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效果及适宜剂量分析

2019-09-02陈应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3期
关键词:阿托血脂血压

陈应军

100070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北京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病,两者合并发生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为探寻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伴高血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抗高血压药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具体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老年患者413 例,男259例,女154例;年龄63~89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31 例,男141 例,女90 例;平均年龄(70.3±2.5)岁;高血压分级:1级高血压50例,2级高血压170 例,3 级高血压11 例;病程3~13年,平均(7.4±1.3)年;合并有其他慢性病43 例;平均体重指数(27.3±2.8)kg/m2。对照组182 例,男118 例,女64例;平均年龄(69.8±2.7)岁;高血压分级:1 级高血压36 例,2 级高血压139例,3 级高血压7 例;病程2~15年,平均(7.1±1.6)年;合并有其他慢性病37例;平均体重指数(27.2±3.1)kg/m2。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包括ARB、ACEI、利尿剂、钙拮抗剂等常规药物。①对照组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单次服用剂量为20 mg,1次/d;②观察组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单次服用剂量为4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1]。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和IMT 值,血压检测指标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上清液检测血脂水平,上述指标均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2]。IMT 值采用颈部超声检测,水平越低说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越好。依据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将临床总有效率分为3 类:①显效: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水平完全恢复正常;②有效:血压和血脂水平明显降低;③无效:血压和血脂水平无改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IMT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IMT比较(±s)

组别 n SBP(mmHg) DBP(mmHg) IMT(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31 159.2±11.5 110.3±10.2 109.5±12.3 82.7±3.4 1.85±0.27 1.21±0.15对照组 182 154.8±14.7 136.1±11.9 110.4±10.2 96.2±4.9 1.91±0.19 1.49±0.17 t 0.845 4.962 1.005 5.019 0.789 5.124 P 0.213 0.043 0.172 0.039 0.228 0.03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n TG TC L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31 2.39±0.32 1.37±0.19 6.71±0.58 3.17±0.38 3.91±0.38 1.71±0.35对照组 182 2.45±0.26 1.98±0.24 6.93±0.34 4.81±0.53 3.93±0.41 2.55±0.32 t 0.762 4.992 0.871 5.117 0.934 5.048 P 0.239 0.040 0.205 0.034 0.192 0.039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 16.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IMT 值及血脂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IMT值和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头晕3例,面部潮红2例,恶心呕吐4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皮疹2 例,面部潮红2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处于高位,不仅会造成肾脏、心脏等靶器官损伤,而且会影响机体代谢功能,其中脂肪代谢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因此高血压患者极易并发高血脂。血脂异常又会反过来加重高血压病情,这主要源于脂肪代谢紊乱会进一步降低血管弹性,从而降低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不仅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抗炎、降血压效果,但对临床应用剂量存在一定争议,为此本研究将2 种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应用于临床中。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增加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后,未见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综上所述,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临床治疗风险。

猜你喜欢

阿托血脂血压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稳住血压过好冬
你了解“血脂”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