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的培育理路

2019-09-02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个体价值观状态

张 媛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济南 250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曾多次强调和鼓励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决定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是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党中央、各级教育部门、辅导员也更加注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的。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作为个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享关系的知觉和感受,是其进行自我定义的过程和方式。[1]这一过程是由认知、情感、意向等多种心理因素统合而成的整体心理结构。[2]

价值认同是社会成员进行个人定义和群体分类的重要方式。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价值认同带有强烈的个体主观色彩,它兼具成员个性化和社会群体的同一性,对此研究在实践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以往文献的梳理发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颇多,但大都关注于认同产生的积极作用,将认同直接归类于有利的范畴,未对认同程度进行细化分类,忽视了不同程度的认同状态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和消极作用。正是因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性化和同一性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所以在研究认同方式及其影响作用的时候,需要摒弃固有思维模式,分析认同的多维度,探索一种积极认同状态的存在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也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对认同不坚定不持久、主动认同意识不强等。这都为构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认同提供了现实支撑。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时代特性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可变性

管理学理论认为,认同的发生包含着价值观和情感意义。[3]情感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马克思在个人理论中明确了现实的人不仅是肉体、物质的人,而且是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4]这也构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基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种个体心理状态和情感因素的集中呈现,是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用于自我定义时的表现形式。这一过程发生时,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融合,形成价值共同体。

认同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同时大学生个体的心理、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再加上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社会认知的改变,也会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态产生变化,即同一大学生个体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可变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差异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变化的,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衡量的程度性变量。认同的基本内容是个人身份特征与认知对象身份特征的重叠部分。由于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对自我定义和身份认知是不尽相同的,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感受同样存在不同,因此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态上,是存在差异性的。

综上,即使在同一时间节点,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会形成不同的状态。同时应该意识到,当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性越强、相互依赖程度越高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也相应越高,反之亦然。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连续性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态是可变的、具有差异性的,同时也是一个连续的、不可中断的过程。大学生的认同过程是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契合,并且同社会发展和个体社会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不会随主观意愿而停顿或中断。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任何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万事万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无限过程。[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受所处内外环境以及目标驱动的共同影响,认同过程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一种前进性、曲折性和周期性的态势不断推进,总体呈现螺旋式上升形态的运动形式。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态分析

正是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时代特性,在研究认同这一状态问题时,可以将其作为变量,以认同和反对(即非认同)两个维度,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划分为四种状态:被动式认同状态、非认同状态、强烈意愿认同状态以及犹豫式认同状态。如图1。

图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态图

将这四种认同状态对应到实际工作中,即可分析出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研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态整体向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指出,对于作为当前文化建设重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大学生具有高度认同。在2015、2016、2017年度的调查中,分别有85.9%、85.4%、89.5%的大学生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有责”,[6]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态整体呈现强烈意愿认同的积极状态。

在强烈意愿认同状态下,大学生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高度一致,个体行为特征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此时,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为强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具有较高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性,充分强调和体现对组织的包容性和集体性,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的理想状态。

(二)凸显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态个别欠佳

在整体状况利好的同时,要清楚地意识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态上,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犹豫式认同状态

犹豫式认同是大学生个体既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些方面的认同,也存在对某些方面不认同的状态模式。这种在两种不同认知状态下来回犹豫的认同状态,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个体认同冲突的出现,因此犹豫式认同是一种极不稳定的认同状态。一旦发生环境变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使大学生个体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整,就极有可能出现不认同的现象。犹豫式认同是一种不均衡、不成熟的认同状态,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充分认知和内化的外在体现。

犹豫式认同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学得不深、研得不透,导致大学生个体存在思想意识模糊、理想信念迷茫等问题,造成遇事不坚定、观点反复不明确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多元文化思潮冲击影响下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使得大学生产生思想波动。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的微渗透导致了大学生的思想偏差,从而产生了犹豫式认同状态。

2.被动式认同状态

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类大学生群体:他们对社会及他人价值观缺乏兴趣、漠不关心,难以形成认同,同时也不提出反对或质疑,对社会、学校或组织提出的认同要求被动式接受。这种对认同和不认同都处于低水平的被动式认同状态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一种非正常状态,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隐患。首先,大学生个体的这种认同状态将自身与社会、学校、组织隔离开来,使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脱节。其次,由于大学生个体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认同,其行为方式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反应可能会产生无意识背离,这种相互作用就会对其他大学生个体产生影响和威胁。同时,大学生个体在被动式认同状态下,行为特征往往不具有代表性,难以被察觉和发现,造成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的盲区。

出现被动式认同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尤其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全盘接受,导致大学生走进“入脑不入心”的认同怪圈;二是受个人利益驱使。大学生在面临评奖评优、就业、升学等关系切身利益的情况下,往往对政治学习内容采取被动接纳的方式,以达成个人目的;三是从众心理形成的随大流、人云亦云现象。尤其是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整体向好的大环境下,这种从众式的被动认同状态极易出现。

