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文选》“招隐”诗分类的合理性

2019-08-30陈晓倩

青年时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文选合理性

陈晓倩

摘 要:《文选》是南朝时萧统带领刘孝绰等人选编的作品,自从子萧该就开始为其做注,隋末曹宪有《文选音义》,后许淹、李善、公孙罗均对其细加研究,有所著述,李善有《文选注》六十卷。开元间又有《五臣注》在当时影响亦大。

关键词:《文选》;“招隐”诗分类;合理性

《文选》有学者认为,是编成于梁武帝普通三年到七年,亦有学者认为是普通七年(526) 至中大通三年(531) 之间。南梁建国于502年,557年灭亡,中间历任四代帝王。梁武帝萧衍是开国皇帝,萧衍出身于兰陵萧氏,兰陵萧氏是中国古代著名家族,兰陵萧氏早在东晋末年就已经为天下门阀。而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萧衍也是自幼得到良好的教育,博通经史,赋诗皆有佳作。曾亲令编《通史》。其子萧统生于501年,卒于531年。为萧衍长子,502年便被册立为太子。可以说,萧统自记事时便是出身皇族,贵不可言,又有良好的家族熏陶,所以少有才气,深通礼仪经史,主持编撰《文选》也是应有之义。

《文选》卷二十二设《招隐》类目,收录招隐诗。《说文》曰:“招:手呼也。从手召。”《广韵》中指:“來之也。”皆是指召唤,使人与自己同路。而“隐”的含义《尔雅·释詁》解释为;“隐:微也。”《说文》中为:“蔽也。”《尔雅》中“微”是指幽微、隐行的意思。《说文》中“蔽”是指蔽匿的意思。都是指“隐”是隐匿的意思。

隐逸诗发轫于先秦,先秦两汉隐逸诗和政治伦理道德关系紧密。隐逸诗中时常来歌颂隐士高尚的品格,以及对山水自然的亲近。《诗经》中有《考槃》:“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過。”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诗是赞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这首诗已经明显包含了隐逸思想。能明显看出隐士避世而隐逸,追求山水独居之乐。诗中的主要意义也为后代隐逸诗所继承。两汉隐逸诗的题材主要是吟咏古代的隐士,借隐士逆时而动,显示儒家独善其身的价值观念。汉末隐风盛行,五言诗兴起,隐逸诗创作开始普遍出现。六朝隐逸诗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而五代十国战乱更迭,人们自先秦而有的避世思想又一次显现了出来。西晋时,招隐诗的创作已然蔚为风气,张华、张载、左思都涉足其间,魏晋动乱的社会背景和残酷的政治绞杀都使知识分子危若惊弓之鸟。而自西晋末到萧衍创立的梁朝,建康几经易主,到萧衍时已经是第四个王朝,这些朝代偏安一隅,多则五十余年,少则三十余年。使得建康饱受风霜。文人避祸之心比升平之时更甚。

西晋时以“招隐”为题诗作蔚然成风,现存“招隐诗”与“反招隐诗”仍存十一首。《文选》中的《招隐》虽三篇以“招隐”为题,一篇以“反招隐”为题。但究其内容,却不同于淮南小山《招隐士》中所写的“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之意。而是描摹山林中景象,疏阔作者的内心,表达作者逍遥自在,不因为富贵而违逆内心的想法。有伯夷叔齐一般抱节守志之心。那同为“招隐”,缘何两者意义不同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淮南小山《招隐士》是站在封建君主方向的,劝导隐居的士人走出深山,发挥才华。所以将山林描绘成幽阴恐怖之处,豺狼虎豹时长出没之处。而左思的《招隐》其一则已经有明显的避世思想。所以流露出为寻访山中幽隐之士而一同归隐之意。

隐逸思想无论在何时何代都体现到历史痕迹中,成为一条人们无力抗击现世,或者为退去内心浮华,寻访内心宁静的一条幽微的退路。写下隐逸诗者也并非全然都是真正的隐士,人需要在社会中生存,高洁如陶渊明者,还做了六十四天彭泽令,无需论旁人尚且脱不出社会秩序,需要有父母娇儿需要蓄养,自己衣食车马需要供给,自然需要一定的社会地位与生存环境,而不能做一个真正的,彻头彻尾自耕自种的隐士了。而内心的宁静又如何获取呢。即使生活在热闹的红尘俗世也不免有倦怠之感,更何况是生活在秩序动荡,朝不保夕的樊笼中了。秦失其鹿,而天下人共逐之。乱世自有人顺风云而逐之,弄潮于时世之上,但更多的还是朝不保夕,百姓流离,生民疾苦。在不算太平之时,人们为了生存而不能隐居深山,但心灵上的恐惧排斥却不能消减,于是更多的人向往山林,隐逸诗便在这时更加风靡了。

隐逸诗的风行,一则是为了与现实世界做对抗。二则是为了建构心中的理想的安全安逸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有少数可以隐居山林去实现,是而被士世人称为隐士。更多人因为世俗羁绊不能实现,就是普通士子心中的隐士梦,为抒发归隐情怀而构建的理想世界。

