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秦巴山区红色饮食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设想※
——以四川巴中地区为例

2019-08-31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巴中红色旅游红色

吕 燕 徐 培 冯 霞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2013年习近平同志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系列意见、政策,就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所谓精准扶贫,即是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地理资源优势、人口贫困情况所开展的扶贫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精准扶贫被看作是贯彻落实扶贫战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对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边远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展旅游业,而国内旅游消费中的重要部分则是饮食消费,如能有效利用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充分挖掘和开发区域内的特色饮食旅游资源,将对提高当地人民收入水平和改善其生活质量大有裨益,更有利于实现地区的精准扶贫。

1 红色饮食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其与红色旅游的关系

1.1 红色饮食旅游资源的含义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红色饮食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比较特别的一种旅游资源。这是一种兼具革命历史、事迹、精神的内涵以及当地特色的综合性饮食旅游资源。构成红色饮食旅游资源应主要包括革命文化饮食资源、地方特色宴席及小吃资源、茶饮酒水资源以及基本的食品原料资源等。

1.2 红色饮食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的关系

红色旅游是当代中国旅游的重要类型,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且主题性强的旅游形式,是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主题性旅游活动[3],通过红色旅游可以追忆过往、了解历史、增长见识、凝聚民心、传承文化。而特殊艰苦时期所形成的特定饮食形态,如由当地人民支援的各种食物;就地取材的野生食物以及烹煮、食用时所食用的器具等,为当代旅游者提供了从未体验过的饮食文化情景,具有极大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如学者谭冬发提到,在抗战期间,沂水县人民碾小米、烙煎饼支援前线,现在当地部分地方就利用“红色”煎饼,使得农民发家致富,造就了广阔的旅游市场[4]。又如学者刘红梅研究显示,我国部分知名红色旅游区,如韶山、井冈山等,都开发有成熟的红色餐饮品牌[3]。同时国家在《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上提出,要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有效整合周边各项旅游资源,“旅游+”复合型产品[5]。

2 开发秦巴山区红色旅游饮食资源的意义

2.1 丰富和完善秦巴山区红色旅游主题产业链

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旅游者对旅游市场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专项和特色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极具体验性和参与性的美食旅游在近年来大受欢迎,加之众多的美食影视剧、纪录片的热播,去旅游地品尝独一无二的特色美食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原始的严肃、沉重、枯燥、单调特质或许在大众眼里天生就有不可避免的劣势,是无法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拟的[6]。因此开发出具有秦巴山区红色旅游特色,兼具革命、历史底蕴及当地特色的饮食产品,一方面让旅游者除了能获得视觉上的冲击、精神上的震撼,更能在味觉上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丰富和延伸秦巴山区红色旅游主题产业链。

2.2 有效提高地区旅游经济效益,实现旅游扶贫

饮食是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的各类消费数据统计显示,饮食消费往往占总支出的18%~20%。另据最新的网络在线调研数据显示,游客在游览国内景区过程中,除去景区门票以外的主要的额外消费项目集中在饮食上,约占77.7%左右,65.4%的旅客认为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饮食旅游资源能有效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红色旅游目的地应由红色旅游资源与多元素组合的整体组成,打造“红色旅游+”复合型旅游地,才能为区域扶贫富民的可持续提供多重保障。在秦巴山区红色旅游区可通过探寻、开发与之相匹配的红色饮食资源,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从而提高区域内的旅游收入。

2.3 符合国家红色的旅游发展政策

秦巴山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却是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共划分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旅游局就宣布了“十三五”时期旅游扶贫目标,即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1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紧密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整合当地现有资源,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拓展红色旅游的脱贫富民功能。支持当地群众参与餐饮、住宿等经营服务,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培育富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本土品牌。[7]如何能在区域内有效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实现精准扶贫,则需要探索开发提高游客消费的旅游资源和项目。综上所述,在该区域内开发红色饮食旅游资源、增加旅游收入,不仅符合国家红色旅游发展政策,也能起到旅游扶贫的作用。

3 四川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分析与特色评价

3.1 四川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分析

3.1.1 区位概况

巴中地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属于秦巴山区中心城市之一。巴中是四川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也是川陕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有“红军之都”之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区内包括市辖的巴州区和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及南江县;以及众多的乡镇和村社,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了三国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其中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平昌县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南江县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巴州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形成了“红绿古”共存的特色旅游资源格局。近几年来,巴中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加之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等背景下,区内红色旅游发展迅速。

