b值为300 mm2或500 mm2或800 mm2,CRF病情越重ADC值越低。同时从上述数据发现,随b值增大研究组各个临床分期ADC值逐渐降低,说明DWI检查中,b值越大,扩散权重越大,不同区域之间对比度增加,其扩散图像能更加准确反映组织扩散状况。还需注意的是,b值越大,所获图像信燥比越低;b值越小,扩散易受血流灌注影响,综合考虑,笔者认为500 mm2是肾脏扩散成像最为合适b值。
综上可知,DWI可通过ADC值量化CRF患者肾脏功能状态,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