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新业态下进出口企业业务岗位分析
2019-08-27李莹
李莹
摘要:全球經贸整体复苏乏力,为推动外贸的增量崛起,我国提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为核心的新业态模式。宏观政策的变动引导进出口企业重新定位主营业务,并依此调整业务岗位设置及要求。文章通过问卷及网络调查方式分析进出口企业新业态下业务岗位情况,为应聘者及高校培育相关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贸新业态;进出口企业;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6-0015-02
2014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进入到外贸发展的3.0时代。201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我国将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发展,作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为培育外贸新动力,国务院相继改革了与外贸新业态相关的体制,已成立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区三批,遍布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35个城市。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等部门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单位共四批;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四家,服务中小型进出口企业超过四万家。目前,外贸新业态焕发了外贸新动能,进出口企业以“制造”+“服务”两种方式提高出口质量效益。
一、进出口企业在外贸新业态下的重新定位
在传统贸易模式下,依据进出口企业在外贸流程中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将进出口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产品制造并将产品出口到国外客户(批发商或者零售商)的进出口企业,另一类是只涉及流通领域,主要业务是将国内外供货商的货物进行销售以获取利润。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外贸行业的各类企业专业性不断深化,进出口企业在贸易实践中找寻自身优势,在新业态政策的引导下,进出口企业将重新定位,明确核心竞争力以确定主营业务范围,或专注“制造”或专注“服务”。新业态下进出口企业将向以下三个类型转型。
(一)以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为主业的企业
外贸新业态模式下,跨境电商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近九万亿元,已经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37.6%。传统进出口企业逐渐放弃原有的外贸渠道,选择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运营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进出口企业在跨境平台上直接与国外客户(批发商、零售商甚至个体消费者)洽谈交易,减少贸易的中间环节和成本。尤其对于中小型进出口企业,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能力逐渐提高,有一些企业还可以实施代运营,帮助中小生产性企业资金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产品国际化。
(二)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
外贸新业态模式下,以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为主的进出口企业集中力量在各类跨境平台上寻找客户,与客户达成交易,与履约流程中与银行、海关、检验检疫机构、税务等部门之间的业务具有优势。但是,对于生产性企业,外贸专业性较为薄弱,其主要竞争力在于产品的开发、创新。而外贸流通环节的业务需要外包,承接这些业务的企业就是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传统贸易模式下,这些业务绝大部分由货代公司完成,新业态下,将由具有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完成。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将为以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为主营业务的进出口企业提供物流、报关、报检、结算、退税以及贸易融资等一系列专业性服务。新业态下,国家将为这类企业提供通关便利、退免税绿色通道、跨境人民币结算、检验检疫一对一帮扶等优惠政策。以我国最大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一达通为例,其年交易额在200亿元以上,增速更高达年8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外贸增速。
(三)市场采购方式为主要贸易方式的企业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不同于原有的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等方式,它是指对外贸易经营者在国家批准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域内进行商品采购,一般单票报关商品货值在15万美金以下,货物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在这种贸易方式下,供货商往往是国内个体工商户,采购商为境外的批发商或零售商,供货商没有能力完成报检、定船、定仓、装箱、报关、装船、清关等出口履约全过程。为此,需要专业化、精细化的贸易分工,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主的进出口企业应运而生。新业态下,国家在税收、外汇收取、海关监管方式、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都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提供便利,一些传统进出口企业也期望通过转型享受该贸易方式带来的政策红利。
二、外贸新业态下进出口企业的岗位设置
