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替泼诺结合氧氟沙星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炎症和感染的影响
2019-08-30唐智深周华芬
唐智深,陈 凯,周华芬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眼科,四川 广安 638000)
白内障占据致盲因素首位,在我国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老年白内障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常伴内科合并症,使术后感染风险升高[1]。因此,控制感染、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是老年白内障手术的关键环节。目前,抗菌药物联合抗炎药物滴眼治疗,是老年白内障术后最常用疗法,其中抗菌药物多使用氧氟沙星,该药物具有良好稀释效果、通透性、溶解度、杀菌速度、抑菌浓度,不良反应也较少,临床应用效果显著[2]。抗炎药物则以非甾体类抗炎复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是常用的老年白内障术后用药之一,但地塞米松半衰期较长,可在眼内产生蓄积作用,长期应用可导致眼压升高的不良反应[3]。故寻找一种短效且高效的糖皮质激素有其必要性。氯替泼诺是一种新型酯型糖皮质激素,可与糖皮质激素受体高效结合,并转化为惰性产物,避免药物蓄积,减少眼压升高发生率,提升治疗安全性[4]。本研究以我院84例(8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氯替泼诺联合氧氟沙星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我院84例(8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眼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老年白内障者;行择期白内障手术治疗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并发症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者。排除标准:伴葡萄膜炎、青光眼等其他眼科疾病者;既往内眼手术史者;合并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疾病者;术后出现后囊膜破裂、眼内出血等手术并发症者;眼部长期用药史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62~77岁[(69.14±4.29)岁];手术时间15~26 min[(20.49±3.02)min];体质量指数(BMI)18~25 kg/m2[(21.39±2.05)kg/m2]。对照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61~76岁[(68.46±4.14)岁];手术时间15~25 min[(20.15±3.11)min];BMI 18~24 kg/m2[(20.97±1.89)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由同一组高年资医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术后予氧氟沙星+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治疗:浓度为0.3%氧氟沙星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5 g/5 ml,批准文号:H10940176),于术后1 d开始滴入结膜囊内,4次/天,第1周滴眼4 d,第2周滴眼3 d。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美国博士伦公司,规格:25 mg氯替泼诺、15 mg妥布霉素/5 ml,批准文号:H20120057),于术后1 d开始滴入结膜囊内,第1周6次/天,连续滴眼1周;第2周4次/天,连续滴眼1周;共治疗2周。对照组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治疗,氧氟沙星使用方法同观察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5 mg妥布霉素、5 mg地塞米松/5 ml,批准文号:H20020497)于术后1 d开始滴入结膜囊内,第1周6次/天,连续滴眼1周;第2周4次/天,连续滴眼1周;共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①结膜充血评分:使用瑞士Haag-Streit 900型裂隙灯观察结膜充血情况,并将无充血计0分,部分血管充血计1分,弥漫性充血计2分,显著弥漫性充血计3分。②房水闪辉评分:使用瑞士Haag-Streit 900型裂隙灯观察房水闪辉情况,将无房水闪辉计0分,轻度且眼内结构清晰可见计1分,重度且无胶冻样房水计2分,胶冻样房水计3分,纤维素性渗出物计4分。③前房容积、切口处角膜厚度:采用德国Oculus Wetzlar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析扫描,记录前房容积、切口处角膜厚度。④眼压:采用英国Goldmann全自动非接触式眼压记录患者眼压。⑤术后14 d内眼内炎及眼压升高发生情况:将眼压>21 mmHg记为眼压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重复测量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结膜充血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4 d结膜充血评分低于术后7 d及1 d,术后7 d低于术后1 d(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结膜充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结膜充血评分比较 (分)
a与术后1 d比较,P<0.05;b与术后7 d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房水闪辉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4 d房水闪辉评分低于术后7 d及1 d,术后7 d低于术后1 d(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房水闪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房水闪辉评分比较 (分)
a与术后1 d比较,P<0.05;b与术后7 d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前房容积比较两组术后14 d前房容积低于术后7 d及1 d,术后7 d低于术后1 d(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房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切口处角膜厚度比较两组术后14 d切口处角膜厚度低于术后7 d及1 d,术后7 d低于术后1 d(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切口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术后前房容积比较 (μl)
a与术后1 d比较,P<0.05;b与术后7 d比较,P<0.05
表4 两组术后切口处角膜厚度比较 (μm)
a与术后1 d比较,P<0.05;b与术后7 d比较,P<0.05
2.5 两组术后眼压比较观察组术后7 d眼压高于术后1 d及14 d,术后14 d高于术后1 d(P<0.05);对照组术后7 d与14 d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术后1 d(P<0.05);两组术后1 d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7、14 d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眼压比较 (mmHg)
a与术后1 d比较,P<0.05;b与术后7 d比较,P<0.05
2.6 两组术后14 d内眼内炎及眼压升高发生情况两组术后均未出现眼内炎,观察组术后未发生眼压升高,对照组发生2例眼压升高(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氧氟沙星属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氧氟沙星滴眼液也是眼科手术围术期的常用抗菌药物[5]。临床研究发现,老年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且感染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并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故术后抗炎联合抗菌滴眼液滴眼治疗成为目前常规疗法[6]。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是目前临床常用抗炎滴眼液,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地塞米松虽然可抑制环氧合酶通路和花生四烯酸级联的脂氧合酶通路,而具有强效抗炎作用,但术后长期使用可造成患者眼压升高,部分激素敏感者还可继发激素性青光眼[7]。因此,老年白内障术后的抗炎治疗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氯替泼诺作为泼尼松龙的衍生物,可在眼内快速代谢,分解为对眼部无刺激、无毒害的物质,对眼压影响较小[8]。但鲜少有学者将氯替泼诺与氧氟沙星联合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术后治疗。本研究就氧氟沙星+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对老年白内障术后的影响展开分析,以评估其临床使用的可行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结膜充血评分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两种滴眼疗法均能缓解患者术后结膜充血。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地塞米松及氯替泼诺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可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少炎性渗出,缓解水肿,达到减轻结膜充血作用有关[9]。而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结膜充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地塞米松及氯替泼诺可产生相似的抑制毛细血管扩张作用,在促进血肿消散、限制炎症方面疗效相当,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10]。另外,本研究也对房水闪辉评分、前房容积、切口处角膜厚度等一系列术后眼部炎症反应指标进行评估,发现两组房水闪辉评分、前房容积、切口处角膜厚度均能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提示,地塞米松及氯替泼诺均能控制老年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且二者抗炎效果相近,与牛勇毅等[11]研究结果不同。该研究发现,地塞米松较氯替泼诺抗炎作用更强,能使患者炎症反应进一步降低。分析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与样本差异有关。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地塞米松、氯替泼诺的抗炎作用仍需临床更为精确的研究。
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术后眼压并未持续升高,其在术后7 d升高,而术后14 d表现为降低,且术后7、14 d眼压均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与氯替泼诺能避免长期用药造成的药物蓄积,且代谢速度快,能减轻药物引起的眼压升高现象有关[12]。观察组术后眼压升高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考虑该结果一方面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有关[13];另一方面,与地塞米松虽然能在眼内蓄积而促进眼压升高,但并未造成眼压严重升高,仍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有关[14]。不仅如此,两组术后均未出现眼内炎。这也证实,氧氟沙星联合氯替泼诺能有效控制老年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并抑制术后感染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氯替泼诺联合氧氟沙星滴眼治疗能有效控制老年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避免眼压升高,并减轻结膜充血,利于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