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区双孢蘑菇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2019-08-27方洪枫郑英姿
陈 剑 方洪枫 郑英姿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8)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又称双孢菇,属草腐菌,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中国目前最大宗的出口创汇食用菌[1]。2016-2017年我国生产双孢蘑菇鲜菇335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全国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约3亿m2[2]。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食用菌品种之一。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长乐区与闽侯县,有着四十多年栽培双孢蘑菇的历史,是福州市双孢蘑菇市场的主要供应产区。福州地区的双孢蘑菇栽培季节,主要集中在9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出菇期较长,出菇潮次多,通常可出菇5~7潮。成熟的室外一次建堆发酵、室内蒸汽二次发酵技术,以及规范的覆土处理,基本消灭了培养料和覆土所带来的病虫害,但栽培管理过程中,通风换气、人员的频繁操作活动等带动空气流动,以及喷水带入杂菌孢子,都会导致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双孢蘑菇栽培后期,尤其在第4潮以后,病虫害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双孢蘑菇的生长发育与后期产量。因此如何防范与控制双孢蘑菇病虫害,就成了每个产季需要重视的问题。双孢蘑菇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杜绝在采菇期间用药。
笔者针对福州地区双孢蘑菇栽培过程出现疣孢霉病、细菌斑点病,菇蚊、菇蝇、螨虫等虫害,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以及绿霉等杂菌,从环境卫生、原料处理、菇房消毒、二次发酵等方面开展的综合防控措施作一个梳理与技术总结,希望对双孢蘑菇栽培企业有所帮助。
1 环境卫生
双孢蘑菇制种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及时清除污染菌包、废料与杂物等,并用药剂消毒;菇房、生产用具以及室内的一切设备要经常清洗和消毒,栽培结束的菇房,应及时清理废料,房内泼洒石灰粉进行消毒。
2 原料处理
福州地区栽培双孢蘑菇使用的培养料,主要是稻草、牛粪、稻谷壳等,一定要避免受潮霉变,或滋生害虫。稻谷壳与辅料石灰、过磷酸钙、碳酸钙、复合肥、尿素等,要放置在水泥地面,下垫木支架,上面要覆盖塑料薄膜,四周再用毛毡全部包裹住,既防雨、防潮,又方便用叉车移动。福州地区夏、秋季节台风较多,风力大,塑料薄膜上要压盖重物,避免被大风刮走。干牛粪做好储存,以防受潮霉变。根据菇房上料的先后,尽早安排新鲜的稻草、牛粪等预湿发酵。培养料要经过三次翻堆的前发酵,彻底发酵腐熟,严格做好二次发酵。覆土材料必须经粉碎、曝晒与福尔马林消毒。
3 菇房消毒
菇房地面及所有层架,上料前可用菇净1000倍液喷雾消毒,用量控制在3~5 g/100 m2。从菇房最上层开始喷雾,房顶、墙壁、四周角落都要喷,不止集中在菇床。喷雾人员戴口罩,喷药后关闭门窗,密闭24 h后,再开门窗通风,排除废气后方可进料。
4 二次发酵
室外建堆前发酵结束,方可安排送料进房二次发酵。将培养料逐层上架、整平后,先使其自然升温,有利于稻草进一步发酵。巴氏灭菌(控温发酵),有利于培养料的发酵彻底与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培养料上架自然升温后,待料温不再上升下降时,再通入蒸汽进行巴氏灭菌。每100 m2菇房用1个汽油桶改装成的蒸汽发生器通入蒸汽,使菇房内料温升至60~62℃,保持8~10 h,杀灭杂菌、孢子、害虫与虫卵等。在中午打开对角窗短时间的通气。当料温降至52℃时,继续通蒸汽,控制料温在50~52 ℃,保持3~5 d(视料的腐熟程度而定,若培养料仍有氨味,则继续升温发酵至氨味消失)。福州当地一般为3~4个菇房并排在一起,所以二次发酵安排3~4个蒸汽发生器同时供热,整体发酵时间延长至9~10 d。燃料则取材当地废旧的木头、枝丫或就近订购的煤球。发酵期间菇房每天小通风2次,每次10~15 min,以排除氨气及其他有害气体。
5 疣孢霉病防控
疣孢霉是双孢蘑菇产区发生面积最广、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目前防治此病的无公害杀菌剂有施保功、灰霉克星(蘑菇高效杀菌剂Ⅱ型)、咪鲜胺、特克多、多菌灵粉剂等。在福州地区主要使用灰霉克星(蘑菇高效杀菌剂Ⅱ型),该药剂主要由无公害农药复配而成,不伤害双孢蘑菇菌丝,防治效果好、经济实惠、无农药残留的特点。按每110 m2覆土量用200 g干粉剂拌土混合,或结合覆土调水时1000倍喷洒,采收3潮菇后的转潮期间,结合转潮水喷施,防治效果可达99%。已发病的菇床,及时清除病死菇,转潮期通风晾干床面土层后,喷洒1000倍药液,次日再喷出菇水,防治效果可达98%以上。
图1 斑点病
图2 疣孢霉病
图3 褐腐病
图4 悬挂黄板
图5 安装诱虫灯
图6 新型药剂
6 细菌病防控
当气温较高,菇房温度超过26℃时,菇床容易发生细菌斑点性病害,严重影响子实体外观,商品性状下降影响销售。其他还包括褐斑病、褐腐病、软腐病、菇脚粗糙病、猝倒病等,防治方法为: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覆土严格消毒,避免菇房高温、高湿,加强通风,发现病菇应立即拔除埋掉。在转潮期间,以1200倍漂粉精溶液或1%石灰水,配制好装入1500 L塑料圆桶内,辅以抽水电泵、输送软管等维持水。在发病菇床上,可喷洒1500倍的农用链霉素药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7 虫害防控
培养料上架前,对菇房、床架、覆土严格消毒,用水洁净;菇房门窗安装纱网,以防成虫进入产卵;床架逐层安装黄板粘捕、诱虫灯诱杀,用酒、糖、醋、水(1∶2∶3∶4)溶液诱杀,或者用废菇液加少量敌敌畏诱杀。菇蚊菇蝇较多时,则采用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灭杀。出菇期间,还应经常在菇房四周和房内通道、墙脚、床架底部等,撒生石灰粉杀虫、防虫。安装黑光灯诱杀菇蚊、菇蝇成虫,用高效、低毒的1000倍液菇净药剂喷杀。发现大量螨类时,可用煮熟的骨头诱杀。近年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双孢蘑菇双翅目害虫开展药剂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初步筛选出生物源药剂Bti(苏芸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植物源药剂苦皮藤、印楝素、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等,这些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杀虫剂,对防治双孢蘑菇双翅目害虫有较好的效果,平均防效达到80%以上。
8 生理性病害防控
常见生理性病害:地雷菇、薄皮菇、死菇、畸形菇等。防治方法:覆土厚度应适中,加强菇房通风,降低温度,控制用水,出菇期间严禁用药。气温较高时,菇房外顶上需安装水管及喷头,采用旋转式喷雾降温,确保菇房内温度不超过26~27℃。
9 其他杂菌防控
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还会出现有胡桃肉状菌、绿霉、白色石膏霉、鬼伞等杂菌。防治方法:播种前,严格挑选菌种,发现杂菌污染菌种应剔除、销毁。床面出现上述杂菌,先用塑料袋罩住发病部位,再用小铁铲将发病区域培养料全部挖起装入袋内搬走,并在挖料处补上新料及菌种,若无菌种则直接撒上石灰粉。室外培养料前发酵完整,室内菇房热蒸汽二次发酵彻底,也能有效地预防这些杂菌的发生。