传统外贸模式下,进出口企业往往依据贸易环节而设立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货运代理员、报关员等岗位。外贸业务员的需求量比例最大,且任务量最多,甚至要独立完成整个贸易流程。在新业态下,随着进出口企业核心业务的确立,其岗位设置也相应变化。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针对上文三种类型的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分别对江浙沪、广州、天津等地的进出口企业进行调研,共计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77份,有效问卷100%。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以操作跨境平台进行进出口的商贸企业共计42家,占被调研企业数的54.5%;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15家,占被调研企业数的19.5%;采用市场采购为主要贸易方式的企业四家,占5.2%。其他被调研企业为生产性企业或传统模式进出口企业。
(一)以跨境平台运营为主的企业岗位设置
对企业调研结果显示,利用各类跨境平台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一般设立四类岗位,跨境产品管理类岗位、跨境商务管理类岗位、跨境运营策划类岗位、技术类岗位。跨境运营策划类岗位需求量最大,占被调研企业的71%,跨境产品管理类岗位需求占65%;综合服务岗位占40%,技术类岗位20%。跨境产品管理类岗位还可细分为选品采购专员、产品质检员、产品认证专员等;跨境商务管理类岗位包括:物流专员、仓储系统管理员、财务人员、法务专员、跨境电商风控专员等;跨境运营策划类岗位包括:跨境平台运营专员、跨境客服、营销专员、翻译等;技术类岗位包括:产品摄影师、网络设计等。
(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岗位设置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主要分为市场部、客服部、财务及融资部、货代部。主要岗位包括:市场开发专员、客户管理员、跟单员、货代员、报关员、信贷员等。市场开发经理负责开发中小企业服务需求客户管理员跟进维护服务,跟单员对每一笔外贸出口业务进行跟踪,货代员负责该货物的订舱与发货报关员对该笔业务进行商品归类审核、税费计算、提交报关单、现场报关等服务、客服员提交单据结算是一个围绕国内企业出口的流程提供服务。
(三)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企业岗位设置
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主业的进出口企业在业务基本遵循传统贸易模式下进出口企业的岗位设计,分为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但与传统进出口企业相比,业务员在国内直接面对来自国外的批发商或零售商,为其安排行程、陪同考察考察供应商,各国外购货商的货物集中发运等。
三、外贸新业态下进出口企业岗位能力要求
通过在中国三大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的网络调查,结合对77家外贸进出口企业的调研,总结新业态下,各类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如下。
(一)总体要求
1.学历要求。调查结果显示,79%的企业招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21%的企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要求985和211高校毕业生的仅占不足4%。可见,进出口企业用人需求偏为理性,也并不看重学历背景。以跨境电商运营为主的进出口企业最不看重学历,在访谈中表示:“专科学生自我定位比较准确,实践操作能力也比较强。但本科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更胜一筹,成长速度较快。”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要求计算机专业本科学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主的进出口企业对外语人才的学历要求也在本科以上。
2.专业要求。外贸新业态使得贸易模式和方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企业在政策及环境引导下作出相应的转型、或有新的变化,但贸易流程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在企业用人时,仍然看重外贸专业知识的考核。调查显示,72%的企业招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60.9%的企业招聘跨境电商专业,49.5%的企业招聘外语类专业(小语种需求较高),40%的企业招聘国际商务专业,30%的企业招聘其他经济及管理类专业,2%的企业招聘计算机相关专业。
3.职业素质要求。问卷调查显示,进出口企业看重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四方面。企业最为看重的是员工的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所有受调查企业均对此提出了要求。88%的企业看重员工的社交能力,包括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公关交际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也逐渐被企業重视。82%的企业看重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76%的企业看重员工的专业理论水平,尤其是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管理能力,另外,外语水平和跨境平台操作也逐渐成为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不同类型企业岗位技能要求
跨境电商岗位技能要求调查显示: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职业技能中,企业最看中的是网络营销(网络销售、客服和推广),占100%,其次是电子交易与支付(网络采购、网络贸易、网络支付等),占81.91%,再次是跨境物流占44.68%。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以市场采购为主要贸易方式的企业在岗位技能要求中都最看重业务人员的营销能力和客户管理能力,100%的被调研对象都将营销能力作为岗位技能首选;83%的被调研对象将单证、通关、货代等操作技能要求位列第二位。市场采购人员的岗位技能中100%的被调研对象特别强调了外语交流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丽娜,高文海.以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9.
[2] 尹慧敏,查贵勇.外贸综合服务新业态发展态势与策略分析[J].对外贸易,2017(4):37-38.
[3] 苏定东.外贸综合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4(29):130.
[责任编辑:方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