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遵宪诗歌中的文学理论革新
2019-09-01黄瑞钰
黄瑞钰
摘 要: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是岭东诗派的突出代表。在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中,他选择异于以往的“诗外有事,诗中有人”的诗学写作路径,留下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诗歌作品,创新性地留住了客家传统文化与民俗记忆的根。在诗歌传统形式体系中寻求突破,以“我手写我口”的胆识和倡言,昭示并身体力行于诗体、诗歌语言创新变革之路,大胆地摒弃拟古仿古的陈词滥调。
关键词: 黄遵宪 客家民俗 诗界革命
黄遵宪是近代诗坛文学巨擘,其文学成就是在写作手法上改变拟古之习,关注现实,有诗歌创新的理论、主张和创新实践,从而成为中国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历史过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梁启超和黄遵宪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也是晚清诗界创新的代表人物。两人不仅是生活中的相知相通的挚友,而且均有着对文学的追求及对政治新思想的倡导,相近的文化修养使得他们具有共同的话题。梁启超在著作中说道:“近世诗人,能熔铸新思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①使黄遵宪在文学诗坛中备受瞩目。
胡适说:“黄遵宪是有意作新诗的人。”②大力推崇黄遵宪大放异彩的长篇诗歌作品。随后,郑振铎、陈子展等人编撰文学史将黄遵宪纳入为文学史著中的重点诗人和作家,全力宣扬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主张,试图确立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爱国诗人、白话文先驱的共同论述。随后,为了强调黄遵宪诗歌在既定的理性价值格局中构架新的亮点,郑振铎在《中国文学论集》中说:“欲在古诗体中,而灌注以新鲜的生命者,惟黄遵宪是一个成功者。”③标志着黄遵宪诗歌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诗歌创作的崇高地位。
一、文学量度的诗性表达
黄遵宪的诗歌大多是词汇朴实简单,语感格调高昂,形象鲜明感人的文学珍品。之所以能屹立近代诗坛,在于黄遵宪诗歌注重“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性表达。黄遵宪的诗歌引用客家山歌的诗性表达淋漓尽致,体现在诗歌形式化用、语言革新、表达手法上等层面的尝试。
(一)诗性表达的桥梁——形式的化用
从形式上说,黄遵宪保持了文学传统的连续性,把当地民歌创作之精髓独特性地融于个人的诗作创作中,诗歌韵味颇似民歌。其兼收并蓄的包容性能够适应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表现各类题材和塑造生动形象,烙刻着生动朴素的民间底色。客家山歌体的形式令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黄遵宪借用其形式而却又加以变化,也是为了加重语气,将客家山歌形式与传统的诗歌格律糅合,使诗歌情绪高昂,增强地域性作品的形象性与感染力,渲染气氛的一种诗性表达。虽然还是在以往的诗歌体系的范畴做出的形式革新举措,但这种大胆且渐进的诗歌创作形式改良,使诗歌语感和音韵的地域感浓郁,文句整饬不失灵动,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二)诗性表达的建筑——语言的妙用
其诗歌语言的妙用在近代文学史上真正具有突破意义,在近代白话文运动以后,他打破了以往的诗歌句式牢固的枷锁,突破了以往的诗歌句式的束缚。首先,在他的诗歌语言的锤炼上,突出的是他散文化的语言笔触,将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最熟悉惯有的民间语言运用其中,常常通过口语化、通俗易懂的诗歌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贴近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次,表现为黄遵宪诗歌打破诗歌僵化呆板的甬道,进行含蓄的语言锤炼。尤其是《赤穗四十七义士歌》:“观者拜者吊者贺者万花缭家每日香烟浮,一裙一屐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枝一笠一歌一画手泽珍宝如天球。”不同于传统诗歌的语言节奏,他力求诗歌语言的脱俗化和咏叹化。语言锤炼斟酌于弹词、粤讴之间,呈现诗歌文本“自由而不散”的散文化。把诗句拉长显得语言格调欢快流畅,风格复杂多变,叙述节奏舒缓而张弛有度。在《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一诗中,黄遵宪的诗歌语言锤炼是不拘一格的,以纯任自然的散文化倾向最突出,巧妙汲取粤东山歌谣谚的艺术营养,用直白铺叙的语言特色表达自我情感。句无定式,伸缩自由。篇幅长短不一,自由散漫。诗语通俗自然,字数多少不等,可诵可歌,朗朗上口,从而读起来有一唱三叹的艺术韵味。为现代白话诗的出现铺平道路。
(三)诗性表达的钢筋——手法的借用
黄遵宪在早年的诗歌写作中,提倡写作时“皆采取而假借之”,《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是成功的范例。这首诗巧妙地借助客家童谣口语化特点作为诗歌发端,汲取口语化诗歌表达的营养,语言朴素晓畅,字字明白如话,让客家山歌走进诗歌的殿堂。
从修辞手法上说,他革新传统的固有的修辞形式,力求做到上下连贯、一气呵成。诗歌中大量篇幅的对句排偶,不仅鲜明体现了地方特色,还使其修辞手法富蕴时代内涵。“清如新炙簧”的虚实结合,达到渲染烘托的效果,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例如他常用的“顶针”“双关”等手法,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意境。以他辑录的《山歌》之一为例,极大地开拓意境空间,巧妙糅合客家山歌与传统的诗歌格律,形成强烈的对比。此诗以“流俗语”入诗,“出门”“鸡乱啼”“五更鸡”等衬字、衬词的运用,突破了某些正统诗歌的沉闷框架,语言流畅直白,颇具民歌韵味,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二、诗歌创作的理论革新
(一)言文合一
他运用方言口語创作的一些具有民间风味的诗篇,尤其是晚年回到客家故乡后创作的新体诗《出军歌》《军中歌》《旋军歌》④等诗篇,更富有客家民歌韵味,语言明白如话,鲜明地受到客家山歌,特别是客家童谣的影响,是“言文合一”理论付诸实践的产物。其他的维新派诗人所自我标榜的新诗⑤,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在性质上也有所区别,不仅因为他们大量拼凑新名词,堆砌语句却受潮流所规限,而且丧失诗歌原本该有的美感。黄遵宪在总结前人经验的诗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秉承“言文合一”思想的正确指导,对诗歌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这些无不体现了黄遵宪振臂高挥革故取新,对摹古、拟古之退化文学观进行有力冲击,坚决走自觉、坚定的文学道路。
