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2019-09-02邓棣今
邓棣今
100026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目前,全球慢性病防治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防治形势十分严峻[1-3]。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慢性病总体呈现出“三高三低”现象,即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4-5]。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6-7]。各种慢性病会对个体造成躯体痛苦和心理影响。焦虑慢性病人群不仅常见,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躯体预后,增加医疗负担[8]。随着分级诊疗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下沉到社区就诊,因此,社区制定老年慢性病焦虑、抑郁的干预措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意义,同时,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获得感、幸福感提高有很大帮助。
资料与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老年慢性病合并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80例。⑴纳入标准:智力正常,患慢性疾病史1年以上,交流自如,情绪稳定,能看懂或听懂调查问卷所涉及的问题。⑵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家族史。②有严重心肌梗死、尿毒症、脑梗死、肝硬化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史。③3个月内有抗焦虑抑郁药物服用史,或伴严重物质滥用的患者。④3个月内有急性感染史以及可能导致情绪异常的病史,如家庭变故等。
评价方法:①焦虑自评量表(SAS)是1971年由Zung编制,用于对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包含20 个条目,按1~4 级评分,其中第5、9、13、17、19条5个条目的评分需反向计算。SAS的主要评估方式为将20 项条目的得分相加得出总粗分,将该结果×1.25 取整数部分,即获得标准分,总分的高低代表焦虑程度的轻重。其中无焦虑<50 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②抑郁自评量表(SDS):由Willianm 和W.K.zung 于1965年编制,对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和变化能较好体现,可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情况,由20 个条目构成,同样为1~4级评分,20个项目得分总和为粗分,×1.25 取整数,即标准分。SDS 的主要统计指标与SAS 相同,总分越高,抑郁的程度越高。其中低于53 分为无抑郁;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以上者为重度抑郁。
干预方法:①对照组仅给予慢性病常规治疗处理措施:慢性病常规知识介绍,饮食、运动、药物等健康管理。②干预组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心理治疗1 次/周,30~40 min/次,持续8 周。心理治疗包括个别心理疏导和团体心理干预。通过采用鼓励、安慰、劝导、支持、理解等方法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重度焦虑抑郁的患者请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干预。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干预组男22 例,女18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干预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得分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和表3。
讨 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是极其复杂的,焦虑、抑郁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这些负性心理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患者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9],社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为焦虑和抑郁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10-11]。Beekman 等报道未达到诊断标准,但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社区中老年人中[12],在未来3年内约1/3可发展为重度抑郁或焦虑,且晚发焦虑、抑郁往往以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发病率高、预后不良、治疗成本高、死亡率高为特点。因此在慢性病的防治上,决不能忽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提示,老年慢性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见,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中有必要加入焦虑抑郁心理干预治疗。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患者拥有正确的健康意识,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或消除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识[13]。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社区健康教育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4]。心理干预措施可加强患者对疾病及发生机制的认识,能较好认识疾病的预后情况。本研究是针对慢性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老年患者给予健康教育中加入心理干预的措施,研究表明,给予心理干预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分数明显下降,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随着分级诊疗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如何能够接得住,这就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多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包括对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识别,同时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入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更多的患者改善焦虑、抑郁状态,使患者有更多的获得感。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干预组 39 59.3±5.5 45.0±7.9 12.767 <0.05对照组 38 59.1±5.1 58.9±5.7 0.395 0.696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干预组 40 59.1±9.2 48.0±11.5 5.91 <0.05对照组 39 58.5±8.5 57.7±6.8 0.425 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