3.1.2 区域红色饮食资源分析

巴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区内物产丰富。笔者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实地调研,并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相关要求对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饮食资源进行了收集、分类整理及分析,具体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四川巴中地区资料中记载红色饮食相关资源[8-10]

表2 四川巴中地区特色菜肴、小吃资源

表3 四川巴中地区特色产品

表4 四川巴中地区特色饮食习俗与节庆资源

3.2 四川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特色评价

3.2.1 食品原料种类丰富,地方特色明显

根据《川陕革命根据地粮政史长编》中记载,巴中地区背靠大巴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巴河、洲河和汉水纵贯其间,水利资源丰富[8]。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巴中地区从古至今,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革命战争时期,当地出产的食材种类非常丰富。而如镇龙山瓦灰鸡、巴山土鸡蛋、巴山腊肉等都是巴中特有物产,办十大碗、恩阳席、倒牙等也仅见于当地,故该地食材不仅富足,且地方特色明显。

3.2.2 红色积淀深厚,时代特征鲜明

巴中地区属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独特的巴人文化,还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积淀也保留了无数的特色饮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渔溪咸菜,据记载,1932年徐向前率领红军入川时,巴中渔溪人民为解决红军没有菜吃的困境,贡献出自家的腌菜,因此在当地将此菜取名“红军菜”。又如通江银耳,其本身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材,老区人民在扶贫攻坚中大力发挥其优势,开发了银耳宴席,银耳小吃莲子羹、银耳包等。

4 四川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开发现状及可行性调研

4.1 调研范围及方法

项目组通过对四川巴中地区实地访问、调查及资料信息的查阅,对红色饮食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做了相关数据统计。为了能全面了解游客对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的认识、偏好、开发愿望及可行性,项目组制作了关于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开发的市场问卷调查,于2018年国庆期间,选取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4个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南江县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平昌县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及恩阳古镇采集数据。调查问卷由游客的人口信息特征;对巴中地区红色饮食文化认知情况;开发市场需求、可行性情况及意见建议4部分组成。本次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93.6%,基本情况为:女性256人,占比为54.7%,男性212人,占比为45.3%;本地游客占比76.3%,外地游客占比23.7%。数据真实有效具有一定代表性,为问题分析及开发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4.2 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4.2.1 四川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四川巴中地区所辖的两区三县——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及南江县实地调查及资料信息的查阅,对区内的饮食发展现状做了相关数据统计(见表5)。各地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及发展现状如下:

近年来,巴州区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在整体旅游收入中,吃和住占比较大,为满足游客的需求,区域内加强了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酒店、餐馆等。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等多处革命遗址。

恩阳区自建区以来,已完成了多处旅游景区、特色村镇的创建工作,其中古巴人聚居区红军遗址是主要的红色旅游景区。区内还成功举办了芦笋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饮食文化节庆活动。但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仍处于建设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平昌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是革命烈士刘伯坚同志的故乡,包括了刘伯坚烈士故居、川陕苏区平昌革命文物陈列馆、抗日纪念碑等多处红色旅游资源在内的12个国字号和36个省级旅游品牌,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非常重视,极力规划、建设区内的特色旅游发展。但平昌县属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因此在区内存在如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交通不完善、食宿环境差、质量等级较低等问题。

通江县是川陕苏区首府所在,拥有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后勤基地和空山战役遗址、中共川陕省委第一次党代会会场旧址等为代表的众多革命遗址、遗迹经典红色旅游景区。通江县打造了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开发各项旅游产品。2018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利用当地特色食材,通过炒、煎、炖、卤等多种烹饪方式,制作了各式特色的通江小吃。自2016年开始,通江县还举办东郡水乡摸鱼节,通过活动有效带动了周边饮食、住宿条件的提升。

南江县位于四川米仓山中的米仓古道上,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民俗庞杂,自然资源丰富,同时是徐向前元帅长期生活战斗的地方,保存了完整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禹王宫等红色遗址。2015年开始,南江县每年都会举办黄羊美食节,以进一步传承冬令进补的饮食文化习俗。2018年南江县又以“传承本土饮食文化”为主题,举办首届南江大酥肉节,极好地推动了当地于旅游文化的发展。

表5 四川巴中各区县餐饮分布统计表

4.2.2 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是政府大力支持旅游扶贫建设。作为革命老区的巴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为加快老区的振兴发展,拓展脱贫攻坚发展新路子,巴中市政府于201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创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内涵,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吸引周边居民参与景区内配套服务,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政府投入加强技能培训,支持当地群众参与餐饮、住宿等经营服务的发展思路[11]。此外,巴中市政府还出台了《巴中市促进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措施》《巴中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策划》《巴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政策文件支持地区旅游及扶贫工作的开展。因此,政府的支持,是发展巴中地区红色旅游饮食资源的最大保障。

