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转型及工作落实
2019-08-30邵纬
邵纬
摘 要:新世纪以来,信息的传递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信件、书本等纸质工具变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高速传播工具,无形中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在此背景下,图书馆作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存储空间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需要适时做出相应的战略转型,引入一些电子产品,让数字化、网络化成为图书馆的优势,在以往古朴的读书方式基础上,添加一些时代的因素,图书管理人员也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够为读者提供海量的知识和实效性的信息,不断满足新媒体时代下,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馆;战略转型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尤其是在互联网等方面,于是我国也跟随者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步入了信息大爆炸、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像以往那样,飞鸽传信、邮差传信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互联网是科技进步、社会进步的产物,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应该对其采取宽容接纳的态度,不能守旧排斥,一味地遵循旧法,这样会使图书馆越来越脱离这个时代,脱离广大读者,成为人们心中的象牙塔,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图书馆是我国重要的信息储库,担当着为人们传播信息、提供知识的重要使命。但是,如果继续采用以往的管理模式,图书馆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这就需要领导阶层对图书馆进行重新定位,进行战略转型,然后制定出新的建设和管理模式,来更好地满足这个时代各个阶段读者的需求。
一、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的特点
(一)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特点
之前的图书馆每天的开馆时间都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情况是图书馆会规定一定的时间开放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读者就可以来图书馆看书或者借书,但是图书馆都是具体的一座建筑,因此读者需要在图书馆开放的时间,亲自到图书馆进行借阅,才能看到书,这种借书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读者因为临时有事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图书馆借书,那么就不能够及时阅读到相关的书籍,这样就会严重耽误读者的阅读行为。大多数传统图书馆的书籍都是纸质版的图书,借阅者在寻找资料时,通常需要大量地翻閱,而这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有时候经过长时间的查找也不一定能够找到想要看到书。这些问题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图书馆而言,就不算是问题,现在的图书馆可以24小时对读者开放,满足读者对知识的狂热追求,时间不再是限制人们学习的因素,同时也不像传统图书馆那样受地域的限制,读者不仅可以在图书馆进行阅读,还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电子图书,另外,数字图书馆的检索方式与传统图书馆不同,可以给读者节省大量的时间,借阅者无须像之前那样,现在只要通过搜索软件找到书籍所在地位置,就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所需的资料,这种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二)图书馆的等级化特点
在之前,图书馆的评价方法不具有公开化的特点,各个图书馆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一样。通常采用一个图书馆的书的数目以及图书馆买进新图书的总数量等,都可以作为对图书馆进行评价的参考标准。这些评价参考比较多,没有统一标准,进行统计比较困难,而且人工计算的精准度比较低。然而数字化图书馆的评价与传统图书馆不同,它的等级评判指标是统一的,并且可以读者的借阅率可以通过互联网记录下来,具有准确度高,精确度高的特点,与传统图书馆的等级评价指标和方法相比较,数字图书馆的等级评判指标更加科学。
(三)图书馆馆藏的特点
传统图书馆的主要馆藏是大量的纸质版图书和大量的纸质版资料,读者通常需要去图书馆翻看纸质版的图书目录来查找所需要的图书,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大多是电子图书,不像纸质版图书那样收到许多的限制,另外,电子图书的形式多样,有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与纸质版图书相比,电子版图书的内容更生动和形象,具有更直观的特点,使读者更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相比之下,数字化图书馆更优于传统图书馆。
(四)管理员的工作特点
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与图书馆的建设紧密结合,传统的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检索查找所需图书,通过借阅图书获取所需的信息。而数字化图书将这一过程进行了优化,搜索过程更便捷,可以同时从多本书籍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是一种更便捷快速的方式。所以,以前的传统图书馆,工作人员通常每天就是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并对读者进行宣传,帮助读者寻找所需要的图书资源。现在的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与之前管理图书的工作人员的方式不同,现在需要去整理信息和资源,向读者推送图书馆的各种信息,给读者的借阅和了解信息提供途径。
二、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管理方式效率低下
传统的管理方法通常不能满足借书人的需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只关心这些书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到图书馆。他们这种十分放松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够有效地推动图书馆的发展,也不能够适应新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阻碍图书馆的建设。
(二)没有普及图书馆的信息化概念
图书馆信息化是一种十分好的事情,无论对于读者还是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来说,对于读者而言,这意味着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便捷。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这也意味着另一种工作方式的替换,这种工作方式需要更多的能力,需要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但是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还没有付诸实践,也没有更好地利用信息。最后,现代化管理理论大大降低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三)基础设施功能不全
在新媒体时代下,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以适应这个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应该要充足,各种阅读设备也要配置,要保证公共图书馆的数据网络具有自身的特点,就必须及时扩充信息资源,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考虑读者的年龄特征和偏好。
(四)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
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大部分管理人员没有适应新时代的特点,他们的工作任务仍然停留在之前最传统的帮助读者找书的阶段,大部分的图书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能力,难以完成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这就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待图书馆的老员工上,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费心地考虑,另外,在招聘新员工时也需要明文规定相关的技能操作水平,确保建设一支高素质图书管理人员。
我国许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管理者往往把服务内容集中在图书借阅和归还等内容上。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他们也没有转变之前的工作态度。因此在新的背景下,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信息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适应以多媒体作为图书资源的载体与管理员管理任务的角色。现在,国内的大多数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水平都比较落后,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下的需求。与此同时,很多公共圖书馆在招聘时,也没有特别注意招聘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严重影响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过程。
三、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转型
(一)建立和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服务体系
处于这种大的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依靠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将不同分类、不同内容的信息资源汇集在一起,然后采用简单的搜索软件给读者的借阅行为提供方便。数字图书馆的存在具有两点优势,可以拓宽图书馆的生存空间,还可以方便读者的阅读行为,这是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继续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对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很重要,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增加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的范围,通过便捷的检索方式使得借书行为变得更简单,查找的信息更全面,以确保图书馆收集信息可以与时俱进,借书人可以随时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二)提高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图书馆管理者综合素质的目的是提高全体人员的服务水平,但是,普遍的现象是,对借书人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并没有改变。对于我国许多图书馆的管理者来说,要求他们既具备管理能力又具备相应的电子信息化能力,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
当前这个时代下,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改变之前的工作模式,改变自己的思想理念,不断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工作方式,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己不落后于这个时代,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借书人提供了便利,每个图书馆需要互相配合,形成完善全面的图书资源。
(三)及时对借阅者进行宣传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将需要引入新的技术,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提高学习意识,及时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并将操作方法教给借书的人,图书管理员及时地与读者交流,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及时地让读者掌握第一手资料,还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的借书行为更快捷。
(四)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究
信息应该服务于社会的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开放,因此要建立一种信息共享的模式。开发电子设备作为阅读的浏览器将有助于完成这个任务,这样做更方便广大读者对数字图书信息进行浏览,另外,手机和电脑等都可以作为阅读终端以满足信息共享的需求,这样数字图书馆就会得到更好地普及。数字图书馆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信息共享,使图书馆具备高效服务的能力,确保图书馆的整体运营能力。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工作人员素质都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之前图书馆的水平,为了让读者具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让读者更喜欢阅读,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建设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此实现更好地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冰冰.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2):109-110.
[2]郭丽娟.基于新媒体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2):155-156.
[3]王婷.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讨[J].新媒体研究,2017,3(0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