深刻认识到文化垄断对思想灾难性的毁灭后,在晚清白话文运动中,黄遵宪为践行“我手写我口”这一诗学理论主张,与旧生活与旧思想彻底对立与割裂,大力提倡简练且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促进了近代诗歌的发展与转型。黄遵宪是后来胡适、周作人等“五四”先贤提倡白话文学的先导。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小说》杂志特辟“杂歌谣”⑥专栏,专门发表具有民歌特征的诗歌作品,给我国的文学发展带来了非常可贵的经验。杂志发表的作品文体以崭新的题材、崭新的主题、崭新的风格为主,改变根深蒂固的古典诗歌格局。除此之外,他们还进行了近代的话剧、散文、小说、戏剧多方面的尝试,他们的文字功底远非今天的作家、学者能比。利用白话文写作,言简意赅,行文流畅,对其他样式的文学创作造成深远的影响。读起来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通达畅快,将诗体的改革引向“言文合一”的道路。不得不说,日后的“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发展都受到其自觉而明显的影响。
(二)真我之诗
从有关黄遵宪的资料得知,他屹立岭南文学之林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他写诗追求情感的真挚,追求真我,从而学古而不泥古,发挥化国育民的作用,代表新兴的知识阶层改造文学世界的愿望。具有“真我”风采的黄遵宪深谙继承中国古代诗歌的利弊。倘若诗歌一直固守以往诗歌老化、钝化的思维禁锢,不改变以往诗歌大而空的说教套路,诗人的艺术审美观依旧会受到影响。原本他的文学创作趋向于雅俗严肃的用典文学,但是那时候的现实是普遍没有进行真正的白话文学改革。社会的衰落影响了诗坛的诗学探索和创作实践,黄遵宪下定决心进行诗歌创作的“大换血”。
为了扛起诗歌改革的大旗,挽救诗歌的没落命运悲剧,他开始在日常写诗中重视民间文学之真,用真实的情感色彩铸造文学世界。诗歌开始平民化,改变旧俗官场油腔滑调的基调。古语、旧的典故、旧诗体格律都被他所摒弃,他意识到只有情真、意真、抒发心声的情感内容才容易感染读者,才能在诗风不振的清末文坛上焕发生机。后期的诗歌无一不融入他写出“真我”之诗这种不拘形式的新诗创作风格,不断进行诗歌创造,表现了他独特、鲜明的“真我”特色,扩展了诗歌的真实写作与表现范围。笔者认为,他批判了诗坛上的矫揉造作、浮华无实,表现了对诗歌的一种新的追求,扩大了诗歌语言运用的范围,积极地写作了一些生活化、口语化的诗歌,从而追求诗歌的真实自然。由他纵论晚清风云所创作的真我之诗理论,是以他自我的一种自觉顺应或自觉利用的态度,照亮前行的诗歌革新路,走出过往诗歌笼罩下的黑暗阴影。
(三)尚用审美
高举“诗歌革命”旗帜的黄遵宪,在诗歌文本表达中擅长把独特的审美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言文合一”倡导文学的革新性,深刻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既有对客家人在经年漂泊与迁移客居的过程中发展田园牧歌式农耕生活的追忆,又有对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迷失的忧思。倡导文学的写实性,他描绘了秀丽山水。追求尚用审美,赋予他创作的灵感。事实上,黄遵宪利用其尚用审美的价值观,讴歌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孕育了重经世、尚实用的传统是黄遵宪客家情怀最重要的体现,体现文人诗歌的韵味,使读者沉醉于诗歌所呈现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中。以诗歌社会价值的重视为参照而得出的“我手写我口”的诗学主张,倡导“言文合一”,宣扬“真我之诗”,追求“尚用审美”,呈现出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在诗歌理论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黄遵宪在诗歌中大胆地摒弃阻碍文学发展的陈词滥调,以兼容并蓄的气度,致力于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转换。黄遵宪独特的诗学审美呈现,自觉地提升独特的文化本质,在他的诗歌中构筑起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诗意地描绘了一幅客家先民辗转南迁的历史画卷。这些诗篇无疑成了当今宝贵的当地文化,对以后的客家地域文学和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甚至于广东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发挥了历史性的标识作用。
注释:
①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光绪三十一年,1905.
②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③郑振铎.中国文学论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1-07.
④黄遵宪.《军歌》共二十四章,分《出军歌》《军中歌》和《旋军歌》各八章。
⑤郑敏.新诗面临的问题[J].文艺研究,2009(3):47-48.
⑥张永芳.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3.
参考文献:
[1]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黄遵宪.黄遵宪文集[M].日本:中文出版社,1991-10.
[3]黄遵宪.人境庐集外诗辑[M].北京:中華书局,1960-12.
[4]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8.
[5]华南师范大学近代文学研究室编.中国近代文学评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09.
[6]陈铮.黄遵宪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张永芳.黄遵宪新论:文学革命的先驱[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8]左鹏军.黄遵宪与岭南近代文学丛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0.
通讯作者:刘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