《文选》的文体因为分类繁多而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如清学者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云:“昭明《文选》分体碎杂,其立名多可笑者。后之编集者或不知其陋而仍之。”其中,如“招隐”这类只收录诗四首,且这四首在当时和后世声明不显。“招隐”单列一类,应当正是姚鼐所说《文选》中“分类碎杂”、“立名多可笑”者。但是我认为,无论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或是从史料记载下,为“招隐”单列一类都不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

从《史记》中来看,《史记》七十列传中除了自序以及以人名、地域命名的还有就是以工作职业,社会作用命名的列传,如:刺客、循吏、酷吏、游侠、佞幸、滑稽、日者、龟策、货殖。而《汉书》传中除自序和人名、地名的则为:儒林、循吏、酷吏、货殖、游侠、佞幸、外戚。两部巨著虽体例相似,但两者相较《史记》多出了刺客、滑稽、日者、龟策。《汉书》多出了儒林、外戚。《汉书》成于《史记》之后,则为删掉了前四者,加入了儒林和外戚。

而至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列传中除人名、地名则为循吏、酷吏、宦者、儒林、文苑、独行、方术、逸民、烈女。仅从列传种类来看,大抵如王国维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史书亦如此,除去作者的个人爱好取向,影响作者成书最大的关键要素则为社会之风气。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文景之治后,百姓相对动荡时较少接触变乱,所以司马迁身上重任侠,尚豪情的气质便体现了出来,汉初喜好黄老、滑稽的风气也有所体现。至班固时,班固生活在东汉早期,自刘秀始历任四个皇帝,孝章皇帝十七岁继位,孝和皇帝十岁继位。作为博闻强识的史家,班固清醒的知道西汉灭亡最重要的原因即为外戚把持朝政,和如今偌大国家年幼的帝王的祸患。所以班固删掉了《史记》中的刺客、滑稽、日者、龟策,而加入了儒林和外戚。加入外戚,可以看出班固修编史书,是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的,在社会基础上进行分类编撰。

而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新加入的有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方术”在《史记》中有类似分类,“文苑”亦是儒生老生常谈之题。极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独行”、“逸民”。《后汉书》逸民列传中有:“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可以看出,凡为逸民者:义愤甚矣,裂冠毁冕,相携而去。凡为逸民,不是籍籍无名的农夫山野樵夫,而是“士”。是士大夫在义愤之下,相携而去。一为义愤,二为离去。逸民大多心中有高洁的志向或抱负,或不满与现实,不欲与世俗同流;或心性高洁,世所不容。是为有志者为躲避现实而走入山林,吟咏性情的。

而在《后汉书》之后,北齐人魏收所作《魏书》卷七十八有逸士列传。《后汉书》与《魏书》均作于梁之前,年代也去梁未远。《南史》本传中称“于时东宫有书籍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指萧统拥书三万卷,文学之盛,晋宋未有。作为藏书如此之多,而又喜好文学,少有文名的太子来说,对近代的史书,更是烂熟于心。

史书中对逸士的记载,首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世人为避乱而选择隐逸的潮流。社会风气如此,写隐逸诗的士人必会增多,隐逸诗也就在汉末魏晋之间更为风靡。社会风气,大量招隐诗的出现,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使萧统将招隐诗单列一项成为可能。其次,虽在《文选序》中,萧统明确指出自己所收录之文章与经史诸子不同。

萧统写到:“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亦已不同。”明确指出了《文选》所收录的与姬公、孔父之经传,贤人美辞,忠臣故事和史书不同。对先秦两汉以来文史哲不分的现象作了梳理和区分。萧统认为,只有:“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於深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只有符合“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的标准的文章才能统而集之。

萧统的《文选序》可以看出,萧统编撰《文选》,是将其与以往的经史有明显区分的。但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史书中对逸士的描写既反映的汉末魏晋隐逸之风盛行,隐逸诗就是在这种情况孕育的更加成熟。另一方面,《后汉书》、《魏书》中将逸士单列成传记,也让熟读经史、博闻强识的萧统为列“招隐”一卷做出了提醒。

《晋书》、《梁书》中均有隐逸传。虽为唐人编写,但是是反映当时时代风潮,亦可从侧面看出隐逸者之众,隐逸已成为世人皆知之避世潮流。

所以,一则是因为时代背景。二则是因为史书体例的印证。我认为将“招隐”单列一类是合乎道理的,文体的分类一定是建立在社会现实的影响上,而不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文选》分类有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之说,无论哪种,就“招隐”一类举例而言,是有存在的价值和社会基础的。是顺应时代的。

李昉等人编撰的《文苑英华》分体三十八类,显然受到了《文选》的影响。但三十八类中却并无“招隐”之文体。这证明招隐题材,隐逸诗已经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了。非但不能证明“招隐”之赘余,更能证明文体是顺应时代而变化,合乎历史之规律。从分类的合理性上来看,后世剔除更证明分类的合理,因时而变。能印证萧统主持编撰《文选》中收录“招隱”一类,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诗歌创作相关的。

参考文献:

[1](春秋)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09.

[2](战国)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4.07.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01.

[4](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04.

[5](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10.

[6](梁)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7](刘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04.

猜你喜欢

文选合理性
画与理
CONTENTS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