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019-08-29孙艳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免疫组化靶向

孙艳丽,陈 武,陈 飞

(吉林省肿瘤医院 1.内二科;2.核医学科,吉林 长春130012)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使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仍有转移和复发的危险。近年来靶向肿瘤微环境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是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对调节性T细胞(Tregs)免疫抑制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组织Foxp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45例,癌旁组织45例(距离肿瘤组织6 cm)。所有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或免疫靶向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0-74岁(中位57岁);术后病理诊断分期:T1+T2期21例,T3+T4期24例;Ⅰ+Ⅱ患者20例,Ⅲ+Ⅳ期患者25例;肿瘤分化程度:高中分化27例,低分化18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21例。

1.2 免疫组化染色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石蜡切片,脱蜡,蒸馏水冲洗,0.3%H2O2液封闭,室温下孵育10 min,滴加5%BSA封闭液,室温20 min。滴加适当的一抗,滴加生物素化二抗,滴加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溶液,27-37度20 min.DAB显色,苏木精轻度复染,脱水,透明,封片。主要抗体包括:鼠抗人Foxp3单克隆抗体(Life Span Bioscience公司,美国)。

1.3 结果判断标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所有病理染色切片均有两名病理科医师参照相关免疫组化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判定,阳性细胞胞浆或胞核染成棕黄色。采用半定量法依照染色强度及染色细胞百分比进行判定。染色强度计分方法:无阳性染色0分,淡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阳性染色细胞构成比计分方法:无阳性染色细胞0分,阳性细胞百分比≤10%为1分,阳性细胞百分比11%-50%为2分,阳性细胞百分比51%-75%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75%为4分。最终评分为染色强度分数与阳性细胞百分比分数的乘积。≥4分,则代表阳性表达。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表示异常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3的阳性表达率71.1%(32/45),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22.2%(10/45),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图1。

表1 45例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例(%)]

A:癌组织Foxp3表达 B:癌旁组织Foxp3表达

图1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2.2 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Foxp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3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分期为Ⅲ期/Ⅳ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Foxp3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分期Ⅰ期/Ⅱ期,以及淋巴结未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无关,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全球男性第三高发,女性第二高发的肿瘤[1],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为基础,近年来,多种针对结直肠癌特定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进一步提高了结直肠癌的疗效。目前基于分子水平和靶向肿瘤微环境治疗成为结直肠癌研究的热点。

调节性T 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Tregs) 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 细胞亚群,发现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内浸润,被认为可促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与肿瘤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2001 年[2]Brunkow 等首次报道Foxp3。最近研究表明Foxp3 在人类调节性T 细胞上特异性表达( 主要在CD4+ CD25+ Treg 细胞上表达,CD8+ CD25+Treg 细胞少量表达),因此,Foxp3 是CD4+CD25+Treg 细胞的特异性标志。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其中 CD4+ CD25+ Foxp3+ Treg 细胞为主的抑制性T 细胞在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Fox p3 是参与肿瘤微环境中抑制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基因,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热点。

表2 4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例(%)]

Foxp3被认为是在调节性T细胞中作用最为突出的一种表面标记蛋白,研究表明,其在人类不少的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有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Foxp3阳性表达率71.1%。与临床报道大致相符[3]。国内学者邱磊[4]报道,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过度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正常组织相比,结肠癌细胞中Foxp3表达增加,且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5,6]。

本研究证实随着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增加,Foxp3表达进一步增加,肿瘤分期为Ⅲ期/Ⅳ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Foxp3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分期Ⅰ期/Ⅱ期,以及淋巴结未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无关。关于本研究表明Foxp3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是否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要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本研究尙需要纳入更多的临床病例。

本研究分析表明,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转移潜能,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评估诊断的新靶点。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免疫组化靶向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脐带血冷冻前、小管复苏及大袋复苏后造血功能的比较
纤毛转运蛋白140谱系示踪小鼠模型构建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