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效化的思考与实践
2019-08-27拓俊儒
拓俊儒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对教材的深入分析与再加工、对学情的透彻把握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初中数学教学中灵活恰当的运用“温故知新、先学后教、先教后学”这三种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全面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有效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68-01
当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而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率。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教学内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课型其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都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尤其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选择恰当的适合的方法更为重要,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又要对教材的处理与加工更加生活化、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不可违背性,下面就以三种方法的选择做简要分析。
一、“先学后教”——让学生的学成为教师教的起点,把学习的权利与机会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例如,八年级上册《分式》这一章第一节分式的基本概念的学习,通过对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处理、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就可以直接选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老师出示详细的学习任务后,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思考,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很快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接下来老师可以出示(投影仪或者黑板)10-15个代数式,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分式,并说明判断的依据,同时要设置一些特殊的分式(例:■、■、m-1),作为学生在先学之后存在判断模糊或者本节重难点的突破上,这些特殊分式的判断也作为课堂上学生们探究环节、质疑节点、合作问题、展示素材,这样安排,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去阅读、思考、判断的机会,教师去观察、引导即可,课堂上学生练习、探究、质疑、合作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
二、“先教后学”——教师通过精讲、生动案例、智慧语言将陌生领域的学习带进熟知的思维环境,充分体现“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溶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度,养成“方法”的意识。
三、“温故知新”——让连续性的知识学习在学生思维中形成知识的建构,学知识与学方法统一和谐,充分体现学会了才有兴趣。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又具备适当观念时,学习材料对学生就构成了潜在意义,接着,学生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适当观念发生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理解和思维的本质。其结果,新知识被纳入到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去,获得了心理意义,真正内化为學生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血肉”,自己的心理品质。而原有认知结构经过吸收新知识,自身也得到改造和重新组织。正因为如此,奥苏伯尔也把有意义学习看成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
例如,学生在九年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节,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简易方程及七八年级学习了一元一次、二元一次等整式方程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所以,上课一开始采用学生试一试的方式,让他们试着口头描述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特征,然后试着写一写,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学生都会很快完成,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像这种新旧知识能够清晰地分辨时,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上述三种方法是有内在联系的,对各种方法的内涵的理解也不能简单化、绝对化。只有深刻全面地理解各种方法的内涵及其相互的关系,并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加以落实,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