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形辅数”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8-30谭艳霞陈秋月

考试周刊 2019年66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

谭艳霞 陈秋月

摘要:“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寥寥数语,将数形之妙说得淋漓尽致。以形辅数可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使数学学习的内容更直观和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出最精确的答案,润物无声。

关键词:以形辅数;数学教学;数形结合

数学教学中,数与形是两大模块,可转化,相辅相成。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数学的灵魂,通过数与形的相互结合,可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使数学学习的内容更直观和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出最精确的答案,润物无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方法。近些年,各地市也悄然兴起“用形辅数”的数学题。

一、 通过几何图形达到数形结合

例1:在数学活动中,小明为了求12+122+122+123+123+124+……+12n的值(结果用n表示)。设计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

(1)请你利用这个几何图形求12+122+122+123+123+124+……+12n的值为。

(2)请你利用下图,再设计一个能求12+122+122+123+123+124+……+12n的值的几何图形。

解:(1)设总面积为:1,最后余下的面积为:12n

故几何图形求12+122+122+123+123+124+……+12n的值1-12n。

故答案为:1-12n。

(2)如图:

评注: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問题,用代数方法难懂且计算量偏大,通过巧妙地构图求解,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和谐美,感受以形辅数的强大魅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解题意识。

例2: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学习了一般的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探索具有特殊结构特征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平方差公式,(a+b)(a-b)=a2-b2。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上也可以采用数形结合法,借助几何方法进行验证:在长为(a+b)、宽为(a-b)的矩形上剪下一个宽为b的小矩形,拼成如下图(a>b>c),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你剪拼前后的图形的面积关系。

(a-b)(a+b)=a2-b2

在教学中,由学生思考如何验证平方差公式,引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用多项式乘法计算验证其公式的正确性,也可以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拼游戏,利用剪拼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这一关系,从几何面积的角度得出等式,进一步验证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与形的内在联系。

二、 借助数轴进行数形结合

例:学生基本都知道,|6-(-1)|表示6与-1差的绝对值,|6|表示6到原点的距离。试想|6-(-1)|表示哪两点之间的距离呢?

请从代数和几何的角度探索:

(1)|6-(-1)|=。

(2)同理|x+6|+|x-1|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x所对的点到-6和1所对的点的距离之和,是否存在这样的有理数x,使得|x+6|+|x-1|=7成立?这样的有理数有什么特点?

(3)借助以上探索并猜想:对于有理数x,|x+6|+|x-1|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请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评析:绝对值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之一。在教学中,应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将初看是代数的最值题,转化成线段长度的探讨,利用数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几何意义解决,达到数形结合以形辅数的效果。这些源于教材又异于教材的创新设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活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通过函数达到属性集合

例:利用函数图象解方程组y-2x=1,x+2y=2.

解:方程组的解为函数y=2x+1与y=-12x+1图象的交点坐标,如图所示,∴方程组的解为x=0,y=1。

例:若方程有一正实根和一负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m>12

B. m<12

C. m>-12

D. m<-12

评析:按常规,这道题应该按照方程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列出不等式组解答。现在我们可以将它转化为二次函数,用以形解数的数学方法来解决。

数学,严谨而需要创意。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转化,整体思想等,这些都是解决众多数学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数学思想。具有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直观性强,易理解、易接受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数形结合运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真正地理解和领悟以形解数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程正龙.浅议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文理导航[J].2011(12).

[2]施献慧.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云南教育[J].2003(35).

作者简介:

谭艳霞,陈秋月,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数学教学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