二是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填补该类旅游产品空缺。巴中红色旅游迅速发展,2018年国庆黄金周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1%以上,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从表5中可以看出来,目前区域内极少或暂未出现红色饮食产品或主题餐馆。对比同样是红色旅游胜地的井冈山,早已开发了走红军路、吃红军饭的资源,让南瓜汤和红米饭深入人心,还打造了众多的井冈山红色主题餐厅等,有效发展了地区的旅游经济。根据问卷调查中对巴中地区红色饮食文化认知情况及开发市场需求情况来看,游客通过参与红色旅游,对区域内的红色饮食资源有所了解,同时绝大部分游客愿意购买或体验当地的红色饮食产品。由此可见,如能在巴中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相关的红色旅游饮食产品,对于拉动就业,提高收入,扶贫攻坚必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可行性极强。

三是饮食消费占比增高,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是四川省红色旅游主题年,四川省旅发委提出要充分提升红色旅游的供给能力以及扶贫攻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因此,红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势头良好。根据近年的国家黄金周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旅游餐饮消费逐年上升,特色餐饮受到追捧,美食成为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抓住目前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凭借巴中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及特殊的饮食文化资源,合理地规划红色旅游+饮食,开发出有特色、有文化、有寓意的红色饮食资源,这不仅符合主题年发展的要求,还能有效开拓旅游市场,起到脱贫致富的作用。

5 巴中地区扶贫型红色饮食资源的旅游开发策略

5.1 创立品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5.1.1 体现红色文化特色,创立红色饮食品牌

根据实地调查可见,目前巴中地区尚无红色饮食旅游资源相关产品问世,因此,开发中首要的步骤就是创立品牌,得到大众认可,让品牌引领发展。应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另外还应兼具地方特色。巴中地区两区三县内的红色旅游资源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红色文化背景,深入发掘历史革命故事,塑造别致的红色饮食形象,打造独特的品牌。在食品方面,大力发展革命传统食品,引经据典,创立品牌;将土特产引入红色饮食中,打造特色红色土特食品;引入饮食企业,如餐馆、食品厂等,通过红色文创设计,创立红色文化背景的餐饮品牌;根据革命时期大事要事,开发红色饮食纪念文化节。在饮食品牌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可借鉴国内优秀美食城市的发展模式,如成都、长沙、广州等,将其打造成为城市红色文化特色和瑰宝,带动就业,成为地区脱贫致富优势资源,有效精准扶贫。

5.1.2 体现区域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巴中属于四川省的地级市,毗邻达州、南充、广元和陕西汉中,是城市、农村、山区并存的组团式特色区域,市辖2区3县,更是各有不同,需要更加深入地调研,掌握更新市情,合理规划,准确定位,因地制宜的发展。首先,对区域内5个区县做更加深入的调查,完善各自的数据和资料,力求准确掌握本区县内主要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文化、红色饮食资源、地方特色饮食、特色餐饮企业、与饮食相关的革命传奇故事、重大节庆活动、特色美食活动以及环线上的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其次,合理规划巴中地区红色饮食旅游,立足整体,突出特色。调查结果显示,红苕饭、洋芋、玉米等是大家熟悉的红色食品,且在各区县均常见,可打造为整体区域的红色饮食品牌。各区县则侧重打造自己的精品:巴州区,巴中地区的中心城区,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南龛石窟为中心,饮食资源丰富多样,开发特色的红色饮食街区为基础,大力推出新兴红色饮食品牌。科学整合区域特色饮食文化资源,合理规划红色旅游+美食旅游带,形成有看有吃的红色文化区。恩阳区,以恩阳古镇为中心,开发特色红色小吃古镇街区。平昌县,区内的白酒产区,可借助酒是红军长征期间重要的生存食品,打造红军酒品为基础的饮食文化之旅,融合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相关资源。通江县,以红色银耳旅游系列为主体,联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及诺水河溶洞,打造以美食为主题的红色饮食旅游。南江县,结合光雾山自然旅游景区,打造生态红色旅游环线,开发翡翠红苕饭、红色山茶系列饮食,形式红色、生态、特色联动发展线路。

