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妙引 复习课也精彩

2019-08-30汤丽芳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复习

汤丽芳

摘 要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复习,所谓“温故而知新”。在教学中,复习课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和灵活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 复习;提高效率;促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83-01

复习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现梳理、查漏补缺、深化生成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复习效果、提高复习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了摆在眼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学生都有同感,数学复习课枯燥无味,教师多是让学生机械作业,学生多是被动接受。复习课到底该如何上?在实践中,我发觉复习课亦可形式多样,亦可趣味横生。

一、情境激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的思维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即选取一个学生喜爱、熟悉、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主题,将要复习的内容融入一个个相关情境中逐一呈现,新的兴趣点的不断生成让复习课趣味盎然。

如:在三年级的《年、月、日》复习课,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老师今年39岁,谁知道老师是哪一年出生的?学生们会很有兴趣地算老师的出生年份。当学生说是1974年时,我自言自语,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真希望自己是闰年出生的。学生们纷纷告知:老师,是平年。老师你希望破灭了,是平年。我顺势问到:你怎么知道是平年的呢?学生们争先恐后,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让几个学生都说说,最后问:大家同意X X同学的想法吗?一致通过,我不费多大力,学生们已回顾起了知识。接着,我说:我是1974年的2月份出生的,你觉得老师不可能是几号出生的。1974年2月1日是星期五,那2月28日是星期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回忆了平年、闰年、2月份的天数,及星期的计算等。课后作业: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用这单元知识说说你了解到的數据。学生置身于有趣的情境中,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课堂活动轻松,愉快。

二、有效实践

机械作业只会造成学生怕学、厌学的心理和思维定势。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多设计一些新颖、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可操作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如:六年级《圆柱和圆椎》复习课,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纸。课这样开始:同学们,现在是秋季,农民伯伯的麦子又丰收了,你们看(课件画面)这是李伯伯收的麦子,可李伯伯犯难了,用这样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的粮囤,怎样围体积会更大些呢?(学生手头上的长方形纸为长方形铁皮)你们能帮这样的忙吗?一张小纸张在学生的手中活了:有的独立思考,有的两三人讨论;有的围成以长为圆底面周长的,有的觉得宽为底面周长体积更大。“同学们有办法科学地比较两种围法的体积的大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忙测量忙计算,我倒成了“闲人”。汇报时,所有有关的概念,数据,公式全都出来了,水到渠成。还没结束,我又抛了一个问题:(出示课件)要给这个圆柱形的粮囤加个圆锥形的盖,你觉得这个圆锥的高为多少合适?学生通过模拟、包装,或画图、或想象,分析、比较,讨论、交流,经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结果。

三、知识梳理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与从环境中认识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构建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而教师在复习课上根据师生的梳理,将复习内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会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如:六年级总复习的《倍数和因数》一节。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出示电话号码13859624017,让学生根据有关概念描述这个号码中的各数字。如:“1”是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2”既是偶数又是素数;“4”是最小的合数等。学生一边看数一边回顾数的整除中各概念。因为这单元概念繁多极易混淆,当学生看着直观的数更能激发他的思维,等一个个概念浮出水面后,再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数间的联系梳理绘制成简洁、明了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在梳理中,学生会主动去寻找各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在汇报中,学生畅谈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内化和深化。

四、巧设练习

复习课上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解答综合性、开放性的习题,有利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复习“比例尺”时,我编了两道这样的题:出示练习纸

(一)量量学校平面图中操场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操场实际的长是多少米,宽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你能再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平面图,算出它的实际面积吗?学校平面图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5厘米,宽是2.8厘米(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别量出操场的图上长和宽的距离后,可以通过运用比例尺、比例、整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等方法来求操场的长和宽的实际距离,从而为学生创造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第2题,学生通过计算,再进行比较、讨论、交流,从而发现图上与实际的距离比和面积比是不同的,提高了思维含量。

总之小学阶段的复习,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教师应该以“标准”为根据,以“教材”为准绳,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而老师敏锐地发现,及时地开发,巧妙地利用,智慧地引领,复习课堂一样精彩。

猜你喜欢

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复习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总结推广“隆化模式” 积极深化林场改革
校园剧社与校园戏剧的发展关系研究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