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29葛华

读写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学习效率初中数学

葛华

摘 要 伴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方面的重视与关注,基础化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需要科学性的进行教育预设,优化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中心不能忘记,尽力的去创造学生需要的优质课堂环境。而在初中数学教育的相关理念中,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逻辑化思维需要进一步培养,所以就有必要问题导学,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好奇,让学生对合理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更好的进行课堂的教学,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导学;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11-0091-01

每一门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语文以阅读理解为灵魂,英语以基础语法为灵魂,数学学科也是如此,问题就是数学的灵魂。数学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严谨的,只有不断提出数学问题,才能使数学更加严谨且有灵魂。“问题是数学的中心”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的,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大部分问题都是触类旁通,授课老师就可以将问题以难变易,通过合理且简单的题目,来诱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助力于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以及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主动高效的去剖析以及解答问题,以此来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问题导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问题导学法是指通过提问学习中的问题,初中数学授课教师在对学生教授数学的课堂当中,从提出问题到学生思考再到解答问题的全新的课堂授课过程,诱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讨,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既让学生对于学习过的初中数学相关知识起到思考总结作用,又能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更上一个层次,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过的的知识点储备,进而在学生的思考理解中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应试。在授课教师进行提出问题之前,应当挑选当堂知识经典题目,从易到难,让学生进行解答,触类旁通,对所做过的习题类型进行综合分类,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综合,在面对相同习题时能够对题目进行有利条件的分析和提取,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种方法解答,积累做题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由于初中数学承接在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其基础性和广泛性较强,在应试中所出题目也会进行多单元知识的交杂,将解题的条件设置的复杂化。题目的形式多样化,但是所考的单元知识不会改变。若授课老师在教学当中能够运用问题导学法,不但能够将学生问题的认知面提高,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中提高自己对问题条件的分析能力以及解答问题速度,让学生从课堂中对知识点见到具体的难度较大的应试题目,也能将无法正确理解题目要求而做错的题目进行记录和分析,吸取自己在错题中所犯错误的经验,总结初中数学题目条件出现的规律以及特点,在加以纠正和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充分的面对各种变化的初中数学问题。初中数学授课教师进行精心且合理的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实际,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就会多,课堂气氛被有效的带动起来,同时好的数学问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解题方面的不足,也可以使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劣势,及时改正和完善。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通过分析初中数学试卷的习题当中,出卷人在出初中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将解题的必要隐含条件隐藏在较为基础的初中数学知识的概念中,从而提高题目的错误率和难度系数,经常用学生平时容易忽略的知识点来大做文章,因此,授课教师在问题导学的课堂当中,抓住这一现象特点,进行问题的提问,让学生进行条件的解析和回答,从而让学生在应试中不陷入每一道初中数学题目条件的陷阱当中,更好的进行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结合,从而能够有效的去解题,更加节省时间的解题过程和保证解题的正确率。例如:教师在课堂写出题目“求函数y=√(4-x2)+ln(x2-1)的定义域”。如果在学生在读题不够仔细时,在解答过程中就容易忽略题目中的陷阱,若直接解答出来,则结果求得定义域为(-2,-1)U(1,2),这个结果显而易见的是错误的,原因在解答题目过程中忽略了根号的基本概念条件,及根号下的数大于等于零,而学生对于定义混淆,忽略了根号下等于零的特殊情况,导致求得的定义域错误,而定义域为[-2,-1)U(1,2]时才能完美符合题目的所问条件,而错误的解答结果只是正确答案的一部分范围。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题目的有效分析,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寻找思维的漏洞和不足,进一步来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授课老师通过问题导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用问题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既可以培养初中生的认知问题能力,也能让学生能够从题目中所给的图形、语言、公式等前提条件中排除陷阱,挖掘解题有利条件,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高效且节省时间的来解析回答数学问题。同时,授课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挥发散性的思维,用自己独特的解法来进行题目的解答,只有他们有着的良好的数学解题思路以及方法时,才能进一步表现出他们的活跃性思维和个人独特见解,从而进一步养成强大的数学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2]王静.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J].学周刊,2016(03).

[3]陈锦凤.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3).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学习效率初中数学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