5.2 招商引资,务实营销,大力宣传

5.2.1 产业联动招商引资,做好营销工作

开发扶贫型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在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后,政府需要与美食相关企业联系,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并与企业上下联动,做好营销工作。首先,引入较为有影响力的食品,以食品安全为保证,红色文化为主导,通过调查研究、试吃等活动,根据情况反馈,掌握游客的喜好,提供市场需要的红色饮食产品。其次,充分将4C、整合营销等营销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恩阳古镇等为招引,以红军饭、红军酒、红军茶为招牌,以大酥肉等地方特色食品、乡村特色活动为引擎,结合红色旅游,带动区域的红色饮食旅游及其他的美食旅游,并通过红色旅游线路设计,串联衔接红色美食资源。

5.2.2 借助主流媒体,加强对外宣传

目前,不管是红色旅游还是饮食文化旅游,其竞争都越来越大,塑造了特色红色饮食品牌后,则需要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进行对外宣传。首先借助传统的宣传手段,如电视、网络广告、各大交通站点广告、车身广告等方式,其次还要借助一些新兴媒体,比如“三微”(微博、微信、微电影)[12],制作“舌尖上红色旅游饮食”“上新了·红色旅游食品”等。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拓宽宣传的层面,增大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受众的层次,有效占据市场。

5.3 传承文化,延续传统,实现创新

5.3.1 延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也是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精髓部分,将优秀的红色文化应用于旅游产品开发中,不仅能良好地延续、传承革命精神,还能更好地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可充分利用区内特色红色旅游景区,把饮食文化资源与“革命故事”“红色历史人物”“川陕苏区”等联系起来,设计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又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产品。

5.3.2 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不断创新

不管是旅游地还是旅游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只有不断对资源进行创新开发,才能保持其吸引力。坚持应用红色文化,保持地方特色,追求可持续发展,对巴中地区的红色饮食资源进行不断创新,紧跟时尚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区域内烹饪诀窍、原材料的传统,结合红色文化,不断推出新型食品。紧密联系红色节庆活动及地方特色节庆日,推出各项红色美食评鉴品评活动或创办红色美食节庆活动。包装上不断创新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观测点,时间段,不断更新产品的形态或包装,突出艺术性、文化性,吸引游客注意力。

5.4 挖掘内涵,注重体验,提升品位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深入挖掘并利用其文化内涵,将革命历史典故、地方饮食习俗、禁忌等,融入红色饮食旅游资源开发中,不仅能弘扬经典红色文化,而且能创造出独具特色且有内涵的饮食产品,推动扶贫工作的实施。首先,将红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融入当地乡村农家乐,打造特色红色乡村旅游区,形成包含红色文化元素、乡村元素、地方特色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村。通过布置搭土灶、烧柴火、煮红苕饭等流程,让游客获取对红色革命时期生活艰苦的感受,并设立专门体验区域,让游客亲自感受从搭火烧饭,到用餐的全过程,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其次,在红色旅游景区进出口处,建立红色饮食旅游商品专营店铺一条街,并融合本地特产小吃、特色美食、老字号食品,加入美食现场制作,游客现场参与等活动,提高红色饮食文化资料的影响,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再次,保证红色饮食产品的质量为前提,提升内在的口味及外观的品位。区域内所有销售产品需保障其食品安全并得到相关部门质量认证;设计、创新饮食产品及其外观,让游客在感悟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也获得美的体验。

5.5 政策保障,联合发展,环线交通

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鼓励,近年来巴中地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域旅游发展,特别是老区红色旅游及旅游扶贫的发展。红色旅游饮食资源的开发能极大地提高当地民众的参与,能起到良好的扶贫攻坚作用,同时明确开发红色旅游饮食资源对区内红色旅游发展重要性,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建设红色旅游饮食资源区域,提高民众对开发红色饮食资源的支持,完善相关食品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红色饮食旅游环境。红色旅游内容相对单一,应注意与区内自然旅游资源及其他人文旅游资源联合发展,形成环线交通,形成体验红色文化为主体,品尝红色饮食为中心,感受其他景观为补充的多元化旅游线路,具体见表6。

表6 四川巴中红色美食线路设计表

6 结语

红色旅游资源是四川巴中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当地人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旅游资源中,旅游饮食资源的消费占据了旅游消费中的绝大部分,因此有效开发红色旅游+饮食,不仅能丰富区内红色旅游资源,而且能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为当地精准扶贫、脱贫致富,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巴中地区红色饮食资源调查、评价,提出了5个方面的开发意见,希望能为当地红色旅游发展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巴中红色旅游红色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Famous people who love to read books
红色在哪里?
生态巴中的三张名片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