3.非认同状态

非认同状态下,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较高程度的不认同感,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处在完全不同的等级上,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低程度。非认同状态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大学生个体对社会、学校、组织产生强烈的抗拒,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对社会价值观完全否定。同时这种不认同的状态直接对大学生行为方式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导致大学生出现针对他人或者组织不利的极端行为。非认同状态下,大学生个体逐渐和社会主流相背离,不利于个人人格的健全发展。

非认同状态的产生多是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片面的外部灌输为主要方式方法,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反感情绪的出现,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恶心理。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少数大学生形成带有特定政治倾向的错误思潮,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对立、抵制行为,影响社会、个人的发展。

以上三种不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态,都会对大学生个体以及社会产生消极影响,都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想要达成的理想状态;而在积极认同状态下,大学生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整合,并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观指向重塑自身行为,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状态。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保持一定程度的契合,而非取代或替换,这种适度的相互依赖,实现了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双赢”。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积极认同模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以及个体差异等情况有所变化。

四、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的培育路径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有效力量来源。在积极认同范畴内,研究和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落脚点。

(一)加大教育力度以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体系必然包含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面临的新矛盾,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日益增长的个人美好需求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近几年,随着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思政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收获了丰硕成果。但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淡薄、政治自觉不足等现象。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状态,就要紧密结合当今内外环境,针对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新矛盾,进一步加大教育力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一是要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纳入高校育人体系中,坚持问题导向,更加关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内化的实际效果。既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更要入心,使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二是落实三全育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政工作人员的事情,更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共同责任。高校思政工作要与专业教育、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结合起来,从学校引领、社会约束、家庭熏陶、个人塑造四个方面入手,营造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状态的大环境;三是要坚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着力加强教育方式的青年化、故事化、立体化,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实效性、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四是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想要及时了解阶段性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便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调整方案,就要进行系统化思维,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

(二)提升情感认同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对大学生来说格外重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发展归结为由低到高的五种不同层次的人类需求,从而指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的。大学生在满足和追求不同层次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并完成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应该从其个人的发展需求着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9]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国家价值的有机融合。

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以帮助其更好的成长成才,主要聚焦于两点:价值认可和人生选择。通过工作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字面意义,很难将其与个人价值观的确立、全面成才发展、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质为国家乃至世界所推崇,大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0]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和外部环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美好愿景,为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健康的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个人层面的坚持奋斗,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而正是有了每一个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才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要引导其树立健康、积极、发展的价值观,将个人发展需求与社会、国家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同呼吸、共命运,这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1]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主动接触社会的自主意识和良好的政治参与习惯,养成对社会、国家的情感依赖;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如国家发展成就展、新农村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方式,使大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绩,提升其国家自信和自豪感;通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畅通“知”与“行”有效转化的渠道,鼓励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过程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内化于心。

(三)抵御错误思潮以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新挑战。在特殊的发展时期,既要做到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要时刻警惕西方文化的渗透和错误思潮的入侵。因此要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认同,最根本的是要做好对外、对内两方面的工作。

对外要积极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歪理邪说,使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一是抓住课堂主渠道,坚持课堂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利的战场,以“课堂”为抓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二是利用网络主媒体,通过搭建网络红色阵地,规范网络平台管理,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构建和谐的网络思政大环境;三是规范管理主制度,合理有效的日常管理可以优化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提升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内则是要将重点放在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及价值观的自信问题上。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12]决定和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和实力水平。要实现个性色彩独特鲜明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认同,文化自信教育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有效捷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基础。[13]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一是要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基层民族文化,都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沃土和强大根基。在传承文化教育的过程中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提升文化自信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一个更为有利、更可依赖的现实来源。二是要靠创新,“打开门来”搞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中把握主导,就必须“取长补短”,不断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才能永葆中华文化活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华文化得以发展和强大,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得以树立和坚定。

(四)完善法治建设以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构建合理有效的法治是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力的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落地、生根、发芽的基础。任何一种价值观如果缺乏社会结构的制度保护,无论它多么科学合理,都难以成为社会成员信奉的普遍价值原则,换言之,制度就是核心价值观程序化、规范化的表达。[1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重要进展,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和落实的重要方式和载体,[15]有助于加快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坚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16]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要固化于制。通过完善法治建设,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合理化、合法化,大学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任务,而是义务;通过完善法治建设,更有利于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可以帮助高校正确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17]通过完善法治建设,便具备了反对错误思潮、敌对势力的锋利武器,能够有效应对歪理邪说、偏激思想及极端个人主义。

猜你喜欢

个体价值观状